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甘,涼。入胃、膽經。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化痰,止吐。治煩熱嘔吐、呃逆,痰熱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惡阻,胎動,驚痼。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7.5~15克。外用:熬膏貼。
【成分與藥理】竹茹粉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腸杆菌,傷寒杆菌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
紅花
為菊科植物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花。全國各地多有栽培,主產河南、浙江、四川、江蘇等地。夏季花由黃變紅時采摘,陰幹或曬幹。另有“紅藍花”、“刺紅花”、“草紅花”等別稱。
【性味歸經】辛,溫。入心、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祛淤止痛。治經閉,症瘕,難產,死胎。產後惡露不行,淤血作痛,癰腫,跌仆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克;入散劑或浸酒,鮮者搗汁。外用:研末撒。
【禁忌】孕婦忌服。
【成分與藥理】本品含紅花黃素、紅花甙、紅花素、紅花醌甙及新紅花甙。另含紅花油,主要為棕櫚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亞油酸等。①對循環係統作用紅花水提取物有輕度興奮心髒、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紅花對犬急性心肌缺血有減輕作用,並使心率減慢,心電圖S-T段抬高的幅度顯著下降;紅花黃素對烏頭堿所致心律失常有一定對抗作用;對麻醉動物有不同程度的降壓作用;有抑製血小板聚集和增加纖溶作用。②對子宮作用煎劑對各種動物,不論已孕及未孕子宮均有興奮作用,甚至發生痙攣,對已孕子宮尤為明顯。③降血脂作用。
麥門冬
為百合科植物沿階草Ophiopogon japonicus(L. f.)Ker-Gan L.的塊根。生長於溪溝岸邊或山坡樹林下。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或為栽培。主產四川、浙江、湖北等地。夏季采挖,反複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千,除去須根,幹燥。另有“麥冬”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經。
【功能主治】養心潤肺,清熱除煩,益胃生津。治肺燥幹咳,吐血,咳血,肺痿,肺癰,虛勞,煩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幹口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克;或入丸、散。
【禁忌】凡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成分與藥理】麥門冬含多種沿階草甾體皂甙、β-穀甾醇、氨基酸、多量葡萄糖及其葡萄糖甙等。①提高免疫作用能增強網狀內皮係統吞噬能力,升高外周白細胞,提高免疫功能;能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係統作用,提高機體適應性。②抗心律失常和擴張外周血管作用。③降血糖作用。④抗菌作用。⑤注射麥冬液能明顯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
天門冬
為百合科植物天門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t.)Merr.的塊根。生於山野,亦栽培於庭園。分布我國中部、西北、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主產貴州、四川、廣西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洗淨,除去莖基和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淨,幹燥。另有“天冬”、“大當門根”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苦,寒。入肺、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潤燥,清肺,降火。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克;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虛寒泄瀉及外感風寒致嗽者,皆忌服。
【成分與藥理】根含天門冬素、黏液質、β-穀甾醇及5-甲氧基甲基糠醛。所含苦味成分為甾體皂甙,由菝葜皂甙元、鼠李糖、木糖和葡萄糖組成。①有鎮咳祛痰作用。②抗菌作用對多種細菌有抑製作用。③殺滅蚊、蠅幼蟲的作用。④抗腫瘤作用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脫氫酶有一定的作用,具抗腫瘤活性。
麥芽
