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忍是大智、大勇、大福(1 / 1)

忍學是中國的國粹,是中國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國曆史上,許多成名人物都是靠忍字而成大業的。

中國有句古話: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意思是讓我們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不要一味使用蠻勁去碰壁,而應該分析局勢,作出某些以退為進的決策。這句古話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個“忍”字。

忍學是中國的國粹,是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國曆史上的許多成名人物都是靠忍字而成大業的。世界上許多在事業上非常成功的猶太籍、日籍的企業家和金融巨頭亦將忍字奉為修身立本的真經,均在自己家中、辦公室中懸掛著巨大的忍字條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忍學是世界上成功的企業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科學家的必修之課。

為什麼要提倡“忍”呢?這是根據某些事物的具體情況來決定的。有的時候,你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無論你怎麼努力,成效似乎都不大。被你一直信奉不疑的“一分耕耘,一份收獲”似乎不再有效,這就好比手中拿著一萬元錢卻想通過自己的精心測算、分析來撼動股市一樣。此時,你所作的最好策略就是不要憑著自己的“蠻勁”,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判斷,投入到某些前途極端凶險的股票中,相反,若你退一步,靜觀一下股市變化,先求其次,買一些績優股,再選定時機適時而動,投入到選中的冷門中,這時你才能真正獲得成功。

忍能成大器。隻要你在做人的準則中牢牢記住忍這一條,你定能成大器。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甚至以一國之君的身份為人做馬夫,終於贏得了後來的“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大業。漢朝時的韓信,若不是能忍得住那“胯下之辱”,怎能從一個街頭小痞子一躍而成淮陰侯。

忍能賺大錢。這是一個在商海中遨遊多年的朋友對我講的一句話。多年來,他一直堅信,在自己有求於人的時候,一定要付出代價,這個代價就是忍字帶來的後果。有時候,從銀行貸款,就硬是要忍住審查人員的吹毛求疵。與人談生意,稍一不忍就可能損失一筆大錢。如果你的確要求助於那個對你橫鼻子瞪眼睛的人,你就忍一忍吧!隻要不是原則性衝突,忍過了之後,錢就進來了,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我們講一個忍字,並不是勸告你怯懦,真正的忍是以退為進的手段。那些隻是一味地退讓,而不考慮自己真正的目標、不思進取的人,忍來忍去反而會讓他永遠不能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