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腸衣加工的意義與現狀(2 / 2)

中國豬腸衣出口曆史較長,是傳統出口商品之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豬腸衣在國際市場上尤其在德國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信譽。中國豬腸衣的口徑分得正確、透明度好、有拉力,受到灌腸商的一致好評。由於中國腸衣良好的國際信譽,中國豬腸衣是世界上出口大國,全世界每年消費的豬腸衣一半是中國加工出口的。腸衣是屬於消費性商品,並非耐用品,市場需求是連續的,不間斷的。

國內國際香腸的消費還在不斷發展,所以豬腸衣的生產數量、出口數量發展潛力還很大,而中國又是養豬大國,占世界一半左右,有著豐富的腸衣資源,隻要根據世界上眾多客戶的需要,及時改善提高豬腸衣的品質質量,那麼中國豬腸衣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前景是美好的。

二、腸衣的性質

(一)腸衣的力學性質

腸衣(小腸黏膜下層)具有各向異性的力學特征。小角度光學掃描結果表明,腸衣主要由連續的單一平行於小腸長軸的纖維構成,偶有纖維與長軸成128°角排列。因此,腸衣有非線性的各向異性的力學性質,沿長軸有最高的應力強度,圓周的應力-應變反應受長軸的應變水平影響最大,而圓周最大應變水平僅受長軸應力-應變反應的輕微影響,因此其纖維間有強大的相互機械連接作用。抗拉強度作為腸衣的力學特性,其無論在腸衣作為組織工程中的材料還是香腸外包裝的材料時,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上述作用使腸衣能承受非常高的拉伸強度。不剖開腸衣管壁的屈服應力為(7.72±0.70)MPa,應變為42.66%±14.69%;剖開管壁,平行於管腔縱軸拉伸組的屈服應力為(7.57±1.94)MPa,應變為42.34%±8.29%,垂直於管腔縱軸拉伸組屈服應力為(3.91±0.91)MPa,應變為71.59%±13.64%,在縱軸方向可以承受相當大的拉伸強度,相當於肌腱或韌帶的1/7到1/14。

(二)腸衣(小腸黏膜下層)的免疫原性

黏膜下層無免疫原性,用於移植不會導致免疫介導的炎性反應。黏膜下層在超過1000種的跨種交叉移植實驗中均表現為無免疫原性,直接誘發實驗無應答反應。有多種因素導致黏膜下層無免疫原性,黏膜下層含有的多種因子可抑製輔助T細胞的活化並參與T細胞的凋亡。可部分抑製輔助T細胞-I的擴增,並以轉化生長因子-B依賴方式抑製白介素-12、λ幹擾素的分泌,這種抑製可通過加入外源重組IL-12而解除,在體外,黏膜下層可完全抑製輔助Th2的增殖。但是,黏膜下層對Th2的抑製不影響受體對細菌和病毒的免疫反應,黏膜下層的植入不影響受體對病毒和細菌病原體的敏感性。

(三)腸衣的抗微生物活性

腸衣擁有抗微生物活性。將其用醋酸處理製得浸提液,測定其對革蘭氏陰性大腸杆菌和革蘭氏陽性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用,在浸提液蛋白濃度為0.77~1.6mg/mL時,最短可在13h內抑製細菌生長。

三、腸衣的綜合利用現狀

(一)作為香腸、火腿腸的外包裝

腸衣作為香腸的外包裝不但安全可食用,而且口感脆、香,使其與所包裝的香腸製品融為一體,易儲存,食用時無需剝皮,有天然的色、香、味,特別適合消費者方便、營養的要求。同時,腸衣由動物肉食纖維構成,不但可食,還改變了產品的營養結構,使產品包裝趨向營養化。除此以外,腸衣的加工都不超過100℃,更適用於日益流行的中、低溫肉製品加工要求。

(二)作為組織工程的生物材料

腸衣還可作為體內組織工程的生物材料。這是由於小腸黏膜下層是天然細胞外基質(EMC)類材料,其結構包含複雜排列的膠原、蛋白聚糖、糖蛋白、非膠原糖蛋白、氮基聚糖以及尚未被充分認識的各種生長因子,目前已知的有: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和轉化生長因子-B(TGF-B)等。與大多數組織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不同,這種生物材料更接近於天然結締組織複雜的成分結構,這樣的結構可以更有效地傳遞分子和細胞信息;小腸黏膜下層還可以在動物體內快速降解,Badylak等經研究認為,在動物體內,小腸黏膜下層可快速降解。Reeord等研究了小腸黏膜下層修複尿道膀胱,觀察其在動物體內的降解,發現小腸黏膜下層在修複膀胱時,被降解並通過尿液排除。除此以外,Badylak等發現小腸黏膜下層是可提供細胞生長、遷移並有空間定位的三維材料。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小腸黏膜下層是最有可能實現組織體內完全再生性修複的材料。

(三)其他用途

除此以外,腸衣還可加工成腸線,用於製造運動器具、樂器和外科手術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