010鍋貼挺好吃午哥睡醒時就覺得身上沉,一看柳枝趴床沿上睡著呢,一隻手還放在午哥胸脯上。怪不得剛才做噩夢呢,這破丫頭,除了吃和玩,就知道睡了。午哥小心地把柳枝的手放下去,下地穿鞋,出了房門看日頭,看樣子是剛過中午不長時間。前院、後院隨便溜達溜達,後院棚子那堆了兩麻袋焦子,劉嬸把菜也買回來了。骨頭已經燉上了,這是知道午哥愛啃骨頭,特意買的。旁邊的小爐子燉著湯,午哥打開蓋看看,是海帶黃豆排骨湯。轉腦袋看看,案板上有塊肉,還有捆韭菜,劉嬸沒在屋裏。午哥又上前院找人弄些黃土,自己拿個筐到煤灰堆那,撿沒燒了的黑色粒。午哥也不知道這種黑色粒是什麼,不過肯定是爐子裏溫度不夠,燒不掉的,這東西混合黃土和大粒鹽就能套爐子。午哥把三樣堆成堆,中間挖坑,往裏麵倒水,然後就用鐵鍬和成幹泥。用手一點點往爐子內壁上抹,抹了厚厚一層。要讓它幹,不能直接用火烤,那就裂了,所以午哥在中間放幾塊燃燒的木頭,這樣空氣流通,溫度也高,幹的快些,也不會裂。柳枝也醒了,給午哥端盆水過來讓他洗手,又拿茶水給他喝。這也太殷勤了,肯定有壞心眼子,“說,你想幹啥,辦不了我可不會去辦,啊。”柳枝眨巴眨巴眼睛,一邊扭身子,一邊裝可憐相,“大哥兒···奴奴想吃韭菜雞蛋餡的餡餅,奴奴想了好久了,大哥兒···”“別叫了,叫的我一身雞皮疙瘩,這是跟誰學的,下回再跟我這麼耍賤小心我揍你。去把韭菜擇了,蝦仁泡出來,晚上就給你做。”柳枝聽這話可樂了,顛顛就進廚房擇韭菜。“韭菜擇完得控幹水,啊。”“知道啦。”韭菜控幹是為了能拌上油,這樣無論蒸煮都不會出湯,韭菜也不會鼻涕。午哥看自己身上還有些泥點子,用幹抹布擦一擦,背著手,到前院去轉悠。前院也沒什麼事,管家監督來福、硯角兩個種菜呢。管家姓陳,老早以前是老爹的書童,到這之後升級為管家了。陳管家看到午哥過來,就讓他坐椅子上,倒碗茶給午哥,自己也坐一邊,給午哥講最近城裏發生的事。全都是些爛事,誰賭掉褲子啦,誰家娶親啦,誰家老人嗝屁啦,誰做生意又賠啦,誰家漁船出事啦,淨是這些事。陳管家提到最近有些北方人過來,午哥才問兩句。這世上,有災有福,有哭又笑,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還是這平常日子好啊,吃點,玩點,簌簌一輩子就過去了。人嘛,就該有點平常心,別總想把自己名字寫曆史上,平平常常的生活多舒服呀,嘿,啥事都不愁。午哥正覺得自己的境界快到聖人那條線時,柳枝過來了,跟午哥說平底鍋送過來了,送鍋的也走了。得,整吃的去。午哥把硯角叫過來,讓他去找賣米線的李王氏,就說教她做吃的,讓她帶孩子過來。交代完了,午哥這才轉回後院。劉嬸已經回來了,正在和麵呢。午哥掀開鍋蓋,嚐嚐骨頭湯,正好沒放鹹淡,盛出一碗,一會拌餡用。午哥把豬皮鐙下來,大勺和平底鍋一邊燒,一邊用豬皮擦,這樣以後就不會鏽了。爐子裏又添幾塊木頭,讓它幹的更快些。劉嬸和完麵,正好讓她切韭菜,泡好的蝦仁也切碎,都分別裝碗裏。胡蘿卜切絲再切末,然後再剁豬肉餡。韭菜拌些熟豆油,和均勻。還得把雞蛋炒出來,切成小塊,也盛碗裏。等準備工作都做完了,這些東西挨排在桌子上擺著,這時候李王氏帶著孩子也來了,正好讓她一起幹。