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麥Hordeum vuigare L.的成熟果實經發芽幹燥而成。全國各地均產。將麥粒用水浸泡後,保持適宜溫、濕度,待幼芽長至約0.5cm時,幹燥。另有“大麥蘖”、“大麥毛”、“大麥芽”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微溫。入脾、胃經。
【功能主治】消食,和中,下氣。治食積不消,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泄瀉,乳脹不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克;或入丸、散。
【禁忌】《食性本草》:“久食消腎,不可多食。”
【成分與藥理】麥芽含澱粉酶、轉化糖酶、蛋白質分解酶、維生素B、麥芽糖、葡萄糖、磷脂及微量大麥芽堿等。①助消化作用本品所含消化酶及維生素B有助消化作用。麥芽煎劑對胃酸與胃蛋白酶的分泌有促進作用。所含澱粉酶不耐高溫,煎劑消化澱粉的效力僅相當於粉劑的三分之一;炒黃後效價約喪失一半。②生麥芽中所含麥角類化合物有抑製催乳素的分泌的作用。③麥芽浸膏口服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杜仲
為杜仲科落葉喬木植物杜仲Eucommia ulnmides Olir.的樹皮。生於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長江中遊及南部各省。主產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地。4~6月剝取,刮去粗皮,堆置“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曬幹。另有“扯絲皮”、“絲棉皮”、“思仲”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微辛、溫。入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餘瀝,陰下濕癢,胎漏欲墮,高血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克;浸酒或入丸、散。
【禁忌】陰虛火旺者慎服。
【成分與藥理】本品含杜仲膠、杜仲甙、鬆脂醇二葡萄糖甙、桃葉珊瑚甙、鞣質、黃酮類化合物等。①降壓作用杜仲有較好的降壓作用,並能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其降壓作用,炒杜仲大於生杜仲,炒杜仲煎劑比酊劑好。但重複給藥,易產生耐受性。②利尿作用。③煎劑對家兔離體心髒有明顯加強作用。④能使離體子宮自主收縮減弱,並拮抗子宮收縮劑(乙酰膽堿、垂體後葉素)的作用而解痙。⑤鎮痛作用。⑥還有增強動物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作用及鎮靜作用。
遠誌
為遠誌科植物細葉遠誌Polygala tanuifolia Wild.的根。生向陽山坡或路旁。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安徽、江西、江蘇等地。主產於河北、山西、陝西、吉林及河南等地。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後,挖取根部,除去殘基及泥土,曬幹。另有“棘菀”、“苦遠誌”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辛,溫。入心、腎經。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解鬱。治驚悸,健忘,夢遺,失眠,咳嗽多痰,癰疽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克;浸酒或入丸、散。
【禁忌】心腎有火,陰虛陽亢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本品含皂甙,水解後可分得遠誌皂甙元A和遠誌皂甙元B。另含遠誌醇、細葉遠誌定堿、脂肪油、樹脂等。①鎮靜作用。②抗驚厥作用。③祛痰作用。④煎劑對離體子宮(未孕及已孕)均有興奮作用。⑤抗菌作用乙醇浸劑對人型結核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傷寒杆菌均有抑製作用。⑥溶血作用。
蘆薈
為百合科植物庫拉索蘆薈Aloe barbadensis Miller及好望角蘆薈Aloe foron Miller、斑紋蘆薈A. var L. var. chinensis(H.)B.的葉汁經濃縮後的幹燥物。主產於非洲,我國廣東、廣西、福建等地亦有栽培。全年可采,割取植物的葉片,收集流出的液汁,置鍋內熬成稠膏,傾入容器,冷卻凝固後即得。另有“盧會”、“奴會”、“訥會”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寒。入肝、心、脾經。
【功能主治】清熱,通便,殺蟲。治熱結便秘,婦女經閉,小兒驚痼,疳熱蟲積,癬瘡,痔瘺,萎縮性鼻炎,瘰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7.5克。外用:研末調敷。
