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減負呼喚教師間協作(1 / 2)

2010學年開學前,浙江省教育廳高調出台“減負令”,並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減負”成為了新學期開學的“主旋律”。我在《中國教育報》發表了《一線教師不能成為減負的看客》後,對教師在減負中的作用的思考並沒有停止。結合本次省教育廳出台的“減負令”,我寫下了《減負呼喚教師間協作》一文,就減負中如何發揮教師團隊的作用進行了闡述。這篇文章很快就發表在2010年9月4日的《教育信息報·教師周刊》上,也可以稱得上是第一時間發表了,這也說明這篇文章的選題是很不錯的。

近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不知出台了多少道“減負令”,但“濤聲依舊”。論其原因,有就業壓力、過分追求升學率、家長對子女期望過高等。中國教育學會主題論壇也曾總結過導致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幾大因素,其中的一個原因是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導致教學不得法,教學效率低下。教師也是學生負擔過重的原因?一線教師聽了心裏肯定不舒服。不少教師認為自己已經夠辛苦了,怎麼還要背負這樣一項罪名?

我們不難發現,水平高的教師是精講精練,水平低的教師是亂講亂練。這次出台“減負令”後,劉希平廳長還特意針對學生作業量進行了闡述:“老師今後布置作業,自己首先要先做,自己沒做過,不能布置給學生。”讓教師也做一做作業,就是為了讓教師慎重地布置作業,減少作業量,提高作業效率,不再無休止地布置重複作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教師布置作業的水平,也是教師專業水平的具體體現。以管窺豹,從教師布置作業這一問題來看,教師在學生的減負問題上是可以並且應該有所作為的。

不僅如此,我認為,為更好地響應省教育廳減負的號召,應充分發揮教師團隊的作用。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大局觀,要認識到自己有減負的職責,在學校的整體一盤棋中盡自己的力量。如果教師各自為政,隻為自己的學科和所任教的班級考慮,難免會出現“信息獨享”和“惡性競爭”。有些時候往往是一位教師多搶多占時間,而引發了多位教師的惡性競爭,弄得學生苦不堪言。有些教師為了讓學生在自己的學科上花更多的時間學習,就布置大量的作業,導致哪門學科作業少,學生所花時間就少的不合理現象。最後,教師們隻好都布置大量作業,學生自然就更慘了。

因此,學校應在考核機製上做好引導工作,讓製度來保證教師齊心協力。實施“捆綁考核”是化解這一矛盾的比較好的方式。對於同一學科的教師,在教學效益考核上以教研組為單位,大家享有同樣的教學效益考核金。這筆考核金可以發放到教研組,由教研組進行二次分配,在基本上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根據教師在教育科研和參加業務競賽上的獲獎情況,酌情給予獎勵。在班級考核上,以班級整體成績為考核依據,不強調某門學科的“個人英雄主義”,便於加強一個班級的任課教師之間的相互協調,形成“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局麵。

教研組是校本研修的基層組織,在教學效益捆綁考核的前提下,“不讓一個教師掉隊”自然就成為了教研組建設的最基本的目標。對於教師而言,實踐性知識的獲得最需要團隊協作的力量,而在提高課堂45分鍾的效率方麵,實踐性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研組層麵的校本研修,除了學習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論外,更重要的是通過聽課、評課、磨課等多種課堂教學研討方式,來提高全組教師的執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