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腿菇內含蛋白質,其含量是大米的3倍、小麥的2倍、牛奶的8倍,雞腿菇含有20種氨基酸,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全部具備,所以雞腿菇是很好的營養食品,對體弱或病後需要調養的人十分有益。
雞腿菇有調節體內糖代謝、降低血糖、調節血脂的作用,對糖尿病人和高脂血患者有保健作用,是糖尿病人的理想食品。中醫學認為,雞腿菇性味甘平,能益胃清神、增進食欲、消食化痔,適宜與肉搭配食用。
青椒治牙齦出血
青椒的別名很多,大椒、甜椒、燈籠椒、柿子椒、菜椒都是它的名字。其特點是果實較大,辣味較淡,甚至根本不辣,作為蔬菜食用而不是作為調味料。青椒翠綠鮮豔,新培育出來的品種還有紅、黃、紫等多種顏色,因此不但能自成一菜,還被廣泛用於配菜。
青椒能增強人的體力,緩解因工作、生活壓力造成的疲勞。其特有的味道和所含的辣椒素有刺激唾液和胃液分泌的作用,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它還可以防治壞血病,對牙齦出血、貧血、血管脆弱有輔助治療作用。一般人都會感覺到,吃了帶有辛味的青椒之後,會心跳加速、皮膚血管擴張,令人覺得熱乎乎的,所以中醫對它的看法和對辣椒一樣,有溫中下氣、散寒除濕的功效。
青椒不宜一次吃得過多,尤其辣味重的青椒容易引發痔瘡、疥瘡等症。有潰瘍、食道炎、咳喘、咽喉腫痛、痔瘡的患者更應少食。
茄子治療內痔便血
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見的家常蔬菜,在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相比的。
茄子中富含的維生素P可軟化微細血管,防止小血管出血,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咯血、紫癜及壞血病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茄子纖維中所含的皂角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功效。國外學者提出的“降低膽固醇十二法”中,食用茄子即是其中之一。
茄子中含有龍葵素,對癌症有一定的抑製作用。中醫認為,茄子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之效,對內痔便血有很好的療效。此外,常吃茄子對痛經、慢性胃炎及腎炎水腫等也有一定治療作用。
茄子性涼、體弱胃寒的人不宜多吃。老茄子,特別是秋後的老茄子含有較多茄堿,對人體有害,不宜多吃。
秋葵壯陽
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黃葵、毛茄。原產於非洲,20世紀初由印度引入我國。目前秋葵已成為人們所熱追的高檔營養保健蔬菜,風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又分綠色和紅色兩種,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深受百姓青睞。
近年來,在日本及西方國家已成為熱門暢銷蔬菜,在非洲的許多國家已成為運動員食用之首選蔬菜。秋葵更是老年人的保健食品。秋葵種子可榨油,黃秋葵油是一種高檔植物油,它的營養成分和香味遠遠超過芝麻油和花生油。
秋葵嫩果中含有一種黏性物質,其黏性物質中包含有阿拉伯樹膠、半乳聚糖、蛋白質、草酸鈣等成分,經常食用可幫助消化、增強體力、保護肝髒、健胃整腸。秋葵具有特殊的藥效成分,能強腎補虛,對男性器質性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是一種很好的保健蔬菜,享有“植物偉哥”之美譽。由於秋葵富含有鋅和硒等微量元素,還能增強人體防癌抗癌能力。加上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
秋葵可涼拌、熱炒、油炸、燉食,在涼拌和炒食之前必須在沸水中燙三五分鍾以去澀。秋葵在較高的溫度下,會快速老化、黃化及腐敗,最好儲存於1℃~7℃的環境中,約有十天的儲存期。秋葵屬於性味偏於寒涼的蔬菜,所以胃腸虛寒、功能不佳、經常腹瀉的人不可多食。
刀豆治打嗝兒
刀豆味甘、性溫,具有暖脾胃、下氣、益腎、補充元氣的作用,適用於氣滯、打嗝兒、胸悶不適、腰痛病患者。嫩刀豆用來煮食或製成醬菜,不僅味道鮮美,還有溫補的作用。老刀豆則對治療打嗝兒效果最好。
仙人掌健脾胃
在墨西哥等拉美國家,仙人掌早已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但在我國,仙人掌不過剛剛進入廚房。作為一種蔬菜,它的適口性較好,如切成細絲,則通體碧綠透明,入口清香爽口,具有多種保健功效。
