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畜禽副產物綜合利用的類型(1 / 1)

畜禽副產物綜合利用的類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一)生化製藥

世界上利用動物性副產物進行生化製藥的已達400餘種,還有大部分未能充分利用或有待開發。我國已超過百種,如甲狀腺素、冠心舒、脾注射液等。

能夠進行生化製藥的髒器主要有胃膜、肝、胰、膽汁、心髒、甲狀腺、小腸、咽喉、軟骨、腦垂體、脾等,所生產的產品主要有胃酶、胰酶、膽紅素、冠心舒、甲狀腺素、肝素鈉、軟骨素、氨基酸製劑、肝浸膏片等。其中肝素鈉為抗凝血藥,能抑製血液的凝結作用,用於防治血栓的形成,可降低血脂和促進免疫,可用於美容化妝品,以防止皮膚皸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等。其他產品在醫學臨床上應用極為廣泛。另外,其他動物性食品的副產物,如蜂膠、魚油、魚精蛋白等在醫藥食品工業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二)工業原料

作為工業原料的畜禽副產物主要有皮、毛、骨、血、腸等。動物皮中膠原蛋白的含量可達90%以上,是世界上資源量最大的可再生動物生物資源,因此可利用動物皮生產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在醫藥上應用非常廣泛,可用於阿膠、白明膠注射液、吸收明膠海綿和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及藥物基質等。另外,動物皮主要供給製革業,作為製革工業的原材料,最終製作成高附加值的各類皮具等皮製品。例如一頭豬可以生產出皮革0.93m2,其價值比原料可增加幾倍。

血液可生產各種食品添加劑應用於食品工業,因它含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和各種酶類,常作為營養強化劑,來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另外也可用於製作生物黏合劑等。國外對血液的加工利用較早,主要用於食品、飼料、製藥等工業。有報道,禽血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所以西方國家對禽血的加工利用有了新的發展。如比利時、荷蘭等國將禽血摻入到紅腸製品;日本已利用禽血加工生產血香腸、血餅幹、血罐頭等休閑保健食品;法國則利用動物血液製成新的微量元素添加到食品中。近年來我國加大了資金的投入和科研的力度,相繼開發出了一些血液產品,如畜禽飼料、血紅素、營養補充劑、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高附加值的產品。

畜禽骨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優質的蛋白質。骨中含有12%~35%的蛋白質,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組成膠原纖維的膠原蛋白。而且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達17種,其中包含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骨可以提取骨膠、明膠、蛋白腖,是食品加工中灌腸的重要原料之一。美國、日本等國家對骨的開發利用十分活躍。他們利用剔除肉以後的豬、牛、雞、鴨等畜禽動物的骨頭,製成了新型的美味食品——骨糊肉和骨味係列食品(骨味係列食品包括骨鬆、骨味素、骨味汁、骨味肉等)。用骨糊肉可製成燒餅、餃子、香腸、肉丸等各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的食品。這些食品不僅價格低廉、工藝簡單,而且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國內在這方麵的起步較晚,但也有一些產品麵市,例如骨粉、骨脂、骨泥、骨膠和明膠等。

小腸可以加工成腸衣,其質地堅固富有彈性,能隨水分的變化而收縮,也可食用。它不但在國內腸製品應用廣泛而且每年出口量較大,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馬、牛、驢等大牲畜身上的絨毛,是高檔的毛紡織品原料,可以製成呢絨、地毯、服裝等毛絨產品,具有細軟、耐用、美觀大方等優點,且價值高、用途廣。

利用不能食用的動物性食品的廢棄物生產工業用油,是對廢棄物無害處理的一種良好的途徑,並能提高其經濟價值和效益。這些工業用油是生產肥皂和機械潤滑油的主要原料之一,而這種油生產的產品比植物油生產的質量好得多。

(三)飼料

飼料生產是動物性副產物綜合利用最實惠、見效最快,也是最有發展前途的途徑之一。血液除了可以生產各種食品添加劑和工業原料外,還可以加工血粉和發酵血粉飼料,骨頭也可以加工成骨粉和骨肉粉,作為畜禽飼料添加劑,其他屠宰的廢棄肉、髒器渣等副產品均可以加工成複合動物蛋白質飼料。各種動物性副產品或廢棄物營養豐富,營養成分種類繁多,並且易於消化吸收,可製出各種畜禽全價飼料。如骨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磷酸鈣、碳酸鈣、磷酸鎂、碳酸鈉。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磷和鈣。經檢測,幹燥骨中磷和鈣分別為9.7%和19.02%,其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含量達16種之多。所以骨粉是良好的禽畜飼料添加劑。

有些產品的生產工藝及設備比較簡單。如畜皮生產明膠,將皮用石灰水處理,去毛、脂肪和軟化後,通過煮膠、濃縮、幹燥過程即可得到,但目前生產此類產品的企業較少,開展此類產品加工前景十分廣闊。又如骨粉隻需經過煮骨、幹燥、粉碎的工藝過程即可得到成品,所用設備投資少,費用低,工藝簡單,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