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一般分為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兩大類。早期胃癌是指癌腫浸潤僅限於黏膜層或黏膜下層的胃癌,而無論淋巴結轉移與否;進展期胃癌是指癌組織已侵入胃壁肌層、漿膜層,無論病灶大小或有無轉移。胃癌是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居該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30~70歲多見。其病因趨向認為與N-亞硝基化合物在人體內外合成致使胃黏膜常接觸此類致癌物,加上遺傳、免疫及飲食習慣、環境等綜合因素有密切關係。
本病屬於中醫反胃、食噎、膈證、胃脘痛、噎膈、積聚、伏梁、翻胃等範疇,其主要病機為飲食不節,情誌不遂,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受損,痰濕內生,氣結血凝痰結於胃而成。
【臨床診斷】
一、病症表現
1.上腹部飽脹或隱痛不適當腫瘤侵及胰腺或後腹壁腹腔神經叢時,上腹部可呈持續性劇痛,並放射至腰背部。
2.腹瀉進展期胃癌常伴有胃酸低下或缺乏,約10%的患者出現腹瀉,多為稀便,每日2~4次。
3.消化道其他症狀泛酸,噯氣,惡心,偶有嘔吐,食欲減退,黑便等。
4.梗阻好發於膨脹型及浸潤型胃癌。病灶位於賁門部,可見進行性吞咽困難,嚴重者進食流汁亦有阻噎感。病灶位於幽門部,可見食後上腹部飽脹,嘔吐出惡臭之宿食。
5.上消化道出血其發生率約30%。表現為黑便或嘔血,多數為小量出血;當腫瘤侵及較大血管時,可發生大量嘔血或黑便,其發生率為7%~9%。
6.全身症狀多數進展期胃癌伴有消瘦、乏力、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病情嚴重者可伴有貧血、發熱、惡病質。
二、並發症
當腫瘤向胃壁深層浸潤穿透胃壁而累及鄰近組織器官時可引起以下並發症,嚴重者可直接危及生命。
1.出血當腫瘤侵及較大血管時,可發生大量嘔血或黑便。
2.穿孔癌腫穿孔可導致彌漫性腹膜炎。
3.梗阻當腫瘤累及鄰近組織如小腸及係膜附近淋巴結時可出現梗阻症狀。
4.內瘺腫瘤浸潤鄰近腔道髒器而形成。
三、實驗室檢查
1.酶及同工酶①磷酸酶(ALP)及同工酶:將血清ALP分成5個同工酶帶,出現ALPO說明有肝轉移。②乳酸脫氫酶及葡萄糖苷酸酶:Rogers測定胃液中此兩種酶活性,大部分為陽性,但也可出現假陽性。③胃蛋白酶原I:測定血清濃度<20微克/毫升,有一定意義。④唾液酸轉移酶:血清中80%患者增高。
2.血清總蛋白胃癌患者此含量下降。
3.X線檢查提倡胃雙重對比造影法,能使胃小區、胃小溝形態顯示能力大為提高,對發現胃癌特別是早期胃癌作用較大。
4.CT檢查一般在B超檢查有占位病變,需進一步檢測與驗證時選用。CT檢查可顯示胃癌累及胃壁向腔內和腔外生長的範圍、鄰近的解剖關係以及有無轉移等,能清楚地顯示胃癌的肝、腎上腺、腎、卵巢等轉移。
5.病理學檢查胃鏡檢查或直視活檢,超聲引導下針吸細胞學檢查,淺表腫塊或淋巴結活檢,胃脫落組織學檢查,開腹探查等,進行組織學檢查或細胞學檢查,以取得病理學證實。
【辨證】
1.肝胃不和胃脘脹滿,時時作痛,竄及兩脅,口苦心煩,噯氣陳腐或呃逆,吞咽困難,嘔吐反胃,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或弦細。
2.淤毒內結胃脘刺痛,痛時拒按,心下痞塊,按之疼痛,或嘔血便血,肌膚甲錯,舌質紫暗或見淤點,苔薄白或薄黃,脈沉細或澀。
3.痰濕凝結胸悶膈滿,胃脘飽脹或疼痛隱隱,麵黃虛胖,嘔吐痰涎,腹脹便溏,舌淡,苔滑膩,脈細濡或滑。
4.脾胃虛寒胃脘隱痛,喜按喜溫,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嘔吐清水,麵色白無華,或四肢發涼,神倦無力,浮腫便溏,舌質淡而胖,有齒痕,苔白滑潤,脈沉緩或弦細而弱。
5.氣血兩虧全身乏力,心悸氣短,頭暈目眩,麵黃無華,虛煩不寐,自汗盜汗,甚則四肢浮腫,舌淡少苔,脈沉細無力。
6.胃熱傷陰胃脘灼熱,口幹欲飲,喜冷飲,嘈雜,食後痛劇,納差,五心煩熱,大便幹燥,舌質紅絳或光紅少苔,脈滑或數。
【藥膳方精選】
清補熊掌
【配方】熊掌1~2隻,米酒、米醋、醬、薑、蒜各適量。
【製法】熊掌先用溫水泡軟,取出。再用開水澆燙,退去毛,刮淨後放蒸盤內,加酒、醋,蒸至肉熟。取出,去除骨頭,將肉切片,放入盤中,澆入肉湯及醬、酒、醋、薑末、蒜末,再蒸至肉極爛,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吃1小碗。
