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二 腫瘤疾病藥膳治療常用食物(2 / 3)

葫蘆

為葫蘆科植物瓢瓜Lagenaria Siceraria(M.)S. var. de-presas s.及原種葫蘆L. Siceraria(M.)s.的果實。

【性味歸經】味甘淡,性平。入心、胃、大腸、小腸、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除黃,利水消腫。治心煩熱,水腫,腹脹,黃疸,淋病,肺燥咳嗽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禁忌】《滇南本草》:“有寒疾食之,肚腹疼;發腹中風濕痰積,有風濕積食之,肚腹疼痛;出風疹,不宜多食。”

【成分與藥理】原種葫蘆幹瓢中含葡萄糖20%、戊聚糖等;果實成熟時木質素含量增多,而莽草酸等含量減少;尚含有一定毒性的葫蘆素B。①葫蘆素有較強的細胞毒作用,在體內外抗癌試驗中均有一定的效價。如葫蘆素B對小鼠肉瘤S-180抑製率為21%~55%;葫蘆素為50%~56%;葫蘆素E為40%~42%;葫蘆素I為5%~44%。小鼠(Ca Ehrlich癌)生命延長率,葫蘆素B為30%~38%;葫蘆素I為36%~61%;葫蘆素L為38%~42%等。②前蘇聯直接從葫蘆種子提取和製備了葫蘆素,並證實尚有抗絛蟲的作用。由於腸寄生蟲的蟲體膜和癌細胞膜的結構有相似性,故一般認為對寄生蟲有效的物質,對癌細胞也可能有效。③國外尚從一種生長在亞熱帶的葫蘆種子提到一種新成分,這種物質有抗癌、消炎、增強免疫功能和避孕等作用。④用葫蘆素治療早、中期肝癌:單純型總有效率20%;硬化性65%;炎症型無效。

蘑菇

為黑傘科植物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 L. ex Fr的子實體。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多在秋、冬、春季栽培,成長後采集,除淨雜質,曬幹或烘幹。

【性味歸經】甘,涼。入腸、胃、肺經。

【功能主治】益神開胃,化痰理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克。

【禁忌】《飲膳正要》:“動氣發病,不可多食。”

【成分與藥理】新鮮蘑菇和幹的口蘑的一般組成,順次是:每100克可食部含水分93克,17克;蛋白質2.9克,35.6克;脂肪0.2克,1.4克;碳水化合物3克,14克;粗纖維0.6克,6.9克;灰分0.6克,16.2克;鈣8毫克,100毫克;磷6.6毫克,162毫克;鐵1.3毫克,32毫克;硫胺素0.11毫克,0.02毫克;核黃素0.16毫克,2.53毫克;尼克酸3.3毫克,55.1毫克;維生素C 4毫克,1毫克。蘑菇中又含51-磷酸腺甙、5′-磷酸尿核甙、己、戊糖醇,還有維生素A、B6、C,D、E、K,泛酸,生物素和葉酸。同屬植物洋蘑菇含甘露醇、海藻糖、延胡索酸、麥角甾醇、蘋果酸、琥珀酸、蘑菇氨酸、色氨酸等。蘑菇中的活性物質主要是酸多糖和十八烯酸衍生物等。①英國一項專利表明:從新鮮山蘑菇中提取的十八烯酸衍生物,分子量為328。對宮頸癌細胞有殺滅作用。②西歐產的一種蘑菇Agaricus sp. mushroom的子實體經85%乙醇提取,然後再用層析等方法精製,得到的酸性多糖,無論是腹腔給藥,還是口服本品,對小鼠腺癌及S-180肉瘤均有抑製作用。③巴西奧斯瓦爾多·克魯斯研究所的D·拉德·W研究員從蘑菇中提取到一種可以治療幾種癌的物質。並將這種物質製備成藥,命名為ACT-2。該藥已用於治療肝癌、皮膚癌、肺癌和幾種骨癌。更令人振奮的是本品尚可代替嗎啡用於止痛。④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所池川哲部等人,最近從樸樹蘑菇的菌體中提取到一種抗癌物質(Rroflamine),經動物實驗,它的抗癌效果良好,而且沒有副作用。這種抗癌物是一種糖蛋白,具有免疫增強劑的作用。⑤法國斯特拉斯堡生物分子細胞研究所從一種馬達加斯加蘑菇中分離出一種毒蛋白,這種毒蛋白能夠有效地阻止癌細胞的蛋白合成,從而起到抗癌效應。⑥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所預防研究部研究證實,蘑菇中具有一種分子量為288的超強力抗癌物質,作用比綠茶中的抗癌物強1000倍。這種物質有很強的抑製癌細胞的作用。蘑菇還是一種免疫性的抗癌藥物,通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依靠T淋巴細胞,特別是通過殺傷性T細胞的作用,以監視、殺傷癌細胞,以起防治腫瘤的效果。⑦我國南開大學生物係的研究人員以福建產的香菇、張家口產的口蘑Tri choloma mongolicum Imai.經熱水提取,乙醇沉澱等步驟,獲得香菇多糖和口蘑多糖。結果表明,兩者對津白1號純係小鼠肉瘤S-79均有作用,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細胞,提高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是一種特殊的免疫調節劑。

