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飲品(1 / 3)

白酒忌核桃

核桃性溫、味甘、無毒,有健胃、補血、潤肺、養神等功效。《神農本草經》將核桃列為久服輕身益氣、延年益壽的良品。唐代孟詵著《食療本草》中也記述:“吃核桃仁可以開胃,通潤血脈,使骨肉細膩。”但核桃性熱,多食燥火。白酒亦甘辛火熱,兩者同食易致血熱,嚴重者可導致咯血、鼻血。

白酒忌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會加速人體對酒精的吸收,並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對胃腸、肝、腎等器官均能造成損害,還會刺激胃黏膜而減少胃酸分泌,影響消化酶的產生,導致急性胃腸炎、胃痙攣、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碳酸飲料會加速酒精滲透到中樞神經,致使血壓升高,重者會出現昏迷,甚至死亡。

酒忌薑

生薑能夠排汗散寒、止嘔化痰,多用於治療感冒、嘔吐、腹瀉、咳喘。但需要注意的是,吃生薑時不要飲酒,因為二者都是溫熱之性,合用易助火生瘡。

酒忌糖類

糖類味皆甘,甘生酸,酸生火,飴糖、紅糖尤甚。酒類甘辛、大熱,兩者相配,生熱動火,有損身體。另外,在乙醇氧化過程中,形成過剩的還原酶Ⅰ,使三羧酸循環受到抑製,影響了糖代謝,導致血糖上升,既影響糖的吸收,又容易產生糖尿。

酒忌胡蘿卜

胡蘿卜素與酒精在一段時間內同時進入人體,極其容易在肝髒中產生有害人體健康的致病毒素,是誘發各類型肝髒疾病的危險因素。

酒後忌濃茶

飲酒後,酒中的乙醇會隨著血液循環到肝髒中轉化成乙醛,再變成乙酸,然後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經胃髒排出體外。而濃茶中的茶堿有利尿作用,促使尚未轉化成乙酸的乙醛進入腎髒,造成乙醛對腎髒的損害。另外茶堿能抑製小腸對鐵的吸收。

牛奶煮沸忌加糖

牛奶中的賴氨酸在高溫下能與果糖生成果糖基賴氨酸,這是一種有毒物質,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所以,煮牛奶時不要加糖,應待冷卻後再加。

豆漿忌雞蛋

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吃個雞蛋,或是把雞蛋打在豆漿裏煮,是許多人的飲食習慣。豆漿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單獨飲用有很強的滋補作用。但其中有一種特殊物質叫胰蛋白酶,與蛋清蛋白相結合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降低二者的營養價值。

米湯忌奶粉

奶粉中含有維生素A,而米湯成分則以澱粉為主,所含的脂肪氧化酶能破壞奶粉中的維生素A。長期用米湯衝奶粉喂孩子,會使孩子生長發育遲緩,抗病能力下降。

牛奶忌巧克力

牛奶含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巧克力則含草酸。若二者一起食用,牛奶中的鈣就會與巧克力中的草酸結合成一種不溶於水的草酸鈣,食用後不但不會被人體吸收,還會發生腹瀉、頭發幹枯等症狀,影響生長發育,故二者不宜同食。豆漿忌紅糖

有人喜歡在豆漿裏加些紅糖,認為豆漿加紅糖補氣補血,其實這不是好習慣。因為豆漿裏的蛋白質含量比牛奶還高,而紅糖裏含有多種有機酸,有機酸與豆漿裏的蛋白質結合,易使蛋白質轉化為沉澱,不易被人體吸收。這樣不僅降低了豆漿的營養價值,還會引起嬰幼兒腹脹,消化功能失調,而豆漿加白糖就不會有這種現象。所以,豆漿裏最好不要加紅糖。

牛奶忌醋

醋中含有多種有機酸,醋遇牛奶會產生沉澱,且不易被人體所消化吸收,這不僅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引起腹瀉等症狀。重者會導致結石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