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在“草根研究”中起航(1 / 1)

工作十年,除了承擔學校的各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外,我沒有一項屬於自己的立項課題。但在這十年中,研究可以說是我的生活方式,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可以這麼說,我一直是“草根研究”的“踐行者”。對於教師而言,有機會參與各項課題研究固然是好事,但是各項立項課題的核心人員畢竟是少數的。比如說寧波市教科規劃課題的成果證書上隻能署上5個人的大名。但是,不參與立項課題的研究,並不意味著教師與研究無緣。其實,每個人都可以進行沒有名分的“草根研究”。“草根研究”是屬於教師個人的研究,對於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我剛參加工作就積極投入到“草根研究”中去了。當時的我沒有指導老師,也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一切全靠自己摸索。我進行的第一項研究是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研。在大學老師楊宏飛教授的指導下,我采用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測試。從問卷調查的實施,到數據的統計分析,再到調查報告的撰寫,這項“自找”的研究,整整花了我三個月的時間。這項研究讓我靜下心來查閱資料,統計調查數據,分析調查結果,形成調查報告,讓自己經曆了一次調查研究的全過程。

這項研究讓我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了清醒的認識,為提高自己的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佐證。

2001年12月,這篇調查報告在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2001年學術年會論文評比中獲得二等獎,後來還入選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的《科技促進寧波城市發展——寧波市第二屆學術大會論文集》。

在這篇調查報告的基礎上,我還撰寫了一篇名為“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思考”的文章,發表在《鎮海教育》2001年第6期上。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篇論文是非常淺顯的,但這畢竟是我工作後第一篇變成鉛字的文章,而且是在參加工作後的第一個學期裏發表的,這對當時的我鼓舞是非常大的。

這篇調查報告,讓我對片麵誇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象甚為擔憂,也為我今後的研究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在為期一年的心理課結束之後,我又采用了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對學生進行了後測,並寫成了《初中心理健康活動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實證研究》一文,此文在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實驗研究分會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評比中獲得了二等獎。客觀地說,從規範的教育研究的角度來看,這份實證研究的結論並不完美,但對於我來說意義卻很大。漸漸地,我在實踐中把工作當研究來做,研究成為習慣。

正是因為走上了這樣的一條正確的道路,十年後的今天,我除了有幾十篇文章獲得市級以上獎項外,還有上百篇文章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現在看來,工作第一年的兩次獲獎,真的是微不足道,但對於我的研究經曆來說,彌足珍貴。這是專業成長道路上的見證,是“草根研究”的真實記載。

“草根研究”讓我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始就走上了“邊教學,邊研究”的康莊大道,讓研究成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讓我逐步走上了專業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