【成分與藥理】庫拉索蘆薈葉的新鮮汁液含蘆薈大黃素甙、對香豆酸、少量α-葡萄糖、一種戊醛糖、蛋白質及許多草酸鈣的結晶。好望角蘆薈葉的新鮮汁液含蘆薈大黃素甙及異蘆薈大黃甙。①瀉下作用蘆薈蒽醌衍生物具刺激性瀉下作用,伴有顯著腹痛和盆腔充血,嚴重時可引起腎炎。②抗菌作用水浸劑對多種皮膚真菌和人型結核杆菌有抑製作用。③美容作用日本、美國有人以蘆薈製成蘆薈膏對皮膚粗糙、雀斑、腫瘡都有療效。④預防作用飲用蘆薈汁可以預防感冒及扁桃腺炎。⑤抗腫瘤作用蘆薈乙醇提取物對ESC實體瘤抑瘤率達50%以上;對肉瘤S-180抑瘤率為32%~36%;對B16黑色素瘤為58.3%;對肝癌Heps為40%;能顯著延長小鼠生存時間,其中有些小鼠生存已達60天以上。蘆薈苦素對EAC抑瘤率42.9%;對S-180為52.3%,對Heps為45.0%。蘆薈甘露聚糖對ICR係小鼠S-180體內試驗,抑瘤率為38.1%~48.1%,和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蘆薈素AC單糖體蛋白的精製物,給26隻患癌小鼠注射,有4隻小鼠腫瘤全部消失,12隻小鼠中腹水消退,有效率達50%以上。蘆薈中的糖蛋白可以治愈因X射線照射所造成的內髒損傷,它還能誘發體內產生捕殺癌細胞的天然殺傷細胞(NK),是一種難得的免疫賦活劑或稱之為“特種抗原”。
蘆根
為禾本科植物蘆葦Phragrnites communis(L.)Trin的根莖。生長於河流、池沼岸邊淺水中。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春末、夏初或秋季均可采挖,洗淨,曬幹。另有“蘆茅根”、“葦根”、“蘆菇根”、“葦子根”、“蘆柴根”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寒。入肺、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生津,除煩,止嘔。治熱病煩渴,胃熱嘔吐,噎膈,反胃,肺痿,肺癰。並解河豚魚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50克(鮮者100~200克);或搗汁。
【禁忌】脾胃虛寒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蘆根含薏苡素,以及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天門冬酰胺。抗菌作用體外實驗對β-溶血鏈球菌有抑製作用。
大黃
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 ficinale Baill.的根及根莖。掌葉大黃和唐古特大黃藥材稱北大黃,主產於青海、甘肅等地。藥用大黃藥材稱南大黃,主產於四川。於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采挖。除去須根,刮去外皮切塊幹燥。另有“黃良”、“大參”、“錦紋大黃”、“川軍”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寒。入胃、大腸、肝經。
【功能主治】瀉熱毒、破積滯,行淤血。治實熱便秘,譫語發狂,食積痞滿,痢疾初起,裏急後重,淤停經閉,症瘕積聚,時行熱痰,暴眼刺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赤,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用於瀉下,不宜久煎),5~2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水或醋調敷。
【禁忌】凡表證未罷,血虛氣弱,脾胃虛寒,無實熱、積滯、淤結,以及胎前、產後,均應慎服。
【成分與藥理】本品主含蒽醌衍生物,一部分為遊離狀態,如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大部分為結合狀態,如大黃酸-8-葡萄糖甙、大黃素甲醚葡萄糖甙、蘆薈大黃素葡萄糖甙、大黃酚葡萄糖甙及香瀉甙A、B、C,E、F等。又含有大黃鞣質、脂肪酸、草酸鈣、葡萄糖、果糖和大量澱粉。①瀉下作用大黃瀉下有效成分是蒽甙,主要是番瀉甙,作用部位主要在大腸,能增加腸蠕動抑製腸內水分吸收,促進排便。②抗菌作用大黃有抗感染作用,對多種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製作用,其中最敏感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其次為白喉杆菌、傷寒和副傷寒杆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杆菌等;對流感病毒也有抑製作用。③健胃和利膽作用。④止血作用。⑤保肝作用。⑥降壓作用。⑦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⑧抗腫瘤作用藥用大黃的粗提取物皮下注射,對小鼠的肉瘤37有傷害能力。大黃素和大黃酸對小鼠的黑色素瘤、乳腺瘤及艾氏癌腹水型(皮下型無效)均有抑製作用,這是對瘤細胞的直接破壞所致。
木香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Franch)Ling的根。木香產於雲南、廣西者,稱為雲木香,產於印度、緬甸者,稱為廣木香。川木香主產於四川、西藏等地。秋、冬二季采挖,曬幹。另有“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等別稱。
【性味歸經】辛苦、溫。入肺、肝、脾經。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溫中和胃。治中塞氣滯,胸腹脹痛,嘔吐,泄瀉,下痢裏急後重,寒疝。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5克;磨汁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調敷或磨汁塗。
【禁忌】陰虛津液不足者慎服。
