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肉類(2 / 3)

海蜇碘多營養高

海蜇又名水母,猶如一頂降落傘,或像一個白蘑菇。形如蘑菇頭的部分就是“海蜇皮”。傘蓋下像蘑菇柄一樣的口腔與觸角便是“海蜇頭”。海蜇皮是一層膠質物,營養價值較高。海蜇頭稍硬,營養價值與蜇皮相近。中國是最早食用海蜇的國家,晉代張華所著的《博物誌》中就有食用海蜇的記載。今天,海蜇已成宴席上的佳肴。海蜇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尤其含有人們飲食中所缺的碘,是一種重要的營養食品。它含有類似於乙酰膽堿的物質,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所含的甘露多糖膠質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功效。海蜇能軟堅散結、行瘀化積、清熱化痰,對氣管炎、哮喘、胃潰瘍、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有益,並有防治腫瘤的作用。從事理發、紡織、糧食加工等與塵埃接觸較多的工作人員常吃海蜇,可以去塵積、清腸胃,保證身體健康。

金槍魚能瘦身

金槍魚是一種馳名世界的海洋名貴魚類。由於它活動能力強,而且隻在深海活動,因此肉質嫩而鮮美,且不受環境汙染影響,是不可多得的綠色健康美食。金槍魚熱量很低,還有優質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素,所以食用金槍魚不僅可以保持苗條的身材,還能平衡身體所需的營養。金槍魚中豐富的EPA、DHA、牛磺酸等成分,能減少血中的脂肪,利於肝細胞再生,提高肝髒的排泄功能,還能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從而減少肥胖可能性。

田螺肉治狐臭

田螺肉質豐腴細膩、味道鮮美、清淡爽口,既是宴席佐肴,又是街頭攤檔別有風味的小吃,深受大眾喜愛。田螺享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田螺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蛋白質、鐵和鈣,可治眼疾,具有清熱明目、利水通淋等功效,對目赤、黃疸、腳氣、痔瘡等疾病有食療作用。而且,田螺對狐臭還有一定作用。螺類所含熱量較低,更是減肥者的理想食品。

鱖魚滋補又減肥

鱖魚又稱做花鯽魚,肉質細嫩豐滿,肥厚鮮美,內部無膽少刺,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譽之為“水豚”,意其味如同河豚一樣鮮美。還有人將其比做天上的龍肉,說明鱖魚的風味的確不凡。所以鱖魚曆來被認為是魚中上品、宴中佳肴。春季的鱖魚最為肥美,被稱為“春令時鮮”。鱖魚富含各種營養成分,肉質細嫩,極易消化。對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來說,吃鱖魚既能補虛,又不必擔心消化困難。而且,鱖魚肉的熱量不高,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具有補氣益脾的滋補功效。對於貪戀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極佳的選擇。

草魚養顏

草魚又稱鯇魚,與青魚、鱅魚、鰱魚並稱為我國四大淡水魚。草魚肉質細嫩、骨刺少、營養豐富,並且很適合切花刀做菊花魚等造型菜,深受人們喜愛。

草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對於身體瘦弱、食欲不振的人來說,草魚肉嫩而不膩,可以開胃、滋補。草魚含有豐富的硒元素,經常食用有抗衰老、養顏的功效,而且對腫瘤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蛤能降低膽固醇

蛤又叫蛤蜊,有花蛤、文蛤、西施舌等諸多品種,其肉質鮮美無比,被稱為“天下第一鮮”、“百味之冠”,江蘇民間還有“吃了蛤蜊肉,百味都失靈”之說。蛤蜊具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鐵、高鈣、少脂肪的營養特點。

蛤蜊肉含有一種具有降低血清膽固醇作用的物質,這些物質還兼有抑製膽固醇在肝髒合成和加速排泄膽固醇的獨特作用,從而使體內膽固醇水平下降。它們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膽固醇藥物更強。中醫認為,蛤蜊肉有滋陰明目、軟堅、化痰之功效,尤為適合高膽固醇、高血脂體質的人,以及患有甲狀腺腫大、支氣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食用。

鮑魚大補副作用少

鮑魚是海產貝類,自古被人們視為“海味珍品之冠”,其肉質柔嫩細滑,滋味極其鮮美,非其他海味所能比擬。鮑魚本身營養價值極高,鮑魚肉含有豐富的球蛋白。由於是深海生物,具有滋陰補養功效。中醫認為,它是一種補而不燥的海產,吃後沒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多吃也無妨。

鮑魚的作用不是降壓,而是雙向性調節血壓。鮑魚能“養陰、平肝、固腎”,可調整腎上腺分泌。鮑魚有調經、潤燥利腸之效,可治月經不調、大便秘結等疾病。若夜尿頻、氣虛哮喘、血壓不穩、精神難以集中者都適宜多吃鮑魚,糖尿病患者也可用鮑魚作為輔助治療食品,但必須配藥同燉,才有療效。鮑魚的肉中還含有一種被稱為“鮑素”的成分,能夠破壞癌細胞必需的代謝物質,是一種餐桌上的抗癌食品。

平魚微量元素多

平魚,學名鯧魚,是一種身體扁平的海魚。因其刺少肉嫩,故很受人們喜愛。它同樣具有海產魚的營養特點:富含高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平魚所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對高脂血症、高膽固醇的人來說是一種不錯的魚類食品。而平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鎂,對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並能延緩機體衰老,預防癌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