【功效】滋補氣血,健脾益胃。
【主治】用於胃癌術後調養。
參須燉湯
【配方】當歸5g,黨歸25g,人參須3g,枸杞子17g,山藥33g,桂圓肉17g。排骨200g,豬瘦肉100g,食鹽、胡椒粉適量。
【製法】當歸、黨參等中藥用布袋紮好,排骨,瘦肉一起燉煮。先大火後小火,煮3~4小時,撈出藥袋,加鹽、胡椒粉調味即可。以上可煮湯3小碗。
【用法】每次飲用1小碗,喝湯吃肉,每天1次即可。
【功效】清潤開胃,益氣健脾。
【主治】用於胃癌手術後調理方麵。
糯米阿膠粥
【配方】阿膠15g,糯米100g,紅糖少許。
【製法】先用糯米煮粥,待粥將熟時,放入搗碎的阿膠,邊煮邊攪勻,煮2~3沸,阿膠化盡為度。食時加紅糖少許調味。
【用法】每2天服1次即可。
【功效】滋陰補虛,養血止血。
【主治】用於胃癌化療後白細胞下降及貧血者。
烏龜豬蹄人參湯
【配方】人參15g,烏龜500g,豬蹄250g,鹽、冷水各適量。
【製法】烏龜殺後切成方塊,豬蹄洗淨。與人參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冷水,用小火煮熟,用鹽調味,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碗。
【功效】益氣生血,大補虛損。
【主治】用於胃癌化療後貧血者。
石韋大棗湯
【配方】石韋30g,大棗10g。
【製法】石韋先用清水淋洗幹淨,大棗掰開。加水浸沒後,先武火後文火,慢慢煮沸20分鍾左右。即可過濾,飲用湯並吃大棗。
【用法】每天早、晚各飲1碗。
【功效】養血升白,利尿除熱。
【主治】用於胃癌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症而偏於虛熱者。
糖醋菠蘿豬肉
【配方】菠蘿200克,青椒2個,豬瘦肉300g,雞蛋半個。木耳少量,食鹽、胡椒、料酒、澱粉、麵粉、白糖、番茄醬及食油各適量。
【製法】把肉切成小方塊。菠蘿去皮和芯切成厚1cm,寬2.5cm的方塊。青椒也同樣切方塊。木耳用水發好。將少量鹽和胡椒粉撒到肉塊上,再加酒和少量澱粉拌勻,稍醃漬一下。把雞蛋、澱粉、水混合製成麵糊,將上述小肉塊沾上糊,入溫油鍋內炸至金黃色撈出。用1小勺鹽,8勺白糖,6勺醋,1勺料酒,4勺番茄醬、澱粉適量對成味汁。炒油至熱,下青椒片煸炒片刻出鍋;然後再炒菠蘿、木耳,加入味汁,燒開後放炸好的肉塊和青椒片,出鍋即成。
【用法】佐以食用。
【功效】生津散寒,健脾益氣。
【主治】用於胃癌營養攝入不足,口淡無味者。
綠茶奶飲
【配方】綠茶15g,強化麥乳精或煉乳30g。
【製法】綠茶置杯中,注入適量開水,加蓋。待茶葉吸足水分下沉後,再加入麥乳精或煉乳,徐徐攪拌,溶化後即可溫飲。或者放入冰箱冷卻後作為冷飲。前一種飲法適合虛寒性患者,後一種飲法適用於虛熱或實熱性患者。口味柔爽,具有濃鬱的麥芽(或奶香)、茶葉的芳香。
【用法】不拘時常飲。
【功效】提神醒腦,補充能量。
【主治】用於胃癌食少納呆者。
猴頭菇什錦煲
【配方】猴頭菇300g(最好是罐頭猴頭),豬肉80g,雞蛋1個,蝦米2湯匙,木耳12朵,青梗菜4棵,火腿20g,清湯、鹽、味精、麻油、米醋、薑、蔥各適量。
【製法】猴頭菇順針片切成大片。豬肉切碎,加入雞蛋白(1隻量)、鹽少許攪拌,捏成小肉丸。木耳和蝦米以水浸軟;火腿切成小長方形片;薑、蔥切絲;青梗菜焯至斷生。蛋黃打散,加鹽、胡椒粉少許攪勻,攤煎成薄蛋皮,切成菱形片。另燒滾清水兩杯,下入小肉丸煮熟,再放入猴頭菇片、木耳、蛋黃餅等其他輔料。燒沸15分鍾,撇去浮沫,淋少許麻油即可。
【用法】佐以食用。
【功效】補脾益氣,抗癌解毒。
【主治】用於胃癌食欲不振者。
金山銀兔
【配方】鵪鶉蛋3個,猴頭菇100g,鵪鶉1隻,韭菜20g,淨冬筍10g,蔥白1段,薑片2片,古田老酒10g,醬油5g,精鹽2g,熟豬油10g,整蔥1根,花生油60g。
【製法】清水煮至蛋熟,去外殼,在尖頭一方剪2刀,形成兔耳,大頭一方中間剪一刀像兔尾。鵪鶉宰殺,去毛和內髒,入鍋中煮熟爛。猴頭菇鹽水浸5小時,切片蒸熟。冬筍、韭菜分別油炸。淨鍋中放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熟,將鵪鶉用醬油抹全身,放入鍋內,炸至黃色撈出。將鍋上火,放入豬油,加入冬筍絲、猴頭菇片、蔥白等佐料略炒。把韭菜鋪在盤底,上麵放蛋,將猴頭菇疊成山形,山旁放鵪鶉造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