青魚

為鯉科動物青魚Mglopharynogodon piceus(Richardson)的肉。多棲於江河、湖泊的中、下層。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為主,華北較少。是我國養殖魚類之一。又有“鯖”之稱。

【性味歸經】甘,平。入胃、腎經。

【功能主治】益氣化濕。治腳氣濕痹。

【禁忌】《本草經集注》:“服術勿食青魚蚱。”

【成分與藥理】每100克中含水分75克,蛋白質19.5克,脂肪5.2克,鈣25毫克,磷171毫克,鐵0.8毫克,硫胺素0.13毫克,核黃素0.12毫克,尼克酸1.7毫克。①日本福崗久米大學研究人員從日本青魚(青花魚)的肝髒中提取到抑製癌細胞的物質。將這種新發現的有機物給患有肺癌的小白鼠食用,小白鼠壽命都延長了20%以上。表明本品有抗癌和延長存活期的特殊功能。②經過進一步鑒定,證實青花魚中的這種成分為EPA酸(EPA-acid),過去隻知道EPA酸有抗血栓作用,關於它治療癌症的活性尚屬首次發現。③日本食物與營養學家根據這一研究成果,進行青魚的多種烹調試驗。結果表明:以檸檬汁在烹調青魚或其他魚類,有助於預防癌症。這是因為檸檬汁與魚肉在人體內一同消化時,檸檬汁中的活性物質能有效地除去致癌物質的緣故。④美國免疫學家曾公布一項研究成果。建議人們吃魚時不要棄皮。他們將魚皮中的白細胞素植入患癌症的小鼠體內,結果小鼠體內的腫瘤細胞呈消失狀態。提示了魚皮有強大的抗癌作用。

石首魚

為石首魚科動物大黃魚Pseudosciaena Croced(R.)和小黃魚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的肉。大黃魚分布我國東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島最多。小黃魚分布我國黃海和渤海。另有“黃花魚”、“江魚”、“黃魚”、“海魚”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平。入胃、腎經。

【功能主治】安心益神,開胃益氣,填精,明目。

【禁忌】《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發瘡助熱。”

【成分與藥理】大、小黃魚每100克分別含蛋白質17.6克和16.7克,脂肪0.8和3.5克,鈣33和43毫克,磷135和127毫克,鐵0.9和1.2毫克,核黃素0.1和0.14毫克,尼克酸0.8和0.9毫克以及碘等微量元素。①魚類脂肪對乳腺癌有防治作用,而小黃魚含脂肪比大黃魚高,所以可以選用小黃魚。加拿大癌症研究中心搜集了32個國家乳癌資料,發現有些國家對魚類消耗量高的,如日本、菲律賓等女性乳癌發生率極低;相反,美國、英國、瑞士等魚類食品消耗少的國家,乳腺癌發生率特高。進一步實驗研究表明:魚類脂肪中含有特殊類型的脂肪酸,它具有抑製惡性腫瘤細胞生長及擴散的作用。②大黃魚精巢中含有核酸物質,已被提取並製成DNA-單核苷酸鈉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療顆粒性白細胞減少症、慢性放射所致白細胞下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症都取得了良效。臨床上和放療並用,對腫瘤亦有作用。

