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6章 文廷玉是個外交家(1 / 2)

伊賀縣國守府。

城主鬆井加一正吩咐著他府上的武士們征召著整個伊賀縣的糧草來慰勞伊賀縣外的大軍,忙得焦頭爛額。高義信和帶著獨眼眼罩的北條野武聯袂到訪。

一進門,高義信便將還未適應單眼看世界的北條野武攙扶著坐了下來,而後才問道:“鬆井君,我聽說遠藤博文大國守的援軍已到,可是真的?”

鬆井加一忙歸忙卻沒有耽擱二人,點頭道:“正是,源藤博文大國守從轄下十五縣中抽調了近六萬浪人,誓要將奈良縣奪回。”

高義信連聲稱讚,而後問道:“不知大國守此次派了何人統領大軍?”

鬆井加一交代完最後一個武士所辦之事,才一臉仰慕地說道:“說出來嚇你們一跳,此次領軍之人乃是大國守閣下的至交好友,東瀛最傑出的縱橫家安倍未明先生,他雖然才隻有三十歲,卻已經躋身源氏幕府的部將高位。嘿,安倍先生可是鬆井加一最為仰慕的幾人之一喲。”

縱橫家即合縱連橫之意,最早出現在我們華夏的戰國時期,創始人則是被民間稱為王禪老祖,隱居在雲夢山,著有兵書十四篇流傳至今的鬼穀子。

鬼穀子前輩雄辯韜略,兵法技擊,奇門八卦無所不精,其門下有四大弟子蘇秦、張儀、龐涓、孫臏,都是流傳千古各有千秋的傑出人物,諸如蘇秦六國大封相,孫臏鬥龐涓,田忌賽馬等等耳熟能詳的故事。

但是能夠稱得上縱橫家的,唯有蘇秦、張儀兩人。

這兩人才是滿腦主意,一肚詭計,光憑三寸不爛之色都能說死你的人物。

將縱橫家描繪得如此神神叨叨,仔細一分析,不難看出,縱橫家說白了就是政治外交家,都是靠嘴混飯吃的人物。

言歸正傳,有了東瀛遣使去唐朝,十三次委派遣唐使赴大唐的緣故,才使得縱橫家這個流派流傳到了東瀛,並且很神秘地生根發芽。

到了如今,年僅三十歲的安倍未明已是東瀛名聲赫赫的縱橫家。東瀛六十六縣,隻要哪裏出了矛盾,都能出現他遊說調和的身影,故而在東瀛武士階層,安倍未明是一個很高大的存在。

一聽到安倍未明領軍,在場二人都不由動容,高義信問道:“那安倍部將現在在何處,我們何不一起拜訪一下他,也欣賞一番我東瀛大縱橫家的風姿。”

部將,前文說過,僅次於源氏幕府麾下家老的存在,位高權重。

鬆井加一不無遺憾地搖搖頭,歎道:“安倍先生不辭辛勞,剛將六萬大軍屯在城外便出使奈良縣的宋軍去了。”

啥?

“八嘎,哎喲,嘶……”

北條野武這麼一喊,扯動了傷口,疼得他右手緊緊捂住眼罩,而後輕輕嗬斥道:“鬆井君怎麼不竭力勸阻安倍部將閣下,宋軍乃是敵軍,怎能送……”卡住話,轉頭問著高義信道,“你們漢人怎麼說來著?”

高義信一怔,提醒道:“叫送羊入虎口,還有,北條君,我再說一次,我已經不是漢人了,我如今已是東瀛人。”

北條野武一邊說著:“對,就是送羊入虎口,”一邊又向高義信道,“義信君請原諒,我不是故意的,義信君對北條野武的救命之恩怎會忘記?”

北條野外對高義信還是很感激的,沒有高義信這個二鬼子狗漢奸將他帶回伊賀縣,他也不能保住小命。。

被北條野武這麼一苛責,鬆井加一冷汗淋漓,弱弱道:“安倍先生高居部將之位,又是東瀛最偉大的縱橫家,怎能受我的勸?況且,漢人不是流傳一句話嗎?叫做兩國交戰……”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位安倍先生大可放心,我們大宋這點風度還是有的。”

陳靖元對著傲然站立在堂下的安倍未明說道。

對著堂下這個一襲白衣,風度翩翩,說著一口地道漢語的年輕東瀛人,陳靖元不禁心生讚歎,沒想到東瀛人也不全是麵目可憎的啊。

安倍未明沒有絲毫懼色,哈哈笑道:“如果大宋有風度的話又怎會侵占我東瀛領土?這位大都督閣下也未免太自欺欺人了吧?”

叮,一旁的金和尚臉有惱色,手中鋼刀驟然出鞘。

安倍未明不屑地看了眼大和尚,嗤笑道:“怎麼?惱羞成怒了嗎?”

見著大和尚頗有一言不合就要血濺當場之勢,陳靖元趕忙喝道:“還不退下?”

被侯爺一喝,大和尚悻悻退下,恨恨地看了眼安倍未明出了大堂。

隨即一旁的文廷玉見氣氛有些緊張,打起圓場道:“聽聞安倍先生乃是東瀛最為出名的縱橫家,年紀輕輕真是好本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