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消炎利尿
馬齒莧作為一種野菜食用已久,確實別具風味。夏秋季節,采莖葉茂盛、幼嫩多汁者,除去根部,洗後燙軟,將汁輕輕擠出,拌入食鹽、米醋、醬油、生薑、大蒜、麻油等作料和調味品,做涼菜吃,味道鮮美、滑潤可口。亦可烙餅,做餡蒸食。馬齒莧性味酸寒,有解毒治瘡、涼血止血、消炎利尿的功效,對防治胃腸炎、腎炎水腫、細菌性痢疾有效。適宜胃腸道感染之人食用,亦適宜皮膚粗糙幹燥,維生素A缺乏症,眼幹燥症的人食用。但脾胃虛弱,腹瀉便溏之人忌食。
薺菜益脾明目
薺菜屬耐寒性蔬菜,營養價值很高,可炒食、涼拌、做菜餡、製菜羹,食用方法多樣,風味特殊。薺菜性平、味甘、無毒,能益脾明目、祛風解熱,止血和治痢疾、水腫、便血、月經過多、目赤疼痛。可預防流感、流腦、麻疹,可降壓、抗癌,對白內障和夜盲症等眼疾有較好療效。
平菇防治肝炎
平菇,又稱側耳、耳菇,是日常食用菌中最普通的一種。它質地肥厚,嫩滑可口,有類似牡蠣的香味。平菇無論素炒還是製成葷菜,都十分鮮嫩誘人,是餐桌上的佳品。平菇含有抗腫瘤細胞的多糖體,對腫瘤細胞有很強的抑製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此外,平菇還含幹擾素和蘑菇核糖核酸,經藥理證明,有抗病毒的作用,能抑製毒素的合成和增殖。此外,平菇含有多種養分及菌糖、甘露醇、激素等,可以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增強體質、調節植物神經功能,故可作為體弱病人的營養品。對治療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軟骨病、高血壓等都有療效,對降低血膽固醇和防治尿道結石也有一定效果,對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可起調理作用。平菇還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的作用。可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經絡不適等症。
土豆有益糖尿病
土豆,學名馬鈴薯,被營養學家稱為“十全十美”的最佳食物,與稻、麥、玉米、高粱一起被稱為全球五大農作物。土豆含有豐富的澱粉質、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1、鉀、胡蘿卜素。中醫認為,土豆性平、味甘,有和胃調中、益氣健脾、強身益腎、消炎、活血消腫等功效。土豆是低熱能、高蛋白、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品,土豆中的澱粉在體內被緩慢吸收,不會導致血糖過高,可用於糖尿病患者的食療。
吃香椿殺蛔蟲
香椿又叫香椿頭、香椿芽,被稱為“樹上蔬菜”。每年春季穀雨前後,香椿所發的嫩芽可做成菜肴食用。它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鬱,營養豐富且遠高於其他蔬菜,為宴賓之名貴佳肴。香椿是時令名品,它含香椿素等揮發性芳香物質,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香椿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係統感染的良藥。它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作用,對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療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含有川楝素,揮發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香椿以穀雨前為佳,應吃早、吃鮮、吃嫩。穀雨後,其膳食纖維老化,口感乏味,營養價值也會大大降低。香椿為發物,多食易誘使痼疾複發,故慢性疾病患者應少食或不食。
大頭菜治便秘
大頭菜又稱蕪菁,是芥菜的一個變種,為根用芥菜。它質地緊密,水分少,纖維多,有強烈的芥辣味並稍帶苦味。大頭菜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可促進結腸蠕動,縮短糞便在結腸中的停留時間,防止便秘,並通過稀釋毒素、降低致癌因子濃度,從而發揮解毒防癌的作用。大頭菜中還含有一種硫代葡萄糖苷類物質,經水解後能產生揮發性芥子油,具有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亦能利尿除濕,促進機體水和電解質平衡。因其性熱,故還可溫脾暖胃。大頭菜還具有一種特殊的鮮香氣味,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此外,大頭菜也有清熱解毒、抗菌消腫的作用,能抗感染和預防疾病的發生,抑製細菌毒素,促進傷口愈合。但大頭菜忌與鯽魚同食,否則易引發水腫。
