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豬鬃的加工(2 / 2)

⑦磨根:將豬鬃根部用木板拍齊,把凸出的毛剪去或用酒精燈火燎掉,再用光滑石磨平。

⑧ 包裝:經過上述過程加工後即成為成品,檢查合格後,即用包裝紙分把包裝,包裝時梢頭必須攏緊,不得卷梢彎曲。裝豬鬃用的木箱應幹燥,箱內先襯一層油紙,再鋪一層白紙,防止潮濕及雨水浸入。裝箱時應排列整齊,不要擠破包裝紙,每層以樟腦粉(每箱300~400g)防蟲患。裝後再檢查一次,然後將箱蓋釘好,再用鐵腰子針妥,即為成品。每箱的重量,天津鬃、東北鬃、內蒙古鬃、青島鬃都是淨重50kg(即110lb),上海鬃、漢口鬃、重慶鬃都是淨重60kg(即133lb)。

(二)豬鬃的質量標準與檢驗方法

優質豬鬃一般色澤一致而富有光澤,岔尖不深且富彈性,根條粗而壯實,毛尖不帶黃色或其他顏色。

無論黑鬃、白鬃,隻要完全具備下列質量標準,可列為一等品,缺少一兩項者,質量稍差為二等品,缺乏兩項以上為三等品。

1.黑鬃的質量標準

黑色豬鬃按照GB/T 8212—1987《出口染黑豬鬃》,包括:顏色純黑而有光澤;無黃色毛尖;毛根粗壯;岔尖不深;無雜毛;不潮濕;無肉皮、灰渣等雜質。

2.白鬃的質量標準

白鬃按照GB/T 8213—1987《出口漂白豬鬃》,包括:不帶黃黑色,油毛少;同黑鬃其他質量標準。

目前我國供銷係統收購豬鬃原料毛的品質的要求是:白、黑、黃,花色分開,無雜質、無黴爛、晾曬幹燥,按8個等級收購。

3.豬鬃的檢驗方法

(1)色澤鑒定將已鑒定外觀的豬鬃把樣品逐把在自然光源的順光下,一手握住鬃把底盤,另一手從鬃把梢部分掰開其中心,徐徐放動,仔細觀察,逐把檢視其色澤是否具有本品種的本色光澤,作出鑒定。

(2)氣味鑒定將已鑒定色澤的鬃把樣品,用鼻逐把嗅辨其氣味,鑒別出該把是否具有熟豬鬃的正常氣味或其他不應有的異味。

(3)足尺檢測將所取試樣,就根部整理平齊,一手握住,用另一手拇指甲與食指尖(或用細繩捆住,搓正鬃身立於台上,以手扶正,用另一手所執刀口或彈簧夾),拔其尖梢部,隨拔隨整理,並隨時用尺測量,(應隨時防止短鬃失落和帶入),以拔至所規定之縮尺為止,將所拔鬃條分別放置,分別衡其重量再計算其足尺百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