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蔬菜(2 / 3)

腹脹患者不宜食用蠶豆

蠶豆性平,味甘,含有大量蛋白質,含氨基酸種類較為齊全,特別是賴氨酸含量豐富。主治中氣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壓、咯血等病症。蠶豆雖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清熱利濕,止血降壓的作用,但多食蠶豆難以消化,在消化道中容易產生大量氣體。如果腹脹者食用,很容易引起腹脹或加重腹脹。

出血患者不要服用蘆薈

蘆薈富含煙酸、維生素B6等,是苦味的健胃輕瀉劑,有抗炎、修複胃黏膜和止痛的作用,有利於胃炎、胃潰瘍的治療,能促進潰麵愈合。對於燒、燙傷,蘆薈也有很好的抗感染、助愈合的功效。蘆薈富含生物素,是美容、減肥、防治便秘的佳品。對脂肪代謝、胃腸功能、排泄係統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蘆薈多糖的免疫複活作用可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對於各種慢性病,如高血壓、痛風、哮喘、癌症等,在治療過程中配合使用蘆薈可增強療效,加速機體的康複。但患有痔瘡出血、鼻出血的患者不要服用蘆薈,否則會引起病情惡化。

體質虛弱者忌多食空心菜

空心菜富含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這三大營養素和多種礦物質、維生素C、維生素B2等。空心菜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加速腸蠕動,促進體內毒素和有毒物質的排泄。空心菜中的葉綠素有“綠色精靈”的雅稱,有健美皮膚、潔齒防齲之功效。空心菜性寒滑體,故體質虛弱、脾胃虛寒、大便溏稀者,不宜多食。

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蕨菜

蕨菜又叫龍頭菜、如意菜、拳頭菜,是野菜的一種。它所烹製的菜肴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清香味濃,而且富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還包含蕨素、蕨苷、甾醇等特有的營養成分,被稱為“山菜之王”,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蕨菜雖可鮮食,但難以保鮮,所以市場上常見其醃製品或幹品。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可用於發熱不退、腸風熱毒、濕疹、瘡瘍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殺菌消炎之功效。但蕨菜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腳氣患者應忌食南瓜

南瓜含有澱粉、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和鈣、磷等成分。其營養豐富,為人們經常食用的瓜菜。它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還有著不可忽視的食療作用。《滇南本草》中說:“南瓜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胃二經,能潤肺益氣,化痰排濃,驅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與便秘,並有利尿、美容等作用。”近年來,國內外醫學專家、學者研究實驗表明,食南瓜還有治療前列腺肥大、預防前列腺癌、防治動脈硬化與胃黏膜潰瘍、防治糖尿病、化結石等作用。

足癬俗稱腳氣,是由皮膚癬菌(真菌或稱黴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濕或鞋襪不透氣等都可誘發本病。足部皮膚癬菌常通過汙染的澡堂、遊泳池邊的地板、公用拖鞋、洗腳盆而傳染。南瓜在民間多被視之為發物。明代李時珍就曾指出:“多食發腳氣”。《本草求真》亦雲:“凡人素患腳氣,於此最屬不宜。”南瓜雖好,但是腳氣、黃疸患者應忌用。

陰虛火旺的人不宜多吃韭菜

韭菜富含纖維素、維生素C、B1、B2、煙酸、胡蘿卜素等營養成分,具有促進食欲、提高機體免疫力及殺菌消炎的作用。同時,它還有助於調節血脂,適量進食對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等有一定益處。此外,因為韭菜含有較多的粗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可有效預防習慣性便秘和腸癌。韭菜雖然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也不是多多益善,多食會上火,且不易消化。因此陰虛火旺,有眼疾和胃腸虛弱的人不宜多食。推薦量為每人每次50克左右。

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金針菇

金針菇中含有一種叫樸菇素的物質,能增強機體對癌細胞的抗禦能力,常食金針菇能降低膽固醇,預防肝髒疾病和胃腸道潰瘍,增強機體免疫力,防病健身。金針菇能有效地增強機體的生物活性,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利於人體對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對生長發育也大有益處,因而有“增智菇”、“益智菇”的美稱。金針菇還可抑製血脂升高,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具有抵抗疲勞、抗菌消炎、清除重金屬鹽類物質、抗腫瘤的作用。金針菇適合高血壓患者、肥胖者和中老年人食用,這主要是因為它是一種高鉀低鈉食品。但金針菇性寒,故脾胃虛寒者不宜吃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