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四種疾病最易犯
夏天過去,秋天就來臨了,這個時候,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等舊病容易複發。因此,醫生提醒夏秋之交應特別注意四種疾病的預防:腹瀉、呼吸道疾病、感冒、少兒手足口病。
夏末入秋或秋末入冬這種季節交替的時候,感冒和一些“老毛病”就會特別容易複發。以呼吸科為例,很多道醫院去看病都是由於季節交替而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等舊病的複發才去的。那麼,如何度過這個“多事之秋”呢?醫生提醒,夏秋之交應特別注意以下四種疾病的預防,以免舊病複發。
1.腹瀉疾病
秋季腹瀉大多數是病毒汙染所致,與一般飲食不潔引起的腸炎不同。經過炎夏的消耗,入秋後,人體的消化功能逐漸下降,腸道抗病能力也減弱,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腹瀉。
腹瀉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個共同表現,它同時可伴有嘔吐、發熱、腹痛、腹脹、黏液便、血便等症狀。腹瀉伴有發熱、腹痛、嘔吐等常提示急性感染;伴大便帶血、貧血、消瘦等則需警惕腸癌;伴腹脹、食欲差等常需警惕肝癌;伴水樣便則需警惕霍亂弧菌感染。除此之外,腹瀉還可直接引起脫水、營養不良等,具體表現為皮膚幹燥、眼球下陷、舌幹燥、皮膚皺褶。
預防秋季腹瀉主要是防止著涼,尤其是要防止疲勞後著涼,因為疲勞使身體免疫力下降,病毒容易乘虛而入。同時,還應該加強飲食調理,針對腹瀉病症的不同時期,飲食調理要注意:
發病初期,飲食應以能保證營養而又不加重胃腸道病變部位的損傷為原則,一般宜選擇清淡流質飲食,如濃米湯、淡果汁和麵湯等。
急性水瀉期需要暫時禁食,脫水過多者需要輸液治療。
緩解期排便次數減少後可進食少油的肉湯、牛奶、豆漿、蛋花湯、蔬菜汁等流質飲食。以後逐漸進食清淡、少油、少渣的半流質飲食。
恢複期腹瀉完全停止時,食物應以細、軟、爛、少渣、易消化為宜。如食欲旺盛,就少食多餐。少吃甜食,因糖類易發酵和脹氣。腸道發酵作用很強時,可吃些澱粉類食物。每天都應吃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還可飲用強化維生素C的果汁,以保證足夠的維生素C供應。
2.呼吸道疾病
由於秋季氣候多變,往往讓人不易適應,病毒乘虛而入,使人致病,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呼吸道疾病。專家指出,夏秋季節北方氣溫溫差開始增大,對於一些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人或者小孩來說,因為他們本身氣道的防禦功能較差,容易受氣候季節溫差的影響,從而引起感冒、咳嗽。而秋天,花粉過敏也容易引起支氣管哮喘。這個季節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比較多,因為溫差大,早晚比較冷,所以容易著涼,誘發氣道、氣管的毛病,咳嗽、氣喘隨之加重。在如何抵抗秋季呼吸道疾病方麵,專家建議:
老年人鍛煉要量力而行,可以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活動。此外,老年人還可以在夏秋季用涼水洗臉,循序漸進地可以增加抗寒能力,減少支氣管炎、慢性氣管炎、風濕病等慢性病發病。同時早晚冷的時候也要注意增減衣服,以免受涼。在飲食上,忌食油膩的東西,老年人要盡量戒煙,因為吸煙是引發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