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回過神來,看了看手上,隱隱的有些疼,說道:“算了,一點小傷無大礙,何況是我自己挑的馬,不管他的事兒。今日的事情不要告訴王爺,否則你也有不是,又連累旁人。”
回風低頭道:“知道了。”又幫公主理了理頭發,二人回房去了。
且說楊堅乃漢太尉楊震之十四世孫,其父楊忠歲武帝宇文邕起義關西,因戰功卓絕,被封為隋國公,楊氏為漢人,宇文邕賜其鮮卑姓為普六茹。楊忠死後,楊堅承襲父爵。齊王宇文憲、大將軍王軌等多次說普六茹有反相,應早除之,宇文邕對楊堅猜忌已久,但猶豫不決未曾下手。楊堅又買通當時著名的相士趙昭,欺蒙武帝說楊堅相貌平常,不是大富大貴之人,最多官至大將軍。宇文邕才放下警惕,不再理會。如今宇文贇即位,雖然耽於酒色,奢費無度,不理朝政,但對楊堅猜忌之心勝過其父。曾對別人說,普六茹若在朝堂上應對失禮,我必殺之。楊堅聽說後,就小心謹慎,恭恭敬敬,從不失禮,宇文贇也無可奈何。
楊堅自思宇文氏宗親甚多,個個官居要職,位高權重,而且向來對自己不滿,如果聯合起來對付他,自己早晚要死無葬身之地,不如先下手為強。他見宇文贇不仁不孝,對幾位叔叔同樣心懷猜忌,便先從齊王下手。如今又見宇文贇因往日立儲之事對王軌和宇文孝伯多有不滿,便有心害之。
這日朝堂上,楊堅上奏宇文贇說:“臣聽說王軌曾阻止先帝立您為太子,說您不是社稷之主。如今王軌在徐州辱罵聖上,說您在國喪期間飲酒作樂,大興土木,實在是品行惡劣,不忠不孝,不配為帝王。”
宇文贇聽了早欲殺王軌,苦無機會,今日正中下懷,立時大怒,拍案而起,罵道:“老匹夫!他既然如此仁孝,何不速死,為先帝作伴!”即刻下令,命內史馬上趕赴徐州,就地殺之。
宇文贇越想越憤恨不平,又想起一樁舊事。
原來先帝曾令宇文贇西征,他卻在軍中無視軍令,任意妄為,多有過時。王軌與宇文孝伯據實回報先帝,先帝盛怒之下將宇文贇杖責二十。後來宇文贇欲殺齊王宇文憲,便對宇文孝伯道:“你若為我欲殺齊王,我就把他的爵位封賞給你,如何?”,宇文孝伯卻說:“先帝臨終前曾有遺命,不準濫殺骨肉至親,齊王於私是皇上的叔父,於公是國家功臣,社稷棟梁,並沒有過錯。臣若為您殺了齊王,臣就成了不忠之臣,皇上您就成了不孝之子,這樣不忠不孝的事情,臣不願意做。”宇文贇聽了麵露慚愧之色,內心卻對宇文孝伯非常不滿。
今日想起就事更是憤恨,就問楊堅道:“我聽說宇文孝伯和王軌素來親厚,他可有什麼不臣之舉?”。楊堅回答說:“臣聽說齊王宇文憲謀反的事情,宇文孝伯早就知道,卻瞞而不報,此乃欺君之罪。”
宇文贇麵帶喜色道:“宇文孝伯雖是皇室宗親,然罪不可免。賜死。”令內侍持毒酒一壺送至宇文孝伯家中。宇文孝伯遂死,是年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