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事必躬親”隻能累自己(1 / 1)

在現代社會,隨著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做老板或做其他管理人員,也需要“抓大放小”,給你的下屬以發展空間。

一說到“事必躬親”,我們有許多人想到《三國演義》中那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軍師諸葛亮。這個為了幫助劉備以及劉備的兒子恢複漢室的丞相諸葛亮,在劉備死後,為了使搖搖欲墜的蜀政權不至於加速滅亡,可以說做到了“事必躬親”。

可惜的是,諸葛亮的本事再大,也沒有能力挽狂瀾,最後隻好抱病死在了五丈原。不過,諸葛亮與其說是病死的,倒不如說是累死的,他就是讓“事必躬親”活活地累死了。

所以說,諸葛亮是聰明了一世,也糊塗了一世。他的聰明我們已熟知,而他的糊塗就在於太相信自己,而沒有將別人也可以做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沒有充分“放權”。因為就算諸葛亮的能耐再大,也不可能將所有的事情都做了。

在現代社會,隨著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做老板或是其他管理人員,也需要“抓大放小”,給下屬以充分的發展空間。

人的確有著巨大的潛能,人的發展也有著無限的可能性,但是,人畢竟是人,而不是萬能的上帝。所以,你不可能懂得天下所有的知識,你也不可能熟練地掌握天下所有的技藝,你更不可能做完天下所有的事情。了解了這一點,你也就了解了我們的社會為什麼會有各行各業的分工,你也就了解了一個成功人士要走向成功絕不會僅僅靠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去衝鋒陷陣。

現代社會生產的一個突出特點,也就是它不同於古代作坊式生產的地方,就是它以流水線式的生產為基本模式,即集體的力量越來越重要,甚至,任何一個產品,單獨依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根本無法生產的。比如電視機,除了發明電視機者,還有設計師以及每個零件的生產者、安裝師等等,如果一個人想造出一台電視機,而且每個部件都是自己設計、生產的話,也不知道到猴年馬月他才能生產出來。

所以,一個好的經理或是其他管理人員,他就會懂得“更精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

為了能把你真正地解放出來,你要學會把具有挑戰性的工作、甚至是決策性的工作,還有使下屬有所收益的工作授權給他們。這首先建立在你充分信任你的某些下屬的基礎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其中的道理,你可能比誰都清楚。因此,在你授權的時候,別忘了把整個事情都托付給對方,同時交付足夠的權力好讓他做必要的決定。

這和說“隻要照著我的話去做”完全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