仙人掌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壓的功效,若能每天食用一片菜用仙人掌,就能消除體內多餘膽固醇、脂肪和糖分,可起到行氣活血、清熱解毒、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仙人掌含有人體所需的18種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並含有可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抱壁蓮、角蒂仙、玉芙蓉等珍貴成分,不僅對人體有清熱解毒、健胃補脾、清咽潤肺、養顏護膚等諸多作用,還對肝癌、糖尿病、支氣管炎等病症有明顯治療作用。特別是它不含草酸,極利於人體對鈣的吸引,是兒童及中老年人補鈣的佳品。仙人掌還含有一種叫丙醇二酸的物質,對脂肪的增長有抑製作用,可以用以減肥。菜用仙人掌有些苦味,所以加工前要將皮、刺削去,並用淡鹽水浸泡15~20分鍾或用水焯過後,再用清水漂一下,去掉苦味。野生與觀賞仙人掌不可隨便吃,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毒素和麻醉劑,不但沒有食療功效,反而會導致神經麻痹。仙人掌性質苦寒,清熱解毒的效果極佳,食用過多會導致腹瀉,脾胃虛弱的人應少食。
鬆蘑可治糖尿病
鬆蘑又名鬆菇、鬆蕈、雞絲菌、鬆口蘑等,日本稱其為鬆茸,是名貴的野生食用菌。鬆蘑不但風味極佳、香味誘人,而且營養豐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稱,其營養不亞於猴頭、靈芝,歐美人視之為珍品。鬆蘑中含有多元醇,可醫治糖尿病,鬆蘑內的多糖類物質還可防治腫瘤。鬆蘑除在健胃、防病、抗癌、治糖尿病方麵有輔助治療作用外,還有防止過早衰老的功效。鬆蘑有很好的抗核輻射作用。據俄羅斯研究人員發現,鬆蘑能在遭受過核汙染的地區正常生長,而其他生物的生存則不那麼樂觀。經常食用鬆蘑,有美顏健膚的功效。中醫認為,鬆蘑有益腸健胃、止痛理氣、強身健體等功效。幹製品水發後味道會變差,不如鮮品口感好。
蒜苗類似青黴素
蒜苗是嫩的青薹,又叫青蒜,是大蒜幼苗發育到一定時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道,但無蒜的刺激性,常被當做蔬菜烹製,川菜做回鍋肉時,它更是不可少的作料。蒜苗含有辣素,其殺菌能力可達到青黴素的十分之一,對病原菌和寄生蟲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可以起到預防流感、防止傷口感染、治療感染性疾病和驅蟲的功效。蒜苗具有明顯的降血脂及預防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作用,並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它能保護肝髒,誘導肝細胞脫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但烹飪時不宜過爛,以免辣素被破壞,殺菌作用降低。
石花菜可治便秘
石花菜又名海凍菜、紅絲、鳳尾等,是紅藻的一種。它通體透明,猶如膠凍,口感爽利脆嫩,既可拌涼菜,又能製成涼粉。石花菜能在腸道中吸收水分,使腸內物質膨脹,刺激腸壁,引起便意。所以經常便秘的人可以適當食用一些石花菜。石花菜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它所含的褐藻酸鹽類物質具有降壓作用。所含的澱粉類硫酸酯為多糖類物質,具有降脂功能,對高血壓、高脂血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醫認為,石花菜能清肺化痰、清熱化濕,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並有解暑功效。但脾胃虛寒、腎陽虛者慎食。
紫菜含碘利水腫
紫菜是生長在淺海岩礁上的一種紅藻類植物,顏色有紫紅、綠紫及黑紫的區別,但幹燥後卻均呈紫色。這種紫色的海生植物雖屬藻類,但卻可做菜吃,所以取名紫菜。紫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尤其碘的含量很高,所以在古代就被用於治療因缺碘而引起的粗脖子病,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甲狀腺腫大”。由於紫菜有軟堅散結的功能,所以對於有其他鬱結積塊者也有好處。紫菜中含有豐富的膽堿成分,有增強記憶的作用。由於它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故它是一種有效的利尿劑,可作為治療水腫的輔助食品。紫菜中含豐富的鈣、鐵元素,不僅是治療婦女兒童貧血的優良食物,還是促進兒童和老人的骨骼、牙齒生長的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