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豬毛的加工(1 / 3)

一、豬毛化學組成和性質豬毛中含有大量的胱氨酸。L-胱氨酸是含硫氨基酸,結晶是六方形片狀,難溶於水,在25℃時,每100mL水溶解0.11g。在75℃溶解0.05~2g。易溶於酸、堿溶液,易分解,不溶於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劑,熔點為258~261℃,等電點為5.05。

二、豬毛的初加工技術

1.工藝流程

2.工藝要點

(1)整毛將用彈毛機彈去殘皮肉屑的豬毛曬幹後,放在案板上,用雙手搓開,均勻攤平至2cm厚,再用左手一縷縷將豬毛推到右手掌下,用右手掌按緊,使豬手順手指方向成長20cm、寬10cm、厚2~4cm的毛把,將手把兩端亂毛扯去,使其齊整。

(2)拔毛將已按壓成把的豬毛用兩手緊緊攥住兩端,然後輕輕抖動並用力拔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各長10cm,再將兩段豬毛平行重合放成一把(10cm),並將毛把兩端長短不齊之毛拽下之後,再用左手抓緊,虎口外露出毛把3.5cm左右,用右手拿鐵梳子在露出的毛把上梳理出其中的短毛、橫毛和彎毛,然後用鐵梳子齒自上方插入毛把,卡緊梳理好的部分,左手將拇食指配合梳子扣住梳子攏不住的豬毛,用右手先將梳理好長豬毛拽下,再拽短豬毛,注意一定要拽齊毛茬,然後左手後退3.5cm,再梳理和拽第二茬毛,以此類推,直至拔完5、6次,左手中毛把手抓不住為止。將拔好的毛放在案子一邊,按相同彎曲方向排列放好。

(3)墩毛坯將拔好的毛,按一定數量先用右胳膊和左手向一起攏,將其站立案板上,用右胳膊和左手向中心攏擠,邊攏邊向桌麵上墩,待毛坯向下的一端墩齊後,將毛坯子立起(豬毛平行桌麵)用左手自上麵往下按緊,右手握住梳子的一端,再次用梳子梳理毛坯梢部,將夾在中間的橫毛、彎毛梳出來並將毛梢理齊。再將毛坯(豬毛)立起來按前法墩,看毛坯底部大致齊整時,將坯子翻過來(豬毛放倒90°),摘除毛坯底部所有橫毛和不齊的毛,再繼續按前法墩毛,墩幾下後再一次用鐵梳子從毛梢位置順豬毛深入梳理,將坯子裏麵的橫毛、雜毛、短毛梳淨。這時再將毛坯翻轉180°(即墩齊的毛坯麵向上),用前法梳理上部,摘淨橫曲毛,再翻轉180°放置。

(4)捆坯首先將墩好的毛坯,用兩手分別調整豬毛的彎曲方向,使毛梢向外彎曲,擺放均勻,大小以500g左右為宜,取細繩一根將毛坯捆緊,捆繩距毛坯根部約1.5cm,再將繩向上穿插捆綁,直捆至毛坯上部尖細,使之成為圓錐狀。

(5)蒸毛將捆好的毛坯放入鍋內蒸煮,蓋好塑料布。蒸煮時間為:白毛3h,花毛5h,黑毛8h,蒸煮期間必須經常加水。蒸好後,晾幹。因黑色毛市場價格高,白毛、花毛還要染成黑色。

(6)扣篩將蒸好並曬幹的毛坯拆開分把,毛把粗細以手拿一把合適為宜,左手拿毛,右手拿細鐵篩,不停的向根部扣擊,順勢將篩孔咬住毛根拔下的毛甩在一邊,並按豬毛根梢方向排放一致。一把把扣完,將毛放在一邊根朝上,毛坯扣完的一麵為毛坯梢的一麵,分出根梢後將毛坯根朝下放置。

(7)分級將毛坯根麵朝下用繩子圈好毛坯,繩寬不得超過5cm,並墩齊、梳理一遍,用尺量好高度,再拔下最長的毛(121mm以上),以後每差15mm為一個長度,注意拔淨一茬用尺量一茬,以免拔出過短的毛,一直拔到剩下最短一茬毛為止,將毛坯拔成9個長度,分別放開。

(8)紮把將分好長度的毛,從最低尺寸開始紮把,每把標準直徑為66~68mm,共捆紮5道繩,將每把毛根都墩平齊,整理幹淨毛把根部。經過整理,再量一次毛把,再次將每個長度的毛把中超過尺寸的毛拔出,放在上一個長度毛中,然後解繩再次紮把即成。

三、豬毛提取氨基酸技術

豬毛提取的氨基酸種類主要有L-精氨酸、L-胱氨酸、L-賴氨酸。L-精氨酸為白色晶體,易溶於水及酸、堿溶液,熔點238℃,25℃時比旋光度+12.5°;L-胱氨酸呈六方形板狀(或白色片狀)結晶。不溶於乙醇,難溶於水,易溶於酸、堿溶液;L-賴氨酸為白色晶體,易溶於水及酸、堿液,熔點為224~225℃,25℃時比旋光度+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