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晉三,一個謎一樣的名字。
年少得誌,滿腹韜略,年輕時遊曆各地,北至高麗,南至暹羅,西至蒙古大草原,曾得成吉思汗鐵木真的接見,在鐵木真的王帳內喝過馬奶酒吃過烤全羊,與鐵木真秉燭夜談,縱橫時局,並得鐵木真親讚:“東瀛第一縱橫家。”
遊曆歸來的安倍晉三更是力阻兩大幕府廢除天皇,言稱東瀛可無驕陽,不可無天皇,天皇乃是千萬東瀛子民的信仰與精神支柱,沒有天皇,東瀛將國祚難存。更代表皇室與兩大幕府周旋,最終決議,天皇可無實權,但仍是東瀛之尊。
經此一役,安倍晉三天下聞名,後被上一代的天皇奉為帝師,地位之顯赫,東瀛無人能及。
過去近五十年,安倍晉三早已退隱山林,不問世事,基本上都是他的兒子安倍未明出現在東瀛各地。
但民間關於安倍晉三的傳說還是屢見不鮮,更有好事者將安倍家與專門研究東瀛忍術的九菊一派列為東瀛最為神秘的兩大家。
今日安倍晉三突然造訪幕府平家,匆匆地來,也是匆匆地走。
臨走之時,對著源藤敬文和平佐一郎告誡道:“如今大宋之勢猛於虎,東瀛半壁江山淪陷早已注定,如需力挽狂瀾收複故土,光靠東瀛本力難於上青天。唯有北聯高麗,西求蒙元,合三家之力共滅之。”
當兩人問及如何才能讓高麗國和蒙元朝廷出兵襄助東瀛,安倍晉三思索再三,艱難地說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若不舍,東瀛之土,富士山之巔,將遍插龍旗。”
說完之後,安倍晉三拄著拐杖,落寞地顫顫巍巍離開平家。
安倍晉三嘴中所說的龍旗,二人當然知道指的是什麼,因為東瀛隻有膏藥旗,唯獨大宋才用龍旗。
兩人站在門口半響,心有靈犀地彼此看著,隨即一臉沉重地返回屋中,商量著如何舍得,才能得到高麗國與蒙元朝廷的襄助。
兩人焦頭爛額,不斷地提議著又權衡否定著,直到夜幕降臨……
相比於兩大幕府將軍的狼狽不堪,征北大都督陳靖元就顯得愜意的多了。
夜幕下來,他便和歸蝶夫人還有金多寶等親衛抵達了大阪城,並第一時間被文廷玉迎進了剛修葺好的大國守府。
緊接著文廷玉又招來了大阪城治安維持會會長齋藤秀吉,當地宋協軍指揮使板藍根,還有當地的一些誠意歸順大宋的豪門富紳,設宴款待大都督陳。
當這些東瀛富紳權貴們第一眼見到陳靖元時,紛紛暗暗詫異,這個年輕人便是擁有著尊貴侯爵之位,手握十幾萬士兵的陳大都督嗎?更是沒想到這個水淹大阪城,致使幾十萬東瀛人喪命的年輕人手段竟然如此之狠辣。
可這些還不是最令他們震驚的,最令他們震驚的便是陳大都督身邊的那個身穿嬌豔和服,容顏嫵媚的歸蝶夫人。這不是源山藏大的妻子嗎?怎麼現在卻如此乖順地陪坐在陳大都督身邊?
猛然想到齋藤家在此次洪水浩劫中竟無一人喪命,而且宋軍進城後齋藤秀吉第一時間獲得委任治安維持會會長之職,頓時豁然開朗。
不少人更是一臉妒色地看著沾沾自喜自顧飲酒的齋藤秀吉,心中唾棄道,這個不要臉的老東西,一女嫁兩次,次次皆不凡。真是懂得奇貨可居之道。
陳靖元沒有托大,給足了在場的這些東瀛日奸們麵子,每逢有人敬酒皆一飲而盡,不時牽著歸蝶夫人的小手走到各桌宴席上敬酒勉勵。
口中說辭一套套,什麼大宋東瀛本一家,此次宋軍進駐東瀛,是為了解放水深火熱的東瀛百姓,是為了實現大東亞共榮雲雲。
並當場承諾,征北大都督府將出資修葺洪水過後的大阪城,並不會向在場富紳征取一分一厘的錢財。而且過些時日,征北大都督府將會廉價拍賣源氏及其效忠武士家族在大阪城內的產業。
此話一出,頓時贏得了在場富紳們的支持與歡呼。
錢,誰不喜歡?便宜,誰不愛占?這些東瀛小鬼子也不能免俗。
這也是陳靖元想到能夠快速穩定大阪及整個東海道的策略,即收攏上層貴族的人心,采取富貴均沾獲得他們的支持。殺戮隻能起到震懾,不能長治久安。
酒宴之後,得到陳靖元承諾的貴族富紳們滿臉欣喜地紛紛告辭離開了大國守府。
陳靖元又吩咐維持會會長齋藤秀吉派人尋來當地的平民百姓代表和崇尚漢家儒學的代表,言稱自己有事要宣布。
幾名老者被請了進來,有匠人,有農民,有老叟,有小商販,還有東瀛教授漢學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