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推薦:金秋金牌食單(1 / 1)

《本草》推薦:金秋金牌食單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飯桌上多了很多可以讓我們食用的果實,在這樣的季節裏,我們吃什麼才更健康呢?根據《本草綱目》的記載,特向大家推薦幾道秋季的金牌食單。

秋季是一個從炎夏向寒冬過渡的季節,人的抵抗力在這個時候也相對較弱。秋季來臨時,人們的口、鼻、皮膚等部位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幹燥感,因此,在秋季應該多吃一些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同時多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為此,特向大家推薦一些常見菜肴、粥。

1.清蒸鱸魚

這道菜味清淡,鮮美,適合脾胃虛弱,食少泄瀉及易水腫的體質者。

原料:鱸魚一條約1台斤,薑3~4片,調味料為鹽及米酒各少許。做法:鱸魚去內髒、洗淨,用鹽及米酒抹勻、醃幾分鍾。薑帶皮洗淨,切片或切成薑絲,鋪於魚上,放入電飯鍋蒸即可。

2.滋陰銀耳羹

功效:滋陰清熱,益氣養血。適應症:適於疲倦少氣,幹咳少痰,口幹舌燥,煩熱多汗,大便幹結等症狀。

原料:沙參2錢、新鮮山藥半斤、玉竹5錢、麥冬5錢、紅豆1兩、白木耳15克(幹品)及適量冰糖。做法:先將山藥洗淨,切塊,白木耳泡軟。將沙參、玉竹和麥冬放入藥袋中,加適量水熬煮約1小時,湯汁備用。將紅豆放入鍋內,加水浸泡1小時,開大火煮滾,轉為小火,煮10分鍾後,熄火燜約1小時。藥湯開大火,加入紅豆、山藥及白木耳,煮滾後轉為小火,熄火後燜約30分鍾。

3.特色冷水豬肚

特點:豬肚色澤潔白,豐厚飽滿,細嫩爽口,味美鮮香。功效:豬肚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等,具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適用於氣血虛損、身體瘦弱者食用。

原料:新鮮豬肚750克。做法:將豬肚的油脂割除幹淨,然後用精鹽、澱粉抓洗幹淨;用特製鹵水將新鮮豬肚浸熟,冷卻冰鎮後,配上醬料,撈起切間上盤。

4.美極沙魚角

特點:鮮口嫩滑,清香中夾雜著鮮甜的沙魚味道。功效:沙魚肉有行水化痰,抑製癌細胞的作用。

原料:沙魚肉200克、活海參100克、青紅椒20克、元茜粒少量。做法:將沙魚去骨取肉,打成羹;將活海參與沙魚肉混合在一起調味後,加入少量元茜粒;燒開溫水後,將沙魚羹一勺一勺放入溫水中灼熱;最後加少量美極絲,在鍋中翻炒入味即可。

5.雞汁海中寶

特點:色澤鮮豔,形美軟嫩,口味鮮香。功效:冬瓜有利尿、清熱、化痰、解渴等功效;蝦仁蛋白質含量高且脂肪低,適宜中老年人及正在減肥的人群食用。

原料:冬瓜1000克、蝦仁100克、雞蛋6個。做法:將冬瓜去皮並挖去內瓤後雕成花狀,用雞湯燴30分鍾左右後撈起;把蛋清和蝦仁炒好鋪在冬瓜上麵,灑上蝦子,最後淋上雞汁即可。

6.煎萵筍燴香菇

特點:造型獨特,外香內爽。功效:萵筍含碘量高,秋季患咳嗽的人吃萵筍可平咳。

原料:萵筍12根(共約500克)、香菇200克、五花肉200克。操作要領:將萵筍去皮剝好,把五花肉切好卷在萵筍四周後,下入油鍋中用中火煎至金黃色,起鍋;將香菇拉油,擺在萵筍上麵,調味裝盤即可。

秋季不僅要吃菜,還要多喝粥,這樣才不上火。我國民間素有食粥的習俗,營養學家認為,在秋冬時節喝粥養生是最佳時機,特別是在米粥中加入一些補品或藥物,能達到護肝明目的效果。下麵就為大家介紹幾種美味的粥。

1.潤膚止癢粥

功效:補血養肝,滋陰潤燥,止膚癢。適應症:皮膚幹燥、搔癢脫屑、大便幹燥等屬肝腎不足者。

原料:炙首烏5錢、百合3錢、白果2錢、黃精5錢、紅棗10顆、梗米(糙米)1杯、蜂蜜適量。做法:將炙首烏、黃精放入紗布袋內。鍋內加12杯水與上述藥材、梗米熬煮成粥,待涼後加入蜂蜜調味後即可食用。

2.桑椹果粥

功效:補肝滋腎,益血明目。

原料:桑椹罐頭50克,糯米100克,冰糖適量。做法:先將桑椹罐頭中的桑椹子搗爛(加入桑椹果汁)備用;米洗淨後加適量清水入砂鍋中煮粥,先大火,後小火,粥熟後,加入搗爛的桑椹子和冰糖,稍煮,冰糖後溶化即可。

3.豬肝雞蛋粥

功效:補肝明目。

原料:豬肝50克,雞蛋1個,粳米50克,鹽、薑、味精少許。做法:豬肝切細,與米煮粥,熟時打入雞蛋,加鹽、薑、味精調味,稍煮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