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產下的蛋,內蛋殼膜和蛋白膜緊貼在一起,故有殼下膜之稱。蛋離體後,由於突然低溫,蛋內容物收縮,並在蛋的鈍頭兩層膜分開,而形成一個雙凸透鏡似的空間,稱氣室。隨著水分蒸發,氣室也不斷增大,因此,氣室的大小反映蛋的新鮮度。
二、蛋殼的化學組成
(一)外蛋殼膜的化學成分
外蛋殼膜的化學組成主要是糖蛋白。有資料報道,該膜還含有0.0045%的脂肪(中性脂肪∶複合脂質為83∶17)、3.5%的灰分和微量的原卟啉色素。外蛋殼膜中蛋白質及糖類含量。
為了分析外蛋殼膜的化學成分,將新鮮蛋殼於5%EDTA(二乙胺四乙酸)pH7.5~8.0溶液中浸約90min,用水洗時外蛋殼膜由殼上剝離。有機物的氨基酸組成和固形物中的糖類分別。
由於外蛋殼膜(角質層)的氨基酸組成與角蛋白組成不同,而不認為其蛋白質為角蛋白。中己糖的組成為半乳糖、葡萄糖、果糖,未定戊糖,它們以6∶2∶1∶2的比例存在。
(二)石灰質蛋殼的化學成分
蛋殼主要由無機物構成,約占整個蛋殼的94%~97%。有機物約占蛋殼的3%~6%,其組成。無機物中主要是CaCO3(約占93%),其次有少量的MgCO3(約占1.0%)及Ca3(PO4)2、Mg3(PO4)2。有機物中主要為蛋白質,屬膠原蛋白,其中約含有16%的氮,3.5%的硫。另外還有一定量的水及少量的脂質(0.003%)。
禽蛋的種類不同,蛋殼的化學組成也有差異。
蛋殼中氨基酸組成。有人說蛋殼中的蛋白質是屬膠原蛋白,但未發現有羥脯氨基酸及蛋氨酸,而有少量的胱氨酸與硫酸軟骨素形成複合物的狀態存在,故可能並非膠原蛋白。
蛋殼中的色素主要是卟啉色素,此色素由於紫外線照射而發出紅色螢光,蛋殼顏色不同與所含原卟啉的量有關,如褐色殼蛋,每千克蛋殼含原卟啉為30.5~44.6mg,而暗褐色蛋殼含此色素高達66.3mg。鵝蛋蛋殼幾乎無色,而它僅含有色素12.9mg。
蛋殼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是半乳糖胺、葡萄糖胺、糖醛酸及唾液酸等,多糖類的35%是以4-硫酸骨素和硫酸軟骨素狀態存在。
另外,有人研究發現,鎂在蛋殼中分布不均勻,Mg/Ca比例由殼的外側向內側逐漸變小,而含鎂量多的蛋殼,其硬度大。因此,認為鎂對於蛋殼強度有直接的影響。
(三)殼下膜的化學成分
殼下膜主要由蛋白質組成,並附有一些多糖,其糖含量比蛋殼和外蛋殼膜少。還含有1.35%的脂肪(中性脂肪∶複合脂質=86∶14),而在複合脂質中約有63%是神經鞘磷脂。
殼下膜的氨基酸組成,但Candlish已檢出蛋白質部分含有羥脯氨酸,故該膜的蛋白質還不能被確定是否為非膠原蛋白。多糖類組成,其中己糖含量最多,而己糖胺和唾液酸含量最少。最近研究指出,結合於蛋殼膜中的β-N-乙酰葡萄糖胺酶的活力很高(約為蛋黃膜的4倍),並含有豐富的溶菌酶(是濃厚蛋白的4倍),該酶多以二聚體形式存在於殼下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