章魚

為章魚科動物真蛸Octopus rulgaris L.、長鞘O. Variabilis S. 、短蛸O. Eceiiatus G.的肉。分布我國東南沿海。另有“章鮓”、“鱆”等別稱。

【性味歸經】《本草綱目》:“甘鹹,寒,無毒。”

【功能主治】《本草綱目》:“蕎血益氣”。《泉州本草》:“益氣養血,收斂,生肌。主治氣血虛弱,癰疽腫毒,久瘡潰爛。”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外用:搗爛調敷。

【禁忌】《泉州本草》:“有蕁麻疹史者不宜服。”

【成分與藥理】每100克章魚蛋白質14.6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0.3克,鈣13毫克,磷140毫克,鐵300毫克,維生素A10單位及B族維生素等。它不含鈉,但血液中含豐富的銅離子。①短蛸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抑製率達30%以上。②其他章魚的提取物臨床證明也具有強烈的抗病毒和抗癌能力,有效成分可能為章魚毒素。

大蒜

為百合科植物大蒜Allium Sativum L.的鱗莖。全國各地均有栽培。5月葉枯時采挖,晾幹。另有“獨蒜”、“獨頭蒜”、“胡蒜”等別稱。

【性味歸經】《隨息居飲食譜》:“生辛熱,熟甘溫。”入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行滯消積,解毒健脾。

【成分與藥理】大蒜含揮發溈0.2%,具有辣味和特臭,內含大蒜辣素,亦稱蒜素。揮發油中尚含檸檬醛、牻牛兒醇等。大蒜辣素遇熱時很快失去殺菌等作用,遇堿亦失效,但不受稀酸的影響,所以一般糖醋蒜製品可保持療效不變。①黴菌與癌發生有著密切關係,已證實胃癌高發區,慢性胃病患者胃液內真菌檢出率明顯高於癌低發區。河南林縣常見的串珠鐮刀菌、雜色曲黴菌進行實驗,證實這些黴菌能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而後者是致癌物亞硝胺的前體物。但是,大蒜液能阻斷黴菌使硝酸還原為亞硝酸鹽的過程,從而預防腫瘤的發生。②大蒜粗提物對大鼠腹水肉瘤MTK-SarkomaⅢ癌細胞的有絲分裂有拮抗作用;新鮮大蒜汁能完全抑製C3H/He小鼠乳腺瘤的發生;給艾氏腹水癌小鼠腹腔注射大蒜水浸液,可明顯抑製其癌細胞的生長。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朝鮮入發癌率較低,原因可能和他們常食大蒜有關。大蒜中含有驚人高的鍺,而鍺已證明有良好的抗癌作用。③美國著名學者伯克利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大蒜含硫和硒,至少可以肯定,硒這種礦物具有抑製癌瘤的功效。單就這一項,大蒜就該在抗癌食譜中占有牢固的位置……兩位日本科學家還用大蒜製得了一種癌症疫苗。該疫苗的成分中含有與新鮮大蒜提取液接觸過的一些腫瘤細胞,他們將這些細胞注入小鼠,隨後再往小鼠體內注入成百萬的癌細胞。令人驚異的是竟沒有一隻小鼠長癌,也就是大蒜疫苗的效果達到了100%。阻抑惡性腫瘤的威力之大,至少在小鼠身上的表現如此。

為百合科植物蔥Allium fistulosum L,的鱗莖(蔥白)和蔥葉。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采挖後切去須根,剝去外膜。另有“蔥莖白”、“蔥白頭”等別稱。

【性味歸經】辛、溫。入肺、胃經。

【功能主治】蔥白:發表,溫陽,解毒。治傷寒寒熱頭痛,陰寒腹痛,蟲積內阻,二便不通,痢疾,癰腫。蔥葉:祛風發汗,解毒消腫。治感冒風寒,頭痛鼻塞,身熱無汗;中風,麵目浮腫;瘡癰腫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克,外用:搗敷、炒熨、煎水洗。

