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看起來動作慢(2 / 2)

要是有人說崔玉分作為河北人做魯菜不夠資格,王培新就會提起他的師爺爺王淳隆,一個地道的山東人。

七十年代財經出版社出版的名菜譜中,就有王淳隆參與編製,這位人物在京城名氣很大!

王培新的手藝就是這麼傳承下來的。

如果這都能被說成做得不好,他真不知道什麼才叫好。

難道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就能做好?

隻見譚麒用刀背拍打雞肉,去掉脂皮和筋,切成小方塊。

這個步驟跟王培新做的差不多。

幾乎一模一樣!

不過,

曾銘帶著諷刺說道,“這師傅的刀工還真有個性啊!”

其他廚師們都強忍著笑意。

譚麒裝作沒聽見他們的話。

現在自己的精力確實不太夠。

所以動作慢了一些。

不就是切個雞丁嘛,有什麼難的?

站在後麵的金阿寶對萃華樓的廚師們沒什麼好感,看著他們得意洋洋的樣子,心想,等下有你們哭的時候!

吃了就知道。

如果不是今天要做魯菜,肯定讓你們見識一下譚老板的文思豆腐!

個性?

真正的野路子你們還沒見過呢!

雞丁切好後,譚麒同樣起鍋加冷水。

王培新好奇問道,“你不放料酒嗎?”

譚麒搖了搖頭。

自己辛苦幾個小時就是為了不用料酒!

燉雞時可以加,因為時間長可以揮發,但爆炒隻要幾秒鍾,料酒來不及揮發。

“啊?”曾銘越來越起勁,“我學這道菜的時候,因為忘了放料酒,師父差點把手打斷了!”

一些廚師已經失去了興趣。

僅僅是因為不放料酒,他們就斷定譚麒不會做飯。

過油雞丁不放料酒,豈不是腥得很?

隻見譚麒冷水入鍋後,馬上倒入雞丁,並不斷攪拌。

還時不時地調整火力,這個過程持續了約六七分鍾。

最後他撈出雞丁。

曾銘還想說話,被王培新的一聲咳嗽製止了。

這雞肉丁.

王培新仔細觀察。

他自己焯水後的雞肉丁表皮會有一絲纖維狀,外層的肉已經熟了。

可譚麒的雞丁看起來就像剛切好一樣!

‘原來他控製溫度是為了這個!’

王培新開始對譚麒感興趣了。

譚麒用廚房紙吸幹雞丁表麵的水分。

他選擇的方法和王培新一樣,用雞蛋清和濕澱粉拌勻。

接著在鍋內加豬油,微火至冒泡時放入雞丁,炸至六成熟取出控油。

‘這位譚老板對火候掌握不錯!’

‘食材的成熟度也控製得很好,看來真的會做菜。’

王培新更加期待了。

至少這說明譚麒之前的評價並非空穴來風。

接下來,譚麒停了一會兒,再放了一口炒鍋,加入約一兩豬油,慢慢炒黃醬。

黃醬含有水分,一開始會有響聲,炒至無聲即表示已炒幹。

再往鍋裏加了一勺白糖,然後繼續保持小火慢慢翻炒。

譚麒的每個動作都不慌不忙,連旁邊幾個急性子的大廚都替他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