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認為:“黑色食品”不但營養豐富,且多有補腎、防衰老、保健益壽、防病治病、烏發美容等獨特功效。食品專家認為,黑色食品不僅給人們質樸、味濃、壯實的食欲感,如經常食用還可調節人體生理功能,刺激內分泌係統,促進唾液分泌,有促胃腸消化與增強造血功能,提高血紅蛋白含量,此外對延緩衰老也有一定功效。
紅色食品——感冒病毒的“殺手”
紅色食品色澤鮮豔,人見人愛,紅辣椒、胡蘿卜、莧菜、洋蔥、紅棗、番茄、紅薯、山楂、蘋果、草莓、老南瓜、紅米等均屬此類。這些常見的紅色食品通常是保護人體健康的好助手。
假如你是身體虛弱、易感冒、易受病毒侵襲的人,那麼多吃紅色食品對身體有益,因為它們天生具有促進人體巨噬細胞活力的功能,是促進人體健康的衛士之一。巨噬細胞是感冒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殺手”,增強其活力,感冒病毒就不能再威脅我們的健康了。
紅色蔬果最典型的優勢在於它們都是富含天然鐵質的食物,例如我們常吃的櫻桃、大棗等都是貧血患者的天然良藥,當然也適合女性經期失血後的滋補。所以,紅色蔬果,女性盡可放心多吃。
在所有紅色的果蔬當中,聲名最好的莫過於蘋果。西方有“Oneappleaday,keepsthedoctorsaway”的說法,因為蘋果性情溫和,含有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所有果類中最接近完美的一個。
除此之外,紅色蔬果在視覺上也能給人刺激,讓人胃口大開,精神振奮,所以紅色食物也是抑鬱症患者的首選食品。
紫色食品——賞心悅目、延年益壽
紫色食品有黑草莓、櫻桃、茄子、李子、紫葡萄、黑胡椒粉、紫菜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常與紫色食品“親密接觸”大有裨益。
美國戴維·西伯博士通過近20年的潛心研究,發現紫色蔬果中含有花青素,具有強力的抗血管硬化的神奇作用,從而可阻止心髒病和血凝塊引起的腦中風的發病幾率。
紫色食物中的傑出代表——葡萄,對皮膚的養護和心髒的健康有極大作用。因為葡萄中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能加速身體中的血液循環。皮膚幹燥的女性不妨多吃葡萄或者嚐試用葡萄做麵膜敷臉,這種天然的麵膜能很好地給皮膚補充水分。
除此之外,營養學家建議: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的人,每周應吃一次紫菜或海帶等海產品。
黃色食物——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天然源泉
黃色食品主要有柑橘、玉米、香蕉、韭黃、胡蘿卜、紅薯、番瓜、黃豆等,其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是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D,此外,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
維生素A能保護胃腸黏膜,防止胃炎、胃潰瘍等疾患的發生;維生素D有促進鈣、磷兩種礦物元素吸收的作用,進而收到壯骨強筋之功,對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中老年骨質疏鬆症等常見病有一定預防功效。故患有這些病症的人群偏重吃一寫黃色食品無疑是明智之舉。
黃色的食物可以強化消化係統與肝髒功能,清除血液中的毒素,令皮膚變得細滑幼嫩。
綠色食品——腸胃的天然“清道夫”
所有的綠色蔬菜都是綠色食品,綠色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和預防疾病。對於工作緊張、長時間操作電腦和吸煙的人來說,每天都應適量加強維生素C的攝入量。
女士要想生一個健康聰慧的孩子,請務必親近綠色蔬果。因為綠色蔬果中含有豐富的葉酸,而葉酸已被英美等國優生學家證實為防止胎兒神經管畸形的“靈丹妙藥”之一。
同時,葉酸還是心髒的保護神,能有效清除血液中過多的同型半胱氨酸而起到保護心髒的作用。所以,營養學家建議每天綠色蔬菜的攝入量應該至少在4種以上。
白色食品——蛋白質和鈣質的源泉
白色食品有白米、冬瓜、甜瓜、竹筍、花菜、萵筍、豆腐、牛奶、奶酪等。這些食品給人一種質潔、鮮嫩的感覺,常食對調節視覺與安定情緒有一定作用,對於高血壓、心髒病患者益處也頗多。
通常來說,白色食品如豆腐、牛奶、奶酪等是鈣質豐富的食物,所以,營養學家建議,平時經常吃一些白色食物能讓我們的骨骼更健康。
有人說,蛋白質排列組合的細微差別決定了一個身體與另一個身體間的不同,而白色食品,如各種蛋類以及牛奶製品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優秀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