【成分與藥理】鱗莖含揮發油,揮發油中含大蒜素。尚含維生素B1、B2、C和極微量的維生素A、脂肪油和黏液質。黏液中主要為多糖類,其中20%為纖維素、3%半纖維素、41%原果膠及24%水溶性果膠。葉含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及多種低果聚糖,又含少量澱粉、半纖維素、α-纖維素和木質素。①抗菌作用。②體外試驗,蔥白熱水提取物對人子宮頸癌JTC-26抑製率為90%以上;另一次試驗為50%~70%。給實驗室大鼠喂以含10%果膠的飼料,結腸癌發生率減少50%,證明果膠有抗癌作用。

辣椒

為茄科植物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的果實。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7~10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另有“海椒”、“辣茄”、“辣角”等別稱。

【性味歸經】辛,熱。《綱目拾遺》:“入心、脾二經。”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開胃,消食。治寒滯腹痛,嘔吐,瀉痢,凍瘡,疥癬。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03~0.08克。外用:煎水熏洗或搗敷。

【禁忌】陰虛火旺及患咳嗽、目疾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果實所含辛辣成分為辣椒堿、二氫辣椒堿、降二氫辣椒堿、高辣椒堿、高二氫辣椒堿;壬酰香莢蘭胺、辛酰、香莢蘭胺;色素為隱黃素、辣椒紅素、微量辣椒玉紅素、胡蘿卜素;尚含維生素C、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素。種子中含龍葵堿、龍葵胺等。①內服可作健胃劑,有促進食欲、改善消化的作用。大劑量口服可產生胃炎、腸炎、腹瀉、嘔吐等。②抗菌及殺蟲作用。③發赤作用,外用作為塗擦劑對皮膚有發赤作用,使皮膚局部血管起反射擴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旺盛。酊劑可用於凍瘡。④國外曾報道,食用紅辣椒作調味品的食物3周後,可使血漿中遊離的氫化可的鬆顯著增加,尿中的排泄量也增加;還能降低纖維蛋白溶解活性。⑤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癌症研究所揭示了辣椒素也是一種抗氧化物質,它能中和體內多種有害的含氧物質。在正常細胞轉為腫瘤的過程中,有一種名叫DMN的化學物質可使正常細胞發生突變。然而,在加入辣椒素之後,DMN的突變作用消失。這是由於辣椒素與體內細胞色素P-450的生物酶互相作用的結果,這種相互作用阻止了有關細胞的生化代謝,終止了細胞的癌變過程。⑥胃黏膜組織受到損害導致胃癌,胃黏膜受到保護可明顯降低胃癌的發病率。上海鐵道醫學院李義清教授以牛乳和4%辣椒煎液實驗,證明可使胃黏膜上皮細胞加速合成前列腺素,從而提高胃黏膜的屏障作用,降低胃癌的發生率。⑦辣素在幹品中含量為0.15%~0.65%,具有相當強的鎮痛作用。日本關西電力醫院河本健實驗報告指出:辣椒素對癌症晚期的鎮痛有極佳療效。

雞肉

為雉科動物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的肉。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性味歸經】甘,溫。入脾、胃經。

【功能主治】溫中,益氣,補精,添髓。治虛勞消瘦,中虛胃呆食少,泄瀉,下痢,消渴,水腫,小便頻數,崩漏,帶下,產後乳少,病後虛弱。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燉汁。