【成分與藥理】雲木香含揮發油。油中成分為單紫杉烯、α-紫羅蘭酮、木香烯內酯、α-及β-木香烴、木香內酯、二氫脫氫木香內酯、木香酸、木香醇、水芹烯等。此外,尚含木香香堿、樹脂、菊糖、豆甾醇等。①抗菌作用有抑製傷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腸杆菌及多種真菌的作用。②利尿作用。③促進纖維蛋白溶解作用。④解痙作用能鬆弛氣管平滑肌。⑤促進消化液分泌作用。
連翹
為木犀科植物連翹Forsythig suspensa(Thunb.)Vahl.的果實。多叢生於山野荒坡間,各地亦有栽培。產於我國東北、華北、長江流域至雲南。野生、家種均有。白露前采初熟果實,色尚青綠,稱青翹。寒露前采熟透果實則為黃翹。青翹采得後即蒸熟曬幹,篩取籽實作連翹心用。以青翹為佳,生用。另有“旱蓮子”、“大翹子”、“空殼”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涼。入心、肝、膽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瘰鬁,小便淋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成分與藥理】本品含三萜皂甙,果皮含甾醇、酚性成分(連翹酚)、生物堿、皂甙、齊墩果酸、香豆精類,還有豐富的維生素P及少量揮發油。①抗菌作用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賀氏痢疾杆菌有很強的抑製作用,對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真菌也有一定抑製作用。②抗炎作用。③降壓作用。④強心、利尿作用。⑤防止溶血作用維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⑥煎劑有鎮吐作用、抗肝損傷作用。
何首烏
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florum Thunb.的塊根。生長於草坡、路邊、山坡石隙及灌木叢中。分布較廣,主產河南、安徽、四川、湖北、廣西、廣東、貴州、江蘇等地。秋、冬二季葉枯萎時采挖,削去兩端,洗淨,切厚片,幹燥,稱生首烏;再以黑豆汁拌勻,蒸至內外均呈棕褐色,曬幹,稱製首烏。另有“地精”、“首烏”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甘澀、微溫。入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肝,益腎,養血,祛風。治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鬁,腸風,痔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克,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撒或調塗。
【禁忌】大便溏泄及有濕痰者不宜。
【成分與藥理】根和根莖含蒽醌類,主要為大黃酚和大黃素,其次為大黃酸、痕量的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酚蒽酮等。此外,含澱粉、粗脂肪、卵磷脂等。①降血脂作用何首烏對實驗性家兔血清膽固醇的增高有抑製作用,能減輕動物內膜斑塊的形成和脂質沉積,從而緩解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②降血糖作用。③增強免疫功能作用主要為增強網狀內皮係統吞噬功能和細胞免疫。④強壯神經,健腦益智作用。⑤瀉下作用。⑥強心作用對離體蛙心有興奮作用,並有減慢心率及增加冠脈流量的作用。⑦促進紅細胞的生成。
阿膠
為馬科動物驢Equus asinus L.的皮去毛後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主產山東、浙江、河北、河南、江蘇等地。以山東省東阿縣的產品最著名。搗成碎塊或以蛤粉燙炒成珠用。另有“驢皮膠”、“傅致膠”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平。入肺、肝、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補血,安胎。治血虛,虛勞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婦女月經不調,崩中,胎漏。
【用法用量】內服:黃酒或開水烊化,7.5~15克;煎湯或入丸、散。
【禁忌】脾胃虛弱者慎服。
【成分與藥理】本部主要由膠原及部分水解產生的賴氨酸、精氨酸、組氨酸等多種氨基酸組成,並含鈣、硫等。①對血細胞影響阿膠能促進血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成,作用優於鐵劑。②對鈣代謝的影響改善動物體內鈣平衡,促進鈣的吸收和體內的存留。③預防和治療進行性肌營養障礙症的作用。④可使血壓升高而抗休克。
刺五加
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 et M.)H.的根或枝條。生於山地林下、林邊。分布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等地。夏、秋采挖,剝取根皮,曬幹。另有“南五加皮”別稱。
【性味歸經】辛,溫。入肝、腎經。
