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孝莊逝世(2 / 3)

皇太後和爾淳都快看不下去了,她們輪番勸了好久,連胤礽幾個都來勸過了,卻完全沒有用。這守靈本來就辛苦,不僅要一直跪著,每日還隻能進一些素菜和少許白米。而康熙因為傷心過度已經有好幾日沒有用膳了。眼看著皇帝一天天的虛弱,幾乎就要暈厥在靈堂之上。逼不得已,皇太後和爾淳商量之後,讓太醫開了安神藥,騙著康熙喝了,這才讓他睡了個整覺。

盯著上頭的牌位,幾乎差不多的靈堂,這是爾淳第三次見了。現在的她已經不會像之前那樣,錯認為是自己的靈堂。但是太皇太後臨終前那幾句話,卻讓爾淳感到自己身上背負了千斤巨石。

爾淳對太皇太後的感情,絕對不會比康熙簡單。重活一世讓她看明白了很多以前並沒有注意到的事兒,也因此對太皇太後產生了很大的改觀。

同前世一樣,太皇太後對待晚輩還是那麼的慈祥和藹,在很多時候她所展現出來的對她這個皇後以及諸位皇子的關心,絕對不會是假裝出來的。但同時毫無疑問的,太皇太後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她在維護大清的利益的同時也會考慮到科爾沁的利益。而經曆過兩次帝位之爭的太皇太後,毫不猶豫的站在了太子的身後,成為了太子堅強的後盾,甚至在有時候默許了索額圖的作為,隻為了給太子增添一些助力。所以相對的,對於其他皇子,一旦對太子造成了威脅,例如這兩年逐漸出色的大阿哥,還有同是嫡子的胤禛,她就會自然的產生一種戒備。

有時候,爾淳真不想讓自己去想那些事情,居然是出自人前如此和藹的太皇太後的吩咐。但同時她也很奇怪,因為幾次事件中太皇太後所作出的決定或者說讓步。其中最讓她費解的恐怕就是當年立她為後了。她才不會相信太皇太後隻因為皇上給她加徽號以及對科爾沁的那一點點優待,就會做出如此大的讓步。隻可惜如今太皇太後已經去了,相信皇上也絕對不會告訴她實情,這件事怕是一輩子都難解了。

而太皇太後最後的囑托——照顧胤礽,她自然不會天真的以為隻是盡一個皇後、一個額娘的責任,她知道太皇太後的意思,這是讓她在作出承諾。終其一生,隻要有佟佳爾淳在的一天,她就不能讓自己的兒子甚至其他阿哥奪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爾淳不明白,太皇太後難道就認定了自己會讓胤禛搶了胤礽的位子嗎?她自認為從始至終都做得很明顯,尤其是在太皇太後麵前,她一直在盡量表示自己對胤礽繼位的期待。她幾乎用盡了所有的辦法在告訴太皇太後、康熙甚至所有人,皇後支持的是太子。可是為什麼,為什麼太皇太後還是不信呢?那麼表哥呢,表哥會相信嗎?九龍奪嫡,難道還會再次上演嗎?

即使如今跟前世已經大不相同,但是還是有很多東西並沒有發生變化,比如皇子的出世。沒有了烏雅氏,六阿哥還是出生了,並且還是早夭了;沒有了衛氏,八阿哥也出生了,雖然遲了兩年;而其他人,在沒有她的出手幹預之下,從九阿哥開始到十三阿哥,仍舊是跟前世一樣一次出生,生母和姓名都沒有改變,隻是有些人的出生時間往後推了而已。

那麼,難道前世的命運還是扭轉不了嗎?

靈堂裏充斥著的低低的啜泣聲讓爾淳忽然就心煩了起來,她如今沒有心思再去思考那些事情了,也不應該再糾結於這些事情。如今還有好多事等著她來做主,還有好多人需要她來照顧,她所能做的就是打起精神,努力打點好一切,讓太後、表哥還有孩子們能夠安然的度過這段孝期。

“主子,敏嬪娘娘帶著九公主來了。”

敏嬪就是十三阿哥的額娘,前世的敬敏皇貴妃,爾淳因為前世十三阿哥對胤禛的好,也算是賣了個人情,在她剛進宮的時候就給了個貴人的名號。等到生下了胤祥,便在二十四年大封後宮的時候升做了敏嬪。九公主則是她才生下的女兒,因為兒女太多,如今的序齒都是按著還活著的幾位公主叫的。

“胡鬧,本宮不是說了讓她好好在永和宮養著嗎,這才出了月子,就是她受得了,九公主如何受得了。趕緊派人把她送回去,就說是本宮的旨意。”

不一會兒又有一個小太監來傳話,“啟稟主子娘娘,梁公公請您即刻去乾清宮。”

梁九功一向是有分寸的,怎麼就這個時候來叫她呢,難道是表哥出事了?爾淳不敢遲疑,此時皇太後也不在,隻能讓鈕鈷祿氏暫時照看著靈堂的事宜,自己急急忙忙的趕到了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