【禁忌】凡實證、邪毒未清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每100克中含蛋白質23.3克,脂肪1.2克,鈣11毫克,磷190毫克,鐵1.5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09毫克,尼克酸8毫克。尚含維生素A(小雞肉特別多)、C及生育酚2.5毫微克/克。另含膽甾醇60~90毫克%及3-甲基組氨酸等。①日本學者小島孝治教授把癌細胞注入到雞體中,一周後進行活檢,發現癌細胞不見了,也沒有找到與癌相關的毒素和致癌物。這說明注射進去的癌細胞已被雞體內的抗癌免疫物質消滅了。後來,他又將癌細胞注入雞體內,5小時後在雞體內癌細胞尚存在的情況下,把雞殺掉,於100℃水煮2分鍾,立刻取出化驗,結果癌細胞也全消失了,任何其他有害物質都沒有發現。這個試驗提示:即便雞體帶有癌細胞,經熱處理後(何況不僅僅是加熱2分鍾)的膳食,也沒有致癌性,反而表現了抗癌效果。②有些家禽的內髒常發生癌瘤,這些肺瘤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情嚴重時,內髒器官幾乎完全被腫瘤組織所代替而變形。買了患癌瘤的家禽隻需將內髒及血液廢棄,禽肉高溫煮熟後仍可供食用,不必過於謹小慎微,因為迄今未止,尚沒實驗證明這些病毒可以直接傳染給人體的危險。③雞肉經過烤炙以後,其所含的脂肪中含有的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增加。

雞子

為雉科動物家雞Gallus gallus dornesticus B.的卵。另有“雞蛋”、“雞卵”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平。入心、肺經。

【功能主治】滋陰潤燥,養血安胎。治熱病煩悶,燥咳聲啞,目赤咽痛,胎動不安,產後口渴,下痢,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去殼生服、沸水;中、與他藥同煮,或入丸劑。外用:去殼取黃、白,和藥調敷。

【禁忌】《隨息居飲食譜》:“多食動風阻氣,諸外感及症、疸、痞滿、肝鬱、痰飲、腳氣,皆不可食。”

【成分與藥理】雞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類、維生素類和礦物質類。與所有其他食品相比,其蛋白質具有最高的生物值的級別。在生物利用值100滿標中的標準裏,它的生物值高達94。雞子蛋白質含有維持生命和促進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全部的必需氨基酸。此外,雞蛋是鐵、磷、微量元素、維生素A、E及大部分B族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2等的較好來源,雞蛋是僅次於魚肝油中維生素D的豐富的天然來源。①日本研究人員把蛋清加入感染上一種被稱為病毒性癌症患者的淋巴細胞中試驗。結果這種EB病毒的增殖得到了控製,大多淋巴細胞沒有癌變。這說明蛋清中含的光黃素和光色素具有抑製致癌病毒繁殖、防止細胞癌變的作用。目前深入的試驗正在進行之中。②台北醫學院黃大成教授通過實驗指出:一般致癌毒素要在人體內氧化分解,都必須有維生素B2的參與。對食餌中缺乏維生素B2的小鼠,每天給予致癌添加劑,5個月後均得了肝癌。但若在飼料中加入維生素B2,則不會發生。因為維生素B2可以在體內分解這種致癌物(黃曲黴菌素)。由於雞蛋含維生素B2甚豐,所以黃教授認為:適當吃蛋,可防癌症。

大豆

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種皮黃色的種子,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種子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幹。另有“黃豆”、“黃大豆”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大腸經。

【功能主治】健脾寬中,潤燥消水。凡癌症患者症見腹脹嬴瘦,疳積瀉痢,大便不通等均可煮汁飲用。其豆製品類,如豆漿、豆芽癌症患者均可隨症選用。尚可治妊娠中毒、瘡癰腫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0克;或研末。外用:搗敷或炒焦研末調敷。

【禁忌】《本草綱目》:“多食壅氣、生痰、動嗽,令人身重,發麵黃瘡疥。”

【成分與藥理】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煙酸等;活性物質有大豆黃酮甙(Daidzin)、染料木甙(Genistin)、大豆皂甙、膽堿、葉酸(Folicacid)、生物素(Biotin)、維生素B12、唾液酸等。大豆中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可Molony病毒引起的腹水型淋巴瘤細胞(YAC)有凝集作用,具有抗腫瘤活性等。埃及癌症研究所瘤生物化學家歐蘇爾博士從黃豆中提取了一種蛋白酶,這種蛋白酶具有抑製癌細胞的作用。據初步在動物身上進行的研究和試驗證明:這種蛋白酶可以溶蝕癌細胞而使其失去活性。有研究得出,大鼠經用含大豆的食物喂養後,發生乳癌的機會遠較用對比食物組的大鼠低。他們還發現,植物雌激素能抑製動物雌激素的產生,而後者是引發乳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大豆是人類膳食中唯一含大量植物雌激素的,而且加熱並不破壞其抗癌成分。

