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助人為樂的心理,當你向別人索取幫助時,相當於滿足了 他們心底的欲望,使他們獲得成就感。若是總以付出的心態對待朋友,隻 會讓人單方麵地感到被贈與,時間久了會使朋友產生壓抑感,或是感到你 並不需要他。
這種心理上的隔膜會帶來負麵影響,拉開你與別人的距離。因此,從 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有時索取比付出更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因此 ,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說“嗨,我遇到麻煩了,你能不能幫幫我”……
方法一:主動伸出尋求幫助的雙手
在生活中、工作中,每個人都難免遇到困難和解決不了的難題或是情 緒抑鬱等不良心理,每當此時,你會怎麼做?
我曾經就這個問題采訪過一些女性朋友,她們的答案是:
“努力想辦法吧,實在解決不了也沒轍。”
“調整自己的心態,聽聽歌、看看書舒緩一下不好的心情。”
“上網查查有沒有可借鑒的方法,興許會有啟發。”
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但歸納後發現,有80%的人都選擇了自己想辦 法解決,隻有20%的人選擇了向朋友求助。
當我問那些選擇自己想辦法解決的人為什麼不向他人尋求幫助時,她 們回答:
“自己的事沒必要麻煩別人吧。”
“不好意思開口。”
“誰會願意幫你呢?何必上趕著求人家,萬一被拒絕了多沒麵子。”
很多女人覺得求人幫忙就矮人一等,很沒麵子,甚至有人將這看做是 氣節問題,寧死不受嗟來之食。
這些想法封住了女人想要開口求助的嘴巴,使她們把所有的難題都留 給了自己。這樣難題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無法收拾。
其實事實遠沒有這樣嚴重。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誰也不能脫離了群體 而單獨存在。在這個群體中,互相扶持、守望相助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豈 可用“沒麵子”來形容?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父親對兒子說:“你能把田裏的那塊大 石頭搬到院子裏來嗎?我想用它做個石磨。”
年僅7歲的兒子滿口答應了,挽起袖子去搬石頭。那塊石頭非常大, 根本不是一個年幼的孩子能搬起來的。他努力了半天,也沒辦法挪動它一 絲一毫。
“怎麼樣了?小家夥。”父親問。
兒子不肯罷休,說道:“您再等等,讓我想想辦法,我一定會把它搬 進院子裏的。”
兒子找來棍子、繩子等工具,想方設法地要移動大石頭。可無論他怎 麼搬,大石頭幾乎沒有挪動地方,穩穩地躺在那裏。
兒子很沮喪,對父親說:“我沒有辦法搬動它。”
“你想盡辦法了嗎?”父親問。
“是的,我已經想盡一切辦法了,仍然搬不動它。”兒子垂頭喪氣地 說。
“不,你沒有想盡辦法。”父親看了兒子一眼說:“你還沒有請求我 的幫助。”
說著,父親俯身抱起了大石塊,沒費什麼勁就把它搬到了院裏。父親 對兒子說:“你能開動腦筋用自己的智慧獨立做事很好,但有時候也要學 會向別人尋求幫助。”
尋求幫助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而且直接有效。但有些人就是怕 別人不肯幫自己,所以寧願埋頭苦幹,自己滿頭大汗地獨自應付問題,也 不願意找別人幫助。
其實,主動找人幫助你,不但可以順利地解決自己的問題,還可以拉 近你與他人之間的距離。
原通用電氣董事長兼cE0傑克·韋爾奇在大學畢業後考取了伊利諾伊 大學的研究生。伊利諾伊大學不僅有出類拔萃的化學專業,而且還有豐厚 的獎學金。不過有一點令韋爾奇不太滿意,那就是他的係主任哈裏·德雷 克莫很難接近。
德雷克莫是出了名的暴脾氣,動不動就發火,很多同學都怕他。韋爾 奇也同樣覺得無法與他溝通。
韋爾奇來到學校還不到兩個星期,就認識了一個漂亮的女同學,並約 她周末出去玩。
這對熱戀中的男女玩得非常開心,回來時把車停在了學校停車場裏。 這個停車場靠近樹林,相對來說比較隱蔽。兩個人覺得別人看不到他們, 就在車裏纏綿起來。
可不幸的是,學校的保安發現了他們,並把他們抓了起來,
在那個年代,美國還比較保守,而韋爾奇所在的中西部風氣更為保守 。
這種在校園內風流的行為很可能讓韋爾奇被趕出學校。想到這裏,他 很害怕,隻能無奈地等待學校的處罰。
第二天,韋爾奇和女友被放了出來,怎樣處罰他們還沒有最終決定。 在惶恐不安中,韋爾奇想到了壞脾氣的係主任德雷克莫。雖然韋爾奇一想 到他嚴厲的臉孔就發怵,但現在唯一能幫助他的也隻有德雷克莫了。
於是韋爾奇硬著頭皮給係主任打了電話:“德雷克莫博士.我遇到了 一個難題。校園警察因為我瞎胡鬧抓住了我。我現在有點兒不知所措,我 需要你的幫助。”
接著韋爾奇哆哆嗦嗦、語無倫次地訴說了發生的一切。
不出韋爾奇所料,德雷克莫剛聽完後就發出了怒吼聲:“該死的,在 我所有的研究生裏,你是第一個做出這種事情來的!”
韋爾奇在電話這頭緊張得站都站不穩了,他聽見德雷克莫深呼吸的聲 音,似乎在努力壓製自己的暴怒。果然,話筒裏的聲音平緩了一些,“事 情既然發生了,你也不必太緊張,這件事交給我處理好了,但從現在開始 你最好係好自己的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