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前任政協主席李瑞環同誌所著的《學哲學、用哲學》一書中, 就對係統思維有著深刻的見解。
書中提出,毛主席紀念堂建築工程,在半年之內就“多快好省”地完 成了任務。這樣一個龐大的工程是怎麼完成的呢?
首先是精心地抓矛盾的特殊性。
工程黨委經過研究,首先找出了要在半年內建成紀念堂的問題:工程 量大、技術複雜、要保證質量、時間緊、涉及的方麵很多、冬季施工等等 。
既然發現了問題,就要想出解決的方案。於是大家又抓緊了環節,一 是把材料搞全了、弄準了(對於事物存在的客觀屬性進行理性的分析),二 是把問題擇清了,捋順了(排除矛盾,理清思路),三是把關係串好了,擺 正了(不是孤立地看問題,而是找出與周圍事物的關聯),四是把解決矛盾 的方法具體落實(不隻有理論,更要有方法)。
其次是重點抓事情的主要矛盾。
矛盾雖多,但是要提綱挈領,抓重點。要抓得準、抓得狠、顧得全、 跟得上。
最後是精心地把握矛盾的發展。
李瑞環在此基礎上總結了三種做法,一是壓高:就低的平衡,二是拉 低壓高的平衡,三是促低就高的平衡。
他還總結說:“我們認識到,要想不失去主動和自由,不斷爭取勝利 ,必須在思想上要隨時地注意發展,在工作上要緊緊地跟上發展,特別重 要的是在調整平衡中要促進發展。”
“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根據客觀發展的綜合平衡工作是 不斷進行的。”
正是由於這係統的思維方式,才使得人民大會堂能在短期內就完成得 又快又好。
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非常用心,對待工作也很熱情、很敬業,但往 往做不出傲人的成績,很長時間也升不了職,沒什麼發展前途。
這是因為他們往往隻專注於自己眼前的一點事情,做什麼就看什麼, 做什麼就想什麼,而不是把自己置身於全局來設想。
這就限製了你的思維和眼光,讓你隻是趴著看問題,而不是站著看問 題。你應該學會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置身:於更大的係統之中,跳出部門 、跳出公司、跳出行業,甚至跳出中國的市場環境。
不要認為那些與自己都沒有關係,你能看得多高、想得多遠,就能有 多大的收獲。
技巧八:管理好時間,才能事半功倍
我的一位同事梅,全公司出了名的敬業。來的最早,走的最晚。大家 一上班的時候,總能看到她的身影已經在公司忙碌著了,而大家下班的時 候,她還在忙著工作,總說“我還有一些東西,要弄完才走”。
大家經常打趣地對她說:“你可真是二十四孝員工,哪個老板請到你 這樣的員工真是有福氣了。”
她總是說:“唉,沒辦法啊,工作太多了,不加班加點怎麼估得完呢 ?”
在旁人眼中看來,這麼敬業的梅一定是個極受老板賞識的員工,可實 際上並不是這麼回事,老板最常批評的就是她!
這麼敬業的員工怎麼會總挨批評呢?難道老板覺得“響鼓要用重錘敲 ”嗎?其實根本不是!
不要看梅整天忙得連喝口水的工夫都沒有,實際上她什麼有成果的事 情都沒做出來。
梅的工作量其實並不大,隻不過負責的事務雜了一些。她常常是手頭 的事情做了一半,忽然想起還有其他事沒做,便扔下正在做的事,轉而去 做其他的。而其他的事做了一點,又跑去忙別的了。因此,她所有的工作 都隻是做了一半,每當老板問她某件事的結果時,她總是說“還沒做完” 。長此以往,自然惹得老板不滿了。
梅是個典型的不懂得管理時間的人,不會合理地安排時間,導致工作 一團糟。在職場中,有很多像梅這樣的員工,看上去忙忙碌碌,實際上毫 無成果。白白辛苦了一場,還得不到老板的稱讚。
工作是做不完的,而時間卻是有限的。沒有時間,再好的計劃、再強 的能力也是白搭。時間雖然是單程的,一去不回,但也是有伸縮性的,既 可以如閃電般一瞬即逝,也可以發揮巨大的效力。
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成為運用時間的高手,這將成為你馳騁職場的資 本!
你是否會利用時間,關鍵在於會不會製訂合理的、完善的工作計劃, 也就是填寫工作時間表。比如某一天要做什麼事、應該先做哪些事、在某 個時間段內哪件事更為重要……
你並不一定要填滿自己的計劃表,但一定要合理地安排最主要的工作 以及最關鍵的問題。這些問題如同一部機器的核心部件,隻要安排得當, 就可以帶動整部機器的運轉,促使其他事情按時完成。
具體來說有如下技巧:
一、充分利用時間。
要想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時問,你必須充分估計每項工作的用時 ,合理分配工作,嚴格控製工作進度。隻要你能從開始就將事務按部就班 地記錄在工作計劃表上,工作效率自然就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