香蕈

為側耳科植物香蕈Lentinus edodes(Berk.)Sing的子實體。寄生於栗、柯、槲等的樹幹上,通常都用人工培養。浙江、福建、江西、廣西等地均有。春、秋、冬季均可采收,除去泥沙雜質、曬幹或焙幹。另有“香信”、“香菇”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胃經。《醫林纂要》雲:“甘、寒。”

【功能主治】化痰理氣、益胃助食。凡癌症患者兼見胃氣衰敗,食欲不振,小便不禁,骨質疏鬆,免疫功能低下者均可使用。為補償維生素D的要劑,預防佝僂病,並治貧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克。

【禁忌】《隨息居飲食譜》:“痧痘後、產後、病後忌之。”

【成分與藥理】幹香菇每100克含脂肪1.8克,碳水化合物54克、粗纖維7.8克、鈣124毫克,磷415毫克,鐵、維生素(B1、B2)以及蛋白質類物質。主要活性物質為香菇多糖、天門冬素(As-paragine)、腺嘌呤(Aderine)、三甲胺、半纖維素、甘露醇、海藻糖(Mycose)、鬆茸醇(Matsutakeol)、香蕈太生(Lentgsine)等。香菇多糖(Lentinus Polysaooharides)體外實驗對肉瘤S-180、S-150、CCM-腺癌等均有抑製作用,但大量給予反而無效,香菇多糖能恢複荷瘤狀態下降低的免疫功能。特別是能恢複T細胞活性,所以,可視為免疫複原物質。香菇多糖對胃、結腸、乳腺癌等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對淋巴肉瘤療效也較可靠,而且幾乎沒有副作用發生。英國由培養的香菇菌絲中提取到一種物質,可使因艾滋病病毒感染的T-淋巴細胞複原,刺激巨噬細胞,增加TH-1因子的活性,有助於產生抗體,可治療艾滋病,而且安全、無副作用。香菇菌絲體水提取物在試驗中表明可抑製細胞吸附皰疹病毒。從而防治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鼻咽癌病毒)引起的各類疾病。

醬油

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Merr的種子經特殊加工製成的液體調味品。

【性味歸經】味鹹、性寒。入胃、腎、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開胃助食。凡癌症病人食欲減退,胃有鬱熱且無水腫者均可作為佐料使用,尚可治療蜂蠆蟲傷,湯火傷。

【禁忌】《隨息居飲食譜》:“痘痂新脫時食之則瘢黑。”

【成分與藥理】含蛋白質、多肽(Polypeptides)、肽(Peptides)。氨基酸有酪氨酸、胱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賴氨酸、組氨酸等。此外尚含腐胺、腺嘌呤(Adenine)、膽堿(Choline)、甜菜堿、糖、脂肪、食鹽及鉀、鐵、鈣、鎂等。美國化學家對中國醬油進行了整整一年的專題研究後宣稱:醬油中含豐富的抗癌物質。經對照實驗顯示:在均進食某種致癌物質情況下,常吃醬油一組患癌率明顯低於不吃醬油一組。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食品研究院帕·M瑞薩研究小組發現,醬油與致癌物質亞硝酸鹽混合後,抗癌效果更為增強,這可能是因為醬油中某些抗癌成分被氧化,而亞硝酸鹽具備還原能力又恢複其抗癌功效的緣故。經過溶劑萃取法分離出醬油的各種成分,並對每一種成分進行試驗,結果表明都有抑製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蜂蜜

為蜜蜂科動物中華蜜蜂Apis cerana Fabricius、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 L.所采集的花蜜釀成的黏稠液體。分布很廣,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養殖。另有“石飴”、“白沙蜜”、“蜂糖”、“食蜜”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脾、大腸三經。

【功能主治】滋陰潤燥,健脾益肝,補血,止痛,解毒。凡癌症患者兼見形體消瘦、心悸、心煩、幹咳少痰、肝區隱痛、大便幹燥、消化不良、麵色無華、失眠多夢、氣短乏力等均可使用。

