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孝莊逝世(1 / 3)

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纏綿病榻將近一年,近一個月來更加是間歇性昏迷的孝莊,掙紮著坐了起來,讓蘇麻啦姑請來了皇帝和皇後。

康熙這一個月除了上朝,幾乎都在慈寧宮侍疾,爾淳身為皇後更加是日夜守在孝莊的身邊,親奉湯藥。就在昨日,康熙率領著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為孝莊祈福。爾淳因為連日在慈寧宮,疏忽了瑚圖裏。前幾日瑚圖裏突然發起熱來,吵著要額娘,爾淳左右為難,孝莊知道了就趕她回坤寧宮照顧女兒。是以這二人一時都不在慈寧宮。

孝莊在蘇麻拉姑的伺候下換上了當年從蒙古帶來的蒙古袍,大紅色的禮服,就像是當年那身嫁衣。這是去年她吩咐人做的,她希望走的時候,能夠穿得漂漂亮亮的,就想當年離開科爾沁的時候那樣。六十二年了,從她嫁給皇太極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經不再是那個科爾沁草原上的布木布泰了。這幾年來,她總是回想起十三歲以後的一幕幕,明明是很早以前的事,卻是記得清清楚楚,似乎就像是昨天剛發生的。

今天睜開眼睛之後,孝莊的腦海裏就有一個聲音在告訴她,就是今天了。她知道,自己的大限到了,她就要去見長生天了。她總覺得這一生已經很圓滿了,雖然之前不盡如人意,但是到了今天,七十五歲的高齡,還有那麼孝順的兒媳跟孫兒孫媳,她該知足了。不過,她還是希望在人生的最後一點時間,做些事情。

孝莊拉著康熙的手,臉上滿是得意,“玄燁,比起你的皇阿瑪,你才是一個好皇帝。皇瑪嬤能夠教你的,在就已經全部教給你了,這些年你也一直做得很好。如今皇瑪嬤就要走了,也沒有什麼可以再囑咐你的了。隻希望你以後能夠多想著大清,多顧念著天下百姓。”

康熙心有不忍,即使太醫早就跟他說過皇瑪嬤可能撐不過今年了,他心裏還是一直存著一份希望,這位從小扶持著自己的老人能夠再熬過去。但是再珍貴的藥材也抵擋不住生命的自然衰老,即便是他的皇瑪嬤,大清最偉大的女人,也有老去的一天。

“孫兒知曉了,謝皇瑪嬤教誨。”

孝莊笑著拍著康熙的手,“好了,你先出去吧,我跟皇後說幾句話。”

幽暗的房間裏隻剩下這兩個女人。

“皇後,哀家很羨慕你。”孝莊並沒有看著爾淳,反倒是將目光投射到遠處,似乎看到了很久遠的過去。

爾淳不知道怎麼回答,訥訥的叫了一聲,“皇瑪嬤。”

好一會兒,孝莊才緩慢的轉過頭,看著爾淳。這個同樣出身於佟家的女人,不僅比她的姑姑幸運,甚至比後宮所有的人都幸運,包括海蘭珠和董鄂氏。不過如今,再來糾纏這個已經沒有意義了。自己活著的時候都沒能阻止,何況是死後呢。

“哀家知道,你一向對皇帝的兒女們都是好的,尤其是胤礽。”

爾淳心裏一突,即便是這個時候,您還是不願意放過我嗎?

“胤礽自幼失母,這些年多虧了你的照顧。哀家也知道,他願意同你親近,這也是好事。哀家走後,最不放心的就是胤礽,所以,哀家想要拜托你,替哀家好好照顧胤礽。”

“臣妾,謹遵太皇太後懿旨。”

“好啊,好啊。你也出去吧,讓哀家好好休息一下。哀家累了,該休息了。”

“臣妾告退。”

就在爾淳跨過門檻的那一瞬間,身後有什麼東西落地的聲音,劈裏啪啦的一陣亂想,在空寂的大殿上顯得格外的突兀。爾淳知道,那是太皇太後手上的遺傳紫檀木佛珠。

一個女人,一個偉大的女人,一個曆經三朝輔佐了兩代帝王的女人,就這樣去了。

多日晴朗的北京城又飄起了雪。白雪和白布交織著,將整個紫禁城掩去了原先的紅黃之色,不複恢弘磅礴之氣,隻留下濃濃的哀愁。

康熙悲痛難忍,下令輟朝,親自到慈寧宮守靈。

即使在長大有了主見之後,跟皇瑪嬤的分歧也多了起來,尤其是在跟爾淳有關的一切事情上麵,他們祖孫倆似乎從來沒有達成過統一。但是,在康熙的心裏,這位力保自己登上皇位,並且用心輔佐教導自己直至親政的皇瑪嬤,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女人。不僅是因為她豐富的人生閱曆,以及對自己的幫扶,更加因為她的智慧。即使是在為科爾沁考慮的時候,皇瑪嬤也從來不曾忘記大清的皇帝是她的孫兒,這或許要得益於皇阿瑪。他們祖孫之間的情感,已經很難用言語來表達,也不是一些矛盾能夠輕易衝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