【功能主治】祛風濕,壯筋骨,活血祛淤。治風濕痹通,筋骨攣急,腰痛,陽痿,腳弱,水腫,腳氣,瘡疸腫毒,跌打勞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7.5~15克,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成分與藥理】從根中分離出5種刺五加甙(A、B、c、D、E),從葉中分得以齊墩果酸為甙元的五加葉甙I、K、M等。根與千果中還含有水溶性多糖,尚含較豐富的鋅、銅、錳。測定刺五加的有效成分丁香甙、異秦皮定及總黃酮。這3種成分以根、根莖和莖的皮部含量最高,木部含量最低;葉中總黃酮含量最高。①增強機體抵抗力作用作用相當廣泛,能增強機體對有害刺激因素的抵抗能力,如減輕物理性質的寒冷、灼熱、過重或失重、過度運動、離心及放射(1次急性X線照射或多次慢性照射)等對機體的傷害。②降血糖作用。③調節病理過程,使其趨於正常化的作用。④還能降低人的基礎代謝及抗利尿作用。⑤抗腫瘤作用從刺五加根中提取到的刺五加多糖(ASPS)具有抑製小鼠移植腫瘤生長及一定程度的免疫增加作用。另根據報告:刺五加多糖對肉瘤S-180、S-7811白血病細胞有幹擾素促誘生作用。促誘生的幹擾素效價均可達到24000~48000IU/ml,比對照組提高5~10倍,是理想的幹擾素促誘生劑。刺五加醇浸膏具有比人參更好的適應原(Adap-togerm)作用。所謂適應原就是使機體處於“增強非特異性防禦能力狀態”。在生物性質方麵,刺五加能延遲腫瘤發生(如對小鼠的肺腺瘤等),阻擊腫瘤的轉移(如對大鼠瓦克氏癌),降低動物自發性腫瘤的形成過程等。刺五加乙醇提取物能減輕抗癌藥物的毒性,可作為骨髓抑製的防治劑。
黃芪
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 mermbranceus B. Var. mongholicus(B.)H.膜莢黃花A. membranceus(F.)B.等的幹燥根。主產於內蒙古、山西、甘肅、黑龍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根頭,曬幹。另有“黃耆”、“箭花”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微溫。入肺、脾經。
【功能主治】生用:益氣固表,利水消腫,托毒,生肌。治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炙用:補中益氣。治內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克(大劑50~100克);入丸、散或熬膏。
【禁忌】實證及陰虛陽盛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含數種氨基酸、黏液質、糖類、苦味素、膽堿、甜菜堿、葉酸、熊竹素,β-穀甾醇、黃花多糖等。①利尿作用。②抗菌作用。③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作用。④抗衰老作用。⑤保肝作用。⑥降壓作用。⑦能消除實驗性腎炎尿蛋白。⑧抗腫瘤作用黃芪水煎液不僅在體外可促進小鼠NK(天然殺傷)細胞的活性,而且在小鼠口服100%水煎劑(每日0.5ml),連續7天後,脾髒中的NK細胞比未用黃芪組高1.84~2.04倍(P<0.05)。試驗還表明黃芪誘生幹擾素對NK細胞活性的促進作用,較L929-B細胞誘生幹擾素作用大4~6倍。小鼠脾細胞事先用不同濃度黃芪水煎液在37℃處理2小時,則對小鼠艾氏腹水癌細胞(EAC)的自然細胞毒活性明顯增加。黃芪提取物(FS)在體外抗宿主反應試驗中,顯示對癌患者淋巴細胞功能有完全性免疫恢複作用。在體外動物實驗模型中,可顯示出全部逆轉因環磷酰胺而造成的免疫抑製現象,提示FS可能是一種很有希望的生物反應調節劑。據南斯拉夫學者在第37屆藥用植物研究年會論文報告中指出:黃芪複方(黃芪30g,芍藥20g,甘草10g,薑2g,棗3g,麥芽糖20g)對癌前病變胃潰瘍有極好療效。對45隻大鼠進行實驗,也表明了黃芪複方水煎劑有極強的抗潰瘍效果。上海名老中醫劉嘉湘以黃芪為主治療多例惡性腦腫瘤,大多症狀改善,一些病人腫塊明顯縮小。
淫羊藿
為小檗科植物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hum Manim、箭葉淫羊藿E. sagittatum(s. et Z.)Maxim、心葉淫羊藿E. brevi-cornum M.的莖葉。主產陝西、遼寧、山西、四川等地。秋季莖葉茂盛時采割,除去粗梗及雜質,曬幹。另有“仙靈脾”、“黃連祖”等別稱。
【性味歸經】辛甘,溫。入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腎壯陽,祛風除濕。治陽痿不舉,小便淋瀝,筋骨攣急,半身不遂,腰膝無力,風濕痹痛,四肢不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5克;浸酒、熬膏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禁忌】陰虛而相火易動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本品主要有效成分為淫羊藿總黃酮、淫羊藿甙及多糖。此外,尚含有生物堿、甾醇、卅一烷及維生素E等。①對性機能的影響淫羊藿有催淫作用,這種作用由於精液分泌亢進,精囊衝滿後,刺激感覺神經,間接興奮性欲而起。②抗病毒作用對脊髓灰質炎病毒及其他腸道病毒有抑製作用。③鎮咳、祛痰與平喘作用。④具有抗缺氧、鎮靜、抗驚厥作用。⑤能擴張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冠脈流量。⑥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特別是對腎虛病人免疫功能低下有改善作用,促進陽虛動物的核酸、蛋白質合成。淫羊藿多糖(FPS)尚有誘生幹擾素的作用。聯邦德國專家從高山淫羊藿中製備免疫增強劑。⑦抗腫瘤作用日本學者從淫羊藿中提取到一種抗癌物質,體內實驗對小鼠肉瘤S-180抑製率為60.4%;對路易氏肺癌抑製率86.8%。如果把該提取物和化療藥環磷酰胺並用,其肺癌轉移抑製率達98.4%,療效非常顯著。比利時學者也從淫羊藿中分離到一種具有增強正常細胞對BC-47癌細胞免疫能力的物質,是一種含有半乳糖溶於水的成分,尚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沙門氏腸炎菌有抑製作用。