蓴菜防治小兒多動
蓴菜又名水葵、露葵、馬蹄菜、水荷葉等,主要分布於黃河以南的池沼湖泊中,以西湖蓴菜最為著名。蓴菜自古被視為珍貴蔬菜,口感肥美滑嫩,富含氨基酸、阿拉伯糖、甘露糖、維生素B等營養成分,深得人們喜愛。蓴菜的黏液質有較好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抑製細菌的生長,食之清胃火、瀉腸熱。蓴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是細胞生長分裂及維持神經元髓鞘完整所必需的成分,對於防治惡性貧血、肝炎及肝硬化等病症有一定功效。豐富的鋅含量使蓴菜成為植物中的“鋅王”,是小兒最佳的益智健體食品之一,可防治小兒多動症。蓴菜含有一種酸性雜多糖,它不僅能夠增加免疫器官——脾髒的重量,還能明顯地促進巨噬細胞吞噬異物,是一種較好的免疫促進劑,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對某些腫瘤也有較強的抑製作用。但蓴菜性寒而滑,多食易傷脾胃,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多食。婦女月經期及孕婦產後應少食。
菠菜可防老年癡呆
在古代中國人稱菠菜為“紅嘴綠鸚哥”,又叫波斯菜、赤根菜。《本草綱目》中認為,食用菠菜可以“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中,止渴潤燥。”古代阿拉伯人也稱它為“蔬菜之王”。菠菜不僅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和鐵,還是維生素B、葉酸、鐵質和鉀質的極佳來源,能夠防止口角炎、夜盲等維生素缺乏症的發生。菠菜含有十分可觀的蛋白質,每500克菠菜蛋白質含量相當於兩個雞蛋的蛋白質含量。臉色不佳者可常食菠菜,它對缺鐵性貧血有改善作用,可令人麵色紅潤。菠菜亦可清理人體腸胃的熱毒,因其性甘涼,能養血、止血、斂陰、潤燥,因而可防治便秘,使人容光煥發,因此被推崇為養顏佳品。菠菜葉中含有一種類胰島素樣物質,其作用與胰島素非常相似,能使血糖保持穩定。菠菜中含有的大量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增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腦功能,又可增強青春活力,有助於防止大腦的老化,防治老年癡呆症。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還發現,每周食用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視網膜退化的危險,從而保護視力。菠菜不能直接烹調,因為它含草酸較多,有礙機體對鈣的吸收。故吃菠菜時宜先用沸水燙軟,撈出再炒。並盡可能地多吃一些堿性食品,如海帶、蔬菜、水果等,以促使草酸鈣溶解排出,防止結石產生。而誤食即將腐爛的菠菜可導致亞硝酸鹽中毒。
胡蘿卜防治高血壓
胡蘿卜又叫黃蘿卜、紅蘿卜,原產於中亞,元代以前傳入我國。因其顏色靚麗、脆嫩多汁、芳香甘甜而受到人們的喜愛。胡蘿卜對人體具有多方麵的保健功能,因此被譽為“小人參”。胡蘿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具有促進機體正常生長與繁殖,防止呼吸道感染及保持視力正常,治療夜盲症和眼幹燥症等功能。它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有抗癌作用,並可減輕癌症病人的化療反應,對多種髒器有保護作用。婦女進食胡蘿卜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病率。胡蘿卜內含的琥珀酸鉀,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膽固醇,對防治高血壓有一定效果。而胡蘿卜素可以清除致人體衰老的自由基。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有潤膚、抗衰老的作用。它的芳香氣味是揮發油造成的,能增進消化,並有殺菌作用。
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是脂溶性物質,應用油炒熟或和肉類一起燉煮後再食用,以利吸收。但不要過量食用,大量攝入胡蘿卜素會令皮膚的色素產生變化,變成橙黃色。
糖尿病宜食雞腿菇
雞腿菇是毛頭鬼傘的俗稱,其形如雞腿,口感滋味似雞肉,被譽為“菌中新秀”。由於雞腿菇集營養、保健、食療於一身,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良特性,菇體潔白、美觀,肉質細膩,炒食、燉食、煲湯均久煮不爛,滑嫩清香,因而備受人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