午哥一邊幹活,一邊跟她講解怎麼幹,為什麼這麼幹,一會功夫,包了一簾子雞蛋韭菜蝦仁餡餃子,等鍋裏水開就下裏頭,打兩回涼水,餃子皮鼓了就可以撈出來。午哥擱盤子裏夾一個嚐嚐,謔,老湯的香味,蝦仁的鮮味,韭菜的辣味,這味道別提了。這餡子最關鍵的就是韭菜,說生不生,說熟不熟,千萬別煮老了,就要這韭菜的辣味和脆整的口感。招呼幾個人一起吃,午哥特意給仨孩子一人盛一大盤。等大家夥吃完了,叫硯角把外頭爐子生起火來,這邊就教怎麼做鍋貼。這鍋貼不是做成餃子形,然後去煎。這鍋貼兩頭是不包的,露在外麵,整個外形是一個細長條,中間麵皮捏上就行。形狀簡單,包的就快,一會就一簾。午哥看爐火生起來了,把平底鍋抹點熟豆油,把鍋貼擺上,整個放到爐子上,蓋上蓋子煎。聽聲,聲音漸起,再小,把半碗麵粉水倒裏頭,再蓋上蓋子,可千萬別煎糊了。做的時間長了,到第幾個數,該做什麼,心裏就有底了。開蓋一看,麵粉已經焦黃了,這就可以了,連鍋端下來,盛盤裏,叫大夥一起吃。柳枝一邊吃,一邊晃腦袋,“這個鍋貼好吃,烤焦的味,比餡餅更好吃,解饞。”嘿,還以為你晃腦道是說不好吃呢,原來是吃高興了。午哥也吃一個,嗯,底麵焦脆,外露部位熏烤味,包裏的部分是蒸餃的口感,味濃。這個鍋貼一般都是純肉餡,也就加點蔥花,很少有加菜的,就因為肉和菜成熟的速度不一樣,不太好掌握,這得多做才行。午哥讓李王氏自己試試,進屋撿幾個煮餃吃,還得這個味正。把鍋裏的骨頭分成兩盆,讓硯角給前院端去一盆,另一盆就這幾個人吃。李王氏一個人包鍋貼、煎鍋貼,倒也忙得過來。剩下的人都圍著桌子一起吃,鹵棒骨,排骨湯,煮餃,再加上鍋貼,一頓造。兩個小丫頭可能是很長時間沒吃到好東西,吃的尤其歡實,啃一口棒骨,咬一口餃子,頭都不抬。硯角見過大場麵,肚裏不缺油水,自己倒了碟白醋,拿筷子夾鍋貼沾老醋吃,吃的比較斯文。午哥吃了幾個餃子就吃不動了,一邊喝茶水,一邊指導李王氏。等李王氏忙活完,也吃完了,劉嬸拿出罐山楂水給大家喝,這個助消化。大家一邊喝糖水,一邊聊天。李王氏說近兩天生意好多了,還得多謝午哥。午哥倒沒在乎,經他指點的人多了,天天謝,早卸零碎了。午哥跟她打聽北邊一起來的幾家的情況,初來乍到,即便是沒遇到欺生的,日子也不會好過。果然,一說起這些人,李王氏一家倒算好的,家底厚實,男人一場病沒拖垮,生意也有起色,別的那幾家可就沒一家有像樣營生的,不是苦力,就是拉貨,反正全是力氣活。完了李王氏問午哥可不可以把做鍋貼教給那幾個姐妹,讓他們家裏也寬鬆點。午哥合計一下,說:“行啊,這倒不算什麼了不起的東西,不過一個一個的教太麻煩,你叫她們一起來,一次都教完。我也不是吹牛,就說這小吃,來幾個,我就能教幾樣。”“不算我,還有八家呢。”“行啊,那我就準備八樣。哦,就明天下午吧,上午備料,下午就能做。”“那我可得替她們謝謝你。”“算不上什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網嘛,救濟我倒是能做到,不過自己賺錢不是更加心安理得嘛。”李王氏聽這話立刻就要告辭,“那我回去,告訴幾個姐妹,那她們也高興高興。”“行啊,明天下午過來就行。”等母女倆走了,劉嬸和柳枝收拾桌子,午哥就在院子裏溜圈,一邊還合計做什麼小吃。轉了兩圈就想出十多種,小吃的種類那可多了,各地都統計上來,那得幾千種。