【用法用量】內服:衝調,15~50克;或入丸劑、膏劑。外用:塗局部。

【禁忌】痰濕內蘊、中滿痞脹及腸滑泄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蜂蜜每100克含蛋白質0.3克,碳水化合物82.3克,鈣5毫克,磷6毫克,鈉5毫克,鎂3毫克,鉀51毫克,鐵0.5毫克,鋅0.1毫克,銅0.2毫克,維生素C 1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3毫克,泛酸0.2毫克,吡哆醇0.02毫克,葉酸3毫克。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成分為果糖。蜂乳中主要含豐富的複合維生素B及20種氨基酸、生物素、乙酰膽堿、肌醇等。①俄羅斯1990年的一次研究報告指出:蜂蜜有良好的抗癌作用。他們用小鼠試驗,單用蜂蜜治療動物腫瘤一療程,基本病灶的生長抑製達27%~47%。蜂蜜對腫瘤轉移有明顯抑製作用,腫瘤轉移率平均減少47%,而且有25%的小鼠無轉移灶發生。單用蜂蜜的大鼠,轉移淋巴結重量減少82.7%,試驗動物中僅20%發現轉移,而未用蜂蜜的對照組100%發生了轉移。大多數試驗動物生存期中度增加,小鼠平均增加75%,大鼠增加29%。總之,蜂蜜有中度抗腫瘤和顯著抗腫瘤轉移作用,可加強環磷酰胺和5-氟脲嘧啶的抗腫瘤療效,而且可減少其毒性作用。②美國醫學博士查赫斯根據養蜂者很少患胃癌的事實,認為常食蜂蜜可防胃癌。西德的專家曾對16000名各種職業的人患癌率進行調查,結果表明養蜂業患癌率是最低的,為0.36%。加拿大學者也發現蜂蜜和蜂王漿中含有抗癌物質。北京醫學院用1000隻小鼠反複試驗證實,接種蜂王漿加癌細胞的一組小鼠,12個月後仍健康生存。而另一組隻接種癌細胞的小鼠,隻活21天便死於癌症。經解剖發現,接種王漿的小鼠體內巨噬細胞的數目明顯地高於另一組,表明機體抵抗病毒的能力增強。王漿中的W-羥基-△3-癸烯酸具有強烈抑製移植性AKR白血病、6C-3HED淋巴癌、TA3乳腺癌的作用。

蘋果

為薔薇科植物蘋果Malus pumila M.優果實,原產歐洲及中亞。現我國東北、華北、華東等地廣為栽培。果熟時采收。另有“天然子”、“平波”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涼。

【功能主治】潤肺生津,開胃除煩。

【用法用量】內服:生食、搗汁或熬膏。外用:搗汁塗。

【禁忌】《別錄》:“多食令人臚脹,病人尤甚。”

【成分與藥理】蘋果一般含蔗糖4%,還原糖6%~9%。含酸約0.5%,主要為蘋果酸、奎寧酸、檸檬酸、酒石酸等。①台北醫學院中藥研究中心篩檢了75種蔬菜、水果,發現蘋果中含選擇素最豐富。選擇素是一種分裂原,它可刺激淋巴細胞分裂,增加淋巴細胞數量,也可誘生R型幹擾素,對抗癌防癌均有重大意義。②能升高血糖。

西瓜

為葫蘆科植物西瓜Citrullus vulgaris Sehrad的果實。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夏季采收。另有“寒瓜”之稱。

【性味歸經】甘,寒。入心、胃、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除煩,寬中下氣,解暑止渴,利小便。治暑熱煩渴,熱盛津傷,小便不利;喉痹,口瘡。

【用法用量】內服:取汁飲。

【禁忌】中寒濕盛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西瓜汁含瓜氨酸、α-氨基-β-丙酸、丙氨酸、α-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穀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甜菜堿、腺嘌呤、果糖、葡萄糖、蔗糖、鹽類、維生素C、維生素A、β-胡蘿卜素等。①利尿作用。②國內報道:一位患漿細胞瘤的癌症病人,連續大量吃2個月的西瓜,病情明顯改善。③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每日多吃蔬菜和水果,隻要達到維生素A每日攝取5000國際單位,就具防癌作用。而每日1千克西瓜就可以大大超過這個劑量。

