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齊刀氏”。山東刀氏家族。刀氏所在的齊地,即今山東半島,那裏的風俗是看不起奴仆的,尤其是蠻狠狡猾的奴仆,更讓人擔心。但有刀間其人,卻招引了許多這樣的奴仆,而且放心讓他們去“逐漁鹽商賈之利”,還讓他們結交官府,結果是“起富數千萬”。這是能利用人力資源而致富的典型。
五、“周師氏”。洛陽師氏家族。洛陽是東周天子之都,位於天下之中,最利於行商。師氏正是利用這一地理優勢,廣泛開展商業貿易活動,以至資產達到“七千萬”之巨。這一榜樣為洛陽許多人所模仿,甚至為了做生意而至於過家門而不入,成為一種風氣。
六、“宣曲任氏”。宣曲具體在今何地,已不可考,但一般以為是在當時的首都長安一帶,也就是今陝西關中。任氏家族的祖先做過秦朝的管糧倉的官員。當著秦朝滅亡的時候,英雄豪傑所爭的都是金銀財寶,隻有這位任氏老祖宗慧眼獨具,專門收藏糧食。到了楚漢相爭的時候,天下紛紛攘攘,老百姓無法種田打糧食,一石米價暴漲至萬數,於是那些豪傑的金銀財寶自然而然都到了任家。任氏家族就是靠這個發起來的。發財之後,一般的富人都窮奢極侈,但任家卻折節為儉,投資農業。一般人買田置地以及購買牲畜,都是撿便宜買。但任家卻挑質優價貴的買,結果取得保證質量的優勢,將財富保持了許多代。
借著農牧業起家致富的還有橋姚一家。
他藉著邊關的開放而得利,有馬千匹,牛兩幹頭,羊一萬隻,糧食多至萬鍾。
七、“長安無鹽氏”。此無鹽氏不知其始末。他的發財隻靠第一桶金,這一桶金是靠冒險而掘到的。漢景帝三年,吳楚等七個諸侯國叛亂,住在首都長安的列侯封君必須從軍平叛,因此個個需要借高利貸以“行從軍旅”。其時叛軍聲勢頗大,連皇帝都被嚇得不輕。而這些列侯的封地都在關東,還不知關東將來落在誰手。所以沒有人敢借錢給這些列侯。偏偏無鹽氏有眼光,看準了叛軍必敗的前景,出錢貸款給列侯,利息是以一還十。
三個月後,叛亂平定。無鹽氏獲息十倍,成為關中的首富。
以上是西漢初年到西漢中期最重要的,有頭有臉的富豪。在這些人之後,司馬遷還一筆帶過首都長安附近地區的其他富豪:
“關中富商大賈,大抵盡諸田,田嗇、田蘭;韋家栗氏,安陵、杜杜氏,亦巨萬。”
你能說以上所列不是一個富豪排行榜嗎?真正是不折不扣,一點附會的成分也沒有的排行榜。但在《貨殖列傳》裏這還隻是一個核心排行榜而已。在此榜之前有先秦秦代的簡明排行榜,在此榜之後還有漢代另一個排行榜,雖然比核心榜略有遜色,上榜者所從事的多是所謂拙業或為時人所看不起的,甚至是不道德的行業,但因為他們是“用奇勝”,依然賺了大錢。這個排行榜可以簡述如下:
種田是最難以發財的拙業,但秦揚其人卻富蓋一州;盜墓乃奸事,而田叔以此起家;賭博是惡業,而桓發以之發財;跑單幫是為人所看不起的賤業,但雍縣的樂成以之富饒;販賣牛羊油脂的人地位很低下,但雍伯以此致千金;賣淡酒實在隻是小本生意,但某張氏卻因此成為千萬富豪;磨剪子鏹菜刀更是薄技小道,而郅某人卻能做到鍾鳴鼎食;做醃臘生意實在容易,但某濁姓卻駟馬連騎;做獸醫不過隻開粗淺的藥方,但張裏其人卻能因之而富貴。
至於先秦秦代,司馬遷也列出了以下七名超級富豪(先秦五人,秦代二人):陶朱公範蠡,十九年中三致幹金,子孫修業而息之,遂至巨萬。孔子門徒子贛,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周人白圭,樂觀時變,以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辦法而發家。魯國的猗頓用鹵鹽起家。邯鄲郭縱則以鐵冶成業,與王者埒富。秦代的烏氏倮靠畜牧發家,牲畜多到用山穀來衡量。而巴寡婦清,則靠著祖先所得丹穴,擅其利數世,家產不訾。
這真是做什麼都能發財,發了財都能客觀地上司馬遷的排行榜。當然司馬遷並非鼓勵奸業賤行,隻是作為曆史學家他敢於擔當,要把這些事情如實地記載下來,可惜幹百年來,很少有人能賞識到司馬遷這種思慮過人之處。在西漢中期儒家已經被宣布為獨尊的時代,司馬遷還能特立獨行,指出能發財致富的人也是“賢人”,而且將其羅列出來,雖也不明說是榜樣,但目的卻是公開的,那就是“令後世得以觀擇焉”。這意思就是你們後代的人看著辦吧。兩千年後的今天,各種各樣的排行榜此起彼伏,比照起《貨殖列傳》來,還真是小兒科而已。
蘇聯文學的主流、潛流和逆流藍英年
一九四九年以後,蘇聯文學對中國的影響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自從一九四二年譯成中文以來,直到今天,一直是黨團組織推薦給中國青年的讀物。已出版了二十幾個譯本,印了無數次,印數總有幾千萬冊吧。法捷耶夫的《毀滅》和《青年近衛軍》,綏拉菲莫維奇的《鐵流》,革拉特科夫的《水泥》和富爾曼諾夫的《夏伯陽》,都是建國前後中國青年的熱門讀物。這些書都是我上高中時讀的。上大學後又讀了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潘菲洛夫的《磨刀石農莊》和阿紮耶夫的《遠離莫斯科的地方》等作品。這些小說都屬於蘇聯文學的主流文學,在中國產生過廣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