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惡性淋巴瘤是指原發於胃壁內淋巴濾泡的惡性腫瘤,是胃肉瘤的一種,其發病率占胃肉瘤的70%~80%,占全部消化道原發性惡性淋巴瘤的1/3,平均發病年齡為42.3歲,男性稍多。好發於胃體、胃底和賁門部,以胃體部最多。
本病屬於中醫症瘕、痃癖、積聚、胃脘痛等範疇,其主要病因病機為飲食失節,脾胃虧損,痰濁內生,與氣血相結於胃中而成。
【臨床診斷】
一、病症表現
1.上腹痛為常見症狀,有時可見上腹不適。
2.消化道症狀可見食欲不振,惡心噯氣,消化不良等。
3.梗阻症狀如吞咽困難等。
4.貧血常因慢性失血所引起。
5.發熱少數患者可伴有發熱。
6.消瘦體重減輕為晚期常見症狀之一,但患者多能保持較長日寸期的良好全身狀況。
二、並發症
1.穿孔當病變穿破全層胃壁時所致。
2.出血約20%病例可有嘔血。
三、實驗室檢查
1.X線鋇餐檢查①比較特征性的表現為:胃黏膜表麵呈一片多發的不規則結節性改變,有人描寫為“鵝卵石樣”改變。②可疑胃惡性淋巴瘤的表現:大而淺的位於胃後壁或小彎側的潰瘍;胃壁增厚,僵硬,但蠕動尚能通過;充盈缺損或龕影周圍出現十分肥大的黏膜皺襞;腫塊較大,但胃外形變化不明顯,亦不引起梗阻,而全身情況又相對地較好;以及多發性惡性潰瘍。
2.胃鏡檢查若見巨大的胃黏膜皺襞、單發或多發之息肉樣結節和腫瘤表麵黏膜有糜爛或潰瘍時,應首先考慮為胃惡性淋巴瘤的可能。
3.CT檢查若見胃壁厚度超過2厘米時則提示為胃惡性淋巴瘤之可能。
4.病理學檢查①胃脫落細胞學檢查:陽性率為50%左右。②胃鏡下活檢、手術切取標本等進行病理組織學診斷,陽性率高。
【辨證】
1.淤血停滯胃脘疼痛,痛有定處而拒按,或痛有針刺感,食後痛甚,或見吐血便黑,舌質紫暗,脈澀。
2.食滯痰阻胃脘部痞滿脹痛,惡心欲嘔,納呆,便秘,舌苔膩,脈弦滑。
3.正虛淤結積塊堅硬,疼痛逐漸加劇,麵色萎黃或黧黑,消瘦脫形,飲食大減,舌質淡紫,舌光無苔,脈細數或弦細。
【藥膳方精選】
黃芪橘絡粥
【配方】黃芪80~120g,粳米30~60g,紅糖5~10g,橘絡適量。
【製法】濃煎黃芪取其汁,加入粳米、咯加橘絡,一起煮至粥熟即可。
【用法】每日1次,可長期食用。
【功效】補氣健脾,開胃理氣。
【主治】用於晚期胃惡性淋巴瘤患者伴有腹水者。
雞血豆腐
【配方】雞血500g,嫩豆腐500g,小木耳30g,筍片30g,蔥、蒜、薑末各少許,醬油、鹽、味精、料酒、鮮湯、豬油、花椒油等各適量。
【製法】將豆腐、雞血切成小方塊,在開水鍋內浸透,撈出除去水分,把雞血和豆腐放在用濕冷布鋪的案板上,把布的四角往中心折疊,成方包型。上邊放一木塊,再用石頭壓住。晾涼後去掉石頭、木板,解開布包,呈檳榔樣,切成2cm見方的塊,木耳洗淨,筍片切成雪花片備用。鍋內放入豬油至熱,將“檳榔塊”和配菜下鍋,加入蔥、蒜、醬油、鹽、味精、料酒和鮮湯攪勻,收汁,汁濃時勾芡,澆些花椒油後盛在盤內即可食用。
【用法】佐以食用。
【功效】補氣養血,軟堅化淤。
【主治】用於胃惡性淋巴瘤晚期患者,症見食欲不振、形體消瘦、惡病質等。
橘皮粥
【配方】陳橘皮末10g,大米100g,清水適量。
【製法】先將大米加水煮粥,至半熟時放入橘皮末,再同煮成粥。
【用法】作早餐用。
【功效】開胃理氣,止渴潤肺。
【主治】用於胃惡性淋巴瘤患者,症見食欲不佳者。
白術檳榔豬肚粥
【配方】白術30g,檳榔10g,豬肚1g,生薑少量,粳米100g。
【製法】洗淨豬肚,切成小塊,同白術、檳榔、生薑煎煮取汁,去楂,用汁同粳米煮粥,豬肚取出蘸麻油、醬油佐餐。
【用法】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燥濕,扶正祛邪。
【主治】用於胃惡性淋巴瘤康複期患者,症見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的脾虛弱者。
核桃枝煮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