甘蔗

為禾本科植物甘蔗Saccbarum sinensis R.的莖杆及其產品。廣植於溫帶及熱帶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秋後采收,砍取地上部分。削去上部梢葉捆紮,置陰暗不通風處,保持水分。另有“幹蔗”、“竿蔗”、“糖梗”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寒。入肺、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生津,下氣,潤燥。治熱病津傷,心煩口渴,反胃嘔吐,肺燥咳嗽,大便燥結。並解酒毒。

【用法用量】內服,甘蔗汁,100~200克。外用:搗敷。

【禁忌】脾胃虛寒者慎服。

【成分與藥理】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水分84克、蛋白質0.2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12克、鈣8毫克、磷4毫克、鐵1.3毫克。還含甲基延胡索酸、琥珀酸、檸檬酸、烏頭酸、甘醇酸、蘋果酸及大量的蔗糖等。甘蔗汁中尚含十多種氨基酸。①甘蔗多糖對小鼠艾氏癌和肉瘤等有抑製作用。這種多糖主要存在於糖蜜和甘蔗渣中。②甘蔗多糖具有免疫性的抗癌、抗病毒作用;口服本品尚有明顯的抗高血脂作用;動物試驗表明能抑製負荷大鼠中胰島素濃度。

香蕉

為芭蕉科植物甘蔗Musa Paradisiaca L. var. Sapientum O. K.的果實。分布於廣西、廣東、雲南、福建、台灣、四川等地,多為栽培。秋季采收。另有“蕉子”、“蕉果”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寒。入大腸、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潤腸、解毒。治熱病煩渴,便秘,痔血。

【用法用量】內服:生食或燉熟食。

【成分與藥理】果實含澱粉0.5%,蛋白質1.3%,脂肪0.6%,糖分11%,灰分1%,維生素(A、B、C、E)等。並含少量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二羥基苯乙胺。葉含少量鞣質及纖維素。①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②台北發現香蕉中的選擇素(植物血細胞凝集素RHA)含量大大高於其他果蔬。平時多吃,可增加人體對各種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抵抗力。它可誘生體內產生幹擾素,進而消滅癌細胞。

柚子

為芸香科植物Citrus grandis(L.)O.的成熟果實。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四川等地。果實成熟時采摘。另有“文旦”、“胡柏”、“柚”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酸,寒。入肺、腸、胃經。

【功能主治】《日華子本草》:“治妊孕人食少並口淡,去胃中惡氣、消食,去腸胃氣。解酒毒,治飲酒人口氣。”

【成分與藥理】含柚皮甙、枳屬甙、新橙皮甙、檸檬醛、牻牛兒醇、芳樟醇、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及鐵、鈣、磷等。每100克柚子可供熱量142.29焦耳(34大卡),屬低熱量水果,對肥胖型腫瘤病人更為適宜。①存在於天然食品中的鈣可以預防大腸癌。加利福尼亞卡蘭德大學對1954名男性作了長達19年的追蹤調查,證明了這一論點的正確性。但人們意料之外的是補充鈣的天然食品中最好的來源之一是柚子。因為在一項包括蘋果、梨等各種常見的40種水果的檢測中,發現鈣含量最高的是柚子,每百克中含519毫克。所以定時而恰當地食用柚子對預防大腸癌有益。②以含2%~4%柚皮甙飼料給實驗大鼠,6周後用X射線照射,發現柚皮甙能有效地保護小鼠,使之存活時間大為延長。從而提示抽子可作為癌放療前的預防保護性食品應用,對從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員也十分有益。③柚子的外果皮體外試驗有和人參一樣強的抗癌活性,對人子宮頸癌JTC-26抑製率高達70%~90%,其有效成分可溶於熱水之中。④在中草藥成分抗致癌黴菌及其毒素方麵,作用最強的是牻牛兒醇,而柚皮中含有這種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