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強筋健骨補中益氣
鵪鶉可補益五髒,益氣養血,但並非所有體質的人都適合食用鵪鶉,這一小節中我們介紹了哪些體質的人食用鵪鶉和食用鵪鶉的一些注意事項。
鵪鶉雖營養豐富,但並非適合所有的人。營養不良,體虛乏力,貧血頭暈者宜食鵪鶉;小兒幹積,賢炎浮腫宜食鵪鶉;結核病人宜食鵪鶉,胃病,神經衰弱,支氣管哮喘,皮膚過敏者宜食忌食鵪鶉。另外感冒期間應忌食鵪鶉。
【性味】性平,味甘。
【歸經】歸脾、大腸經。
【功效】補益五髒,益氣養血。
關於鵪鶉的食用,我國的醫書中有很多的記載,主要有以下幾種:
1.《食療本草》:不可共豬肉食之,令人多生瘡。四月以後及八月以前鶉肉不可食。
2.《七卷經》:食之令人忘。
3.《本草拾遺》:共豬肉食之,令人生小黑子。
4.《嘉佑本草》:不可和菌子食之,令人發痔。四朋以前未堪食。和小豆、生薑煮食,止泄痢。
5.《醫學入門》:春月不可食。
6.《醫林纂要·藥性》:助肝風。
7.孟流:補五髒,益中續氣,實筋骨,耐寒暑,消結熱。患痢人和生薑煮食之。
8.崔禹錫《食經》:主赤自下痢,漏下血,暴風濕痹,養肝肺氣,利九竅。
9.《本草衍義》:小兒患府及下痢五色,旦旦食之。
10.《本草求原》:補士續氣,調肺利水濕。治腹大如鼓,瀉痢,疳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