不過這地方調料裏頭缺很多,所以得選不用這些調料的。小吃這東西,不靠賣相吸引人,隻要不難看就行了,全靠著香味勾人,所以說調料就非常重要。小吃便宜,不起眼,不過利潤大,尤其是些小鹹菜、拌菜,利潤尤其高,隻要手法好,買東西的人多,一天幾百份也賣得出去。當年老王就靠著小吃和鹵菜供完了兒女的大學,又兌下個農家院。午哥想清楚了,就進屋寫了張清單,連著會子遞給劉嬸,讓她明天照著單子買菜。第二天,午哥正收拾菜呢,老娘不知道怎麼得了消息,顛顛的回來了,在廚房轉了一圈又一圈,實在沒看到啥好吃的,才失望的回房歇著了。過午不長時間,李王氏帶著八個女的就來了,老娘跟她們寒暄幾句,又讓人拿椅子,圍著爐子坐了一圈。嘿,知道的,這是學習,不知道的,還不得以為這是看自己表演哪。午哥平心靜氣,開幹。先做灌肺,灌完了,煮熟、切片、煎。一人一小碟,讓大家品嚐。然後做蔥油餅、金絲餅、煎包子、煎魚餅。把煎鍋拿下去,換大勺,開始做炸素丸子、炸肉丸子、炸焦圈、炸蠶豆、炸千葉豆腐。油倒出去,又開始做炒飯、炒麵、炒餅、炒米線。這一氣幹的,午哥可冒汗了,趁著功夫歇會,回答大家的問題。大家以前很少接觸煎、炸、炒這些方法,問題挺多,比如油燙手啦,煎糊底啦,豬肺怎麼洗啦,魚餅怎麼做啦,午哥都盡量耐心解答。最後老娘有問題,“還有嗎?”“還有,這才做了煎、炸、炒,還有蒸和煮呢。”“那明天再做吧,今天吃飽了。”這是老娘看兒子勞累,給找借口休息呢,午哥隻能往善意的方向猜測。“大郎歇著吧,我們也好好想想,其實這些就夠了。”“做事做到底,今天我累了,明天我再教你們。”大娘摸摸午哥腦袋說:“歇著去吧,娘和姐妹們說會話,去吧。”掄半天大勺,這小身板是真累了,午哥喝完水就回房趴著去了。柳枝也跟著進來,給午哥捶腿。竟然給捶腿,午哥老懷大慰,“咱柳枝也懂事了,知道心疼人了。”“嗯,嗯,炸丸子太好吃了,咱啥時候再做?”就知道吃,午哥很失望,“啥時候有功夫,想起來就給你做。”“那我替你想著,行不?”“行,”午哥有氣無力地說:“你想著吧?”“我一定能想著,”柳枝咋麼咋麼嘴,又說:“丸子真好吃,蛋炒飯也好吃,嗯,但願她們沒把蠶豆吃了。”吃貨!過一會老娘也進屋了,臉上帶著笑,看來被奉承得很高興。“今天娘才知道兒子的能耐,能做出這麼多好吃的,以後絕對不會發愁吃不上飯。”“一般一般,天下第三,娘的教導才是最關鍵的。”“嘴真甜。”老娘把柳枝趕一邊去,自己在床邊坐下,“你沒收她們錢吧?”“收什麼收,都挺可憐的,我這就是教她們個一技之長,能混飽肚子而已。”“是挺可憐的,有一個妹妹的孩子在路上病死了,還有一個的男人過江的時候淹死了,自己拉扯孩子呢。”“別多愁善感了,真想幫人家就幫她們置辦點家什,把攤子支起來,對了,你不是還找人做熟食嘛,問問她們,我估摸她們肯定認幹。”“對啊,明天問她們。”老娘聽得直點頭,然後拿手擰午哥耳朵,“竟敢教訓娘,膽肥了你。”“不敢了,再也不敢了,老娘英明神武。”“竟敢說我老。”手上又加勁。“我錯了,娘還是小姑娘呢。”“我有那麼年輕嗎!”往外拽耳朵。“比方,打比方,說娘您皮膚水嫩的象小姑娘。”“這還差不離。”老娘滿意了,午哥諂笑著恭送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