仙鶴草
為薔薇科植物龍芽草Agrirrumia Pilosa L. Var. japonica(M.)N.的全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生於荒地、山坡、路旁、草地。夏、秋二季莖葉茂盛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幹。另有“龍牙草”、“狼牙草”、“瓜香草”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辛,平。入肺、肝、脾經。
【功能主治】止血,健胃。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帶下,勞傷脫力,癰腫,跌打,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5克(鮮者25~50克);搗汁或入散劑。外用:搗敷。
【成分與藥理】本品含仙鶴草素、仙鶴草酚、仙鶴草內脂、仙鶴草醇、鞣質及揮發油、維生素C、K等。①止血作用仙鶴草素早期報道有促凝血作用,近來報道有抗凝作用。②抗炎作用。③抗菌及抗寄生蟲作用對枯草杆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製作用,抗陰道滴蟲作用,對絛蟲、蛔蟲、血吸蟲有殺滅作用,並有抗瘧作用。④降血糖作用。⑤仙鶴草根中含有細胞毒成分,體外用Hela癌細胞集落法,其甲醇提取物有較強地抑製Hela集落形成的作用;體內實驗對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治療作用。其水提取液的乙醇沉澱物對肉瘤S-180、LL-14、B22、EAC、B6、W256等腫瘤均有較強的抑製作用。仙鶴草素對MM2乳腺癌細胞、MH134肝癌及Meth-A纖維肉瘤的生長均有抑製作用,有強大的細胞毒作用。顯然,仙鶴草抗癌譜較為廣泛。日本佐藤昭彥將仙鶴草製成水煎濃縮膏,供癌症病人服用,每天2g(相當於仙鶴草生藥40g),對尚能存活半年的患者,症狀改善率為90%,癌增殖抑製率50%,延長生命效果約80%。這種浸膏尚有明顯止痛作用,服用本品的患者幾乎沒有訴說疼痛的,甚至胰腺癌等亦可止痛。
黃藥子
為薯蕷科植物黃獨Dioscorea bulbzfera L.的塊莖。生於山穀、河岸、路旁或雜林邊緣。分布較廣。主產於湖北、湖南、江蘇等地。秋、冬兩季采挖。除去根葉及須根,洗淨,切片曬幹。另有“黃藥”、“黃藥根”、“木藥子”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平。有毒。入肺、肝經。
【功能主治】涼血,降火,消癭,解毒。治吐血,衄血,喉痹,癭氣,瘡癰瘰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7.5~15克。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禁忌】本品有毒,不宜過量。脾胃虛弱者慎用。
【成分與藥理】黃藥子含呋喃去甲基二萜類化合物,黃藥子萜A、B、C,皂甙及微量碘等。①對缺碘所致的動物甲狀腺腫有一定的治療作用。②對離體腸管有抑製作用。③對子宮則有興奮作用。④止血作用。⑤水煎劑有抗菌作用。⑥黃藥子有一定毒性,可引起口舌燒灼痛,流涎,惡心嘔吐,瞳孔縮小,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呼吸困難,心髒麻痹而死亡。⑦抗病毒作用黃藥子乙醇浸膏體外實驗在0.017~0.034mg/ml時,不僅能抑滅DNA病毒,而且能抑製RNA病毒。滅活病毒後的細胞或藥物對照細胞仍能繼續分裂傳代。⑧抗腫瘤作用皂甙成分體內實驗能抑製動物移植性腫瘤。對小鼠肉瘤S-180有明顯抑製效果。黃藥子油對小鼠子宮頸癌U-14也有抑製作用。
百合
為百合科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var. uiridu-lum Baker或細葉百合L. pumilum DC. 、麝香百合Lilium Longi-flornm Thunb及其同屬多種植物的肉質鱗葉。全國各地均產,以湖南、浙江產者為多。秋季采挖,洗淨,剝取鱗葉,置沸水中略燙,幹燥。
【性味歸經】甘微苦,平。入心、肺經。
【功能主治】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癆久嗽,咳唾痰血;熱病後餘熱未清,虛煩驚悸,神誌恍惚;腳氣浮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50克;蒸食或煮粥食。外用:搗敷。
【禁忌】風寒痰嗽,中寒便滑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百合含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及澱粉、蛋白質、脂肪等。①鎮咳止喘作用。②耐缺氧作用。③抗腫瘤作用美國以百合鱗莖和鬆脂、鹿脂製成藥膏,外敷治療肺癌、乳腺癌,有一定療效。近代藥理已證明百合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和宮頸癌U-14有抑製作用。百合鱗莖中含秋水仙堿,而秋水仙堿對細胞的有絲分裂有抑製作用,可停止於中期。體外組織培養濃度在0.1μg/ml時就有抑癌細胞的作用。
西洋參
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Pannx quinque folium L.的根。主產於美國、加拿大及法國,我國亦有栽培。於秋季采挖生長3~6年的根。除去分枝、須尾,曬幹。噴水濕潤,撞去外皮,再用硫磺熏之,曬幹後,稱“光西洋參”;挖起後即連皮曬幹或烘幹者,稱“原皮西洋參”。切片入藥。另有“西洋人參”、“洋參”、“西參”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微苦,涼。入心、肺、腎經。
【功能主治】滋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治肺虛久嗽,失血,咽幹口渴,虛熱煩倦。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另煎和服),4.0~10克。
【禁忌】中陽衰微,胃有寒濕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國產西洋參的根含12種以上的皂甙,還含有少量揮發油、樹脂、澱粉、糖類、氨基酸和無機元素等。①鎮靜作用所含皂甙對中樞神經係統產生抑製作用。②有抗缺氧和抗疲勞,抗應激作用。③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增加心肌收縮力作用。④止血作用。⑤抗利尿作用。⑥抗腫瘤作用西洋參人參皂甙Rh2對小鼠肉瘤S-180有較強的抗癌作用,和對照組比較,P<0.05,差異顯著。並且可用於鼻咽癌放療反應。日本藤本康雄等從西洋參分離出具有抗腫瘤作用的乙炔衍生物。
知母
為百合科植物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根莖。生於向陽幹燥的丘陵地及固定的沙丘上。主產於河北、山西及東北等地。春、秋季均可采挖,除去莖苗和須根曬幹為毛知母,剝去外皮曬幹者為知母肉。另有“連母”、“芪母”、“貨母”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寒。入肝、胃、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潤燥滑腸。治煩熱消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5克;或入丸、散。
【禁忌】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含知母皂甙、知母雙糖、芒果甙、尼克酸、尼克酰胺、黏液質等。①抗菌作用煎劑對痢疾杆菌、肺炎雙球菌等多種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②解熱作用。③祛痰作用。④利尿作用。⑤降血糖作用。⑥抗腫瘤作用日本大阪漢方研究所佐藤昭彥發現知母水提取物在濃度為500μg/ml時,對培養的人子宮頸癌細胞JTC-26抑製率高達100%。而對照組博來黴素(5μg/m1)的抑製率僅為66%。顯示了知母具有良好的抗癌效果。中山醫院在臨床上觀察到:晚期肝癌患者的紅細胞膜上運輸鈉和鉀離子的酶(即鈉泵)活性明顯升高。病情愈重,鈉泵活性愈高,細胞產熱愈多。知母皂甙的甙元有明顯的鈉泵抑製作用。極微量的甙元便可發揮作用。給患肝癌動物和中、晚期肝癌病人應用這種皂元後,動物生存期得到明顯延長,肝癌病人紅細胞鈉泵活性降低,極為明顯地改善了病人體質狀態。
牡蠣
為牡蠣科動物長牡蠣Ostreagigas Thunb.大連灣牡蠣O. tal-ienw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蠣O. rivularis Gould等的貝殼。我國沿海一帶均有分布。全年可采,以冬季、春季產量最高。采得後,去肉取殼,洗淨曬幹。另有“蠣蛤”、“海蠣子殼”、“海蠣子皮”等別稱。
【性味歸經】堿澀、涼。入肝、腎經。
【功能主治】斂陰,潛陽,止汗,澀精,化痰,軟堅。治驚癇,眩暈,自汗、盜汗,遺精,淋濁,崩漏,帶下,瘰鬁,癭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5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幹撒、調敷或作撲粉。
【成分與藥理】本品含80%~95%的碳酸鈣、磷酸鈣及硫酸鈣,並含鎂、鋁、矽、氧化鐵及有機質等。煆燒後碳酸鹽分解,產生氧化鈣等,有機質則被破壞。①所含鈣鹽有抗酸及輕度鎮靜、消炎作用。②抗腫瘤作用牡蠣中的鮑靈,對很多癌細胞株和動物腫瘤都有抑製作用。牡蠣肉和殼一起磨碎後的水提取物,對小鼠肉瘤S-180、克雷布氏癌K-2以及對SV病毒誘發的田螺腫瘤均有治療作用。缺鈣被認為是結腸癌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以1500~2000℃高溫處理牡蠣殼,得易溶於水,可被腸道快速吸收,且無刺激性的活性鈣。用於治療腸癌,有一定效果。
黨參
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或素花黨參Codonopsis pilosule Nannf. Var. modesta(Nannf.)L. T. Shen的幹燥根。主產於山西、陝西、甘肅、四川等省。因山西上黨者最有名,故名黨參。秋季采挖,洗淨,曬幹。另有“黃參”、“獅頭參”、“中靈草”等別稱。
【性味歸經】甘,平。入脾、肺經。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生津,養血。治脾味虛弱,氣血兩虧,體倦乏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克,熬膏或入丸、散。
【禁忌】有實邪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黨參根含皂甙、微量生物堿、蔗糖(Sucrose)、葡萄糖、菊糖(Inulin)、澱粉、黏液及樹脂等。①對血細胞的作用可使正常兔的紅細胞及血紅蛋白略有增加;摘除脾髒後作用顯著減弱,故其“補血”作用,可能與脾髒有關。②對血糖的作用對兔腹部皮下注射黨參浸膏,可使血糖升高;若灌胃則無此作用。③降壓作用可擴張周圍血管而降低血壓,靜脈或腹腔注射能降低麻醉犬的血壓。④調節胃腸運動,抗潰瘍,抑製胃酸分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⑤還具有提升化療和放射線所引起的白細胞下降的作用。
桑葉
為桑科落葉喬木植物桑樹Morus albo L.的葉。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以江蘇、浙江一帶為多。10~11月間霜後采收,除去雜質,曬幹。另有“鐵扇子”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涼血明目。治風溫發熱,頭痛,目赤,口渴,肺熱咳嗽,風痹,癮疹,下肢象皮腫,吐血,衄血,眩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克,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禁忌】脾味虛寒作泄者忌用。
【成分與藥理】含脫皮固酮、芸香甙、桑甙、槲皮素(Quercetin)、異槲皮素、東莨菪素等。①抑菌作用鮮桑葉煎劑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鏈球菌等多種致病菌有抑製作用。煎劑有抑製鉤端螺旋體的作用。②降血糖作用所含脫皮固酮能促進葡萄糖轉化為糖元,對多種原因引起的動物高血糖症均有降糖作用,但不影響正常動物的血糖水平。③降血脂作用。
玄參
為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參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根。分布於安徽、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貴州、陝西等地,野生、家種均有。立冬前後采挖,反複堆曬到內部色黑,曬幹,切片。另有元參、黑參、野脂麻、馥草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甘,鹹,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主治】滋陰,降火,除煩,解毒,清熱,涼血。治熱病煩渴,發斑,骨蒸勞熱,夜寐不寧,自汗,盜汗,津傷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腫痛,癰腫,瘰鬁。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克,或入丸散。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
【禁忌】脾胃有濕、脾虛便溏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含生物堿、糖類、甾醇、氨基酸(為L-天門冬素L-Asparagine等)、脂肪酸、微量揮發油、胡蘿卜素等。①降壓作用流浸膏對麻醉兔靜脈注射,小量能使血壓先略有上升,繼則下降;大劑量則僅使血壓下降。水浸劑、煎劑對麻醉犬、兔有顯著降壓作用。小劑量浸劑有輕微強心作用,劑量加大則呈中毒現象。②其他作用流浸膏對正常家兔皮下注射(5克/千克),可使血糖略有降低。浸劑在體外有抗真菌作用,對多種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對綠膿杆菌也有抑製作用;在體外有中和白喉毒素的作用。並有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而消除炎症的作用。
前胡
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 decursivum Maxim.的根。前者主產於浙江、湖南、四川等地;後者主產於江西、安徽等地。冬季至次春莖葉枯萎或未抽花莖時采挖,除去須根,曬幹或炕幹。另有水前胡,岩風,南岩防風,土當歸,山芫荽等別稱。
【性味歸經】苦,辛,微寒。入肺、脾經。
【功能主治】宣散風熱,下氣,消痰。治風熱頭痛,痰熱喘咳,嘔逆,胸膈滿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克,或入丸、散。
【禁忌】陰虛火熾,氣虛血少者忌服。
【成分與藥理】含呋喃香豆精類:前胡甙(Nodakenin),還含海綿甾醇(Spongesterol)、甘露醇、揮發油。白花前胡甲素、乙素、丙素、丁素。①祛痰作用麻醉貓口服紫花前胡煎劑,能明顯增強呼吸道黏液的分泌,而有較好的祛痰作用。且作用時間長。②抗菌、抗真菌作用。
川貝
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貝母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肅貝母F. prze-walskii Maxim.的磷莖。主產於四川、雲南、甘肅等地。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粗皮,曬幹。另有“貝母”、“空草”、“藥實”、“苦菜”等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