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細節47 過期、變質的食物不能讓孩子吃(1 / 1)

有的媽媽很注意節約,剩飯剩菜放到冰箱裏,第二天熱一熱繼續吃。但媽媽卻不知道,隔夜的飯菜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孩子吃了它不但會鬧痢疾、拉肚子,還會誘發腸癌和胃癌。為了節省一碗剩飯,到頭來讓孩子生一場病,媽媽們覺得這樣值嗎?

孩子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正是這種思想,讓孩子們麵對剩菜剩飯的時候,會毫不猶豫地吃掉。即使是發了毛、變了味的食物,隻要有人給他們吃,他們也絕不會說半個“不”字。

2010年5月21日,河南省安陽縣某中學的宋同學,像往常一樣到食堂裏吃早飯。當孩子把饅頭拿在手裏時,發現饅頭上長了毛,而且散發著一種難聞的味道。但宋同學沒有多想什麼,隻是把長毛的皮撕掉,然後就著一盤剩菜吃了下去。結果一個多小時以後,該校在食堂吃過早飯的53名學生,均不同程度地表現出肚子疼、幹嘔、惡心等症狀。

發生這樣的事情,學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孩子中毒了,最傷心難過的人肯定是父母。所以你不要指望把所有的安全教育工作都推給學校和老師。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父母應該懂得相應的食品安全衛生常識。

安全教育大課堂

剩飯剩菜不能吃

有的媽媽很注意節約,剩飯剩菜放到冰箱裏,第二天熱一熱繼續吃。但媽媽卻不知道,隔夜的飯菜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孩子吃了它不但會鬧痢疾、拉肚子,還會誘發腸癌和胃癌。為了節省一碗剩飯,到頭來讓孩子生一場病,媽媽們覺得這樣值嗎?

讓孩子知道,存放時間太長的食品不能隨便吃

王先生去山區旅遊,帶回來一大袋子核桃。於是,王先生便讓10歲的兒子每天吃兩個。結果,王先生的兒子吃了一年也沒有吃完。第二年夏天,王先生的兒子接著吃核桃,剛吃了幾天,就出現了頭痛、惡心的症狀。王先生帶著兒子去醫院就診。醫生說:“孩子的病因為變質的核桃。因為核桃存放時間太長,核桃的果肉已經發黴。孩子吃下以後,就會出現中毒的症狀。”

有的食品放久了,表麵上看不出什麼,吃的時候味道也沒有變,可實際上它的成分已經發生了變化。比如家裏的大米、花生、栗子、核桃,都是孩子們最愛吃的,可是這類東西放得久了,就會產生一種黃曲黴素,它對人的危害特別大,好多肝炎和癌症,都是因為吃了發黴的米、麵引發的。所以,發現有發黴跡象的食品,千萬不要試著去吃。

買零食要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孩子們喜歡買零食吃,卻從來不關心食品是否過了保質期。你應該教會孩子查看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比如盒裝的罐頭,生產日期通常在罐頭的底部,保質期印在瓶身上;瓶裝的飲料,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會印在瓶口或者瓶身上;袋裝的食品,生產日期通常在封口處。

每次帶孩子去超市購物時,應該做示範給孩子看,讓他們學會查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並且告訴他,過了保質期的食物不能購買,更不能食用。

安全教育一點通

告訴孩子,冰箱裏的食品不一定就是安全的。食品冷藏後,微生物也能繁殖,時間長了,照樣變質。所以,從冰箱裏取出的食物,要加熱後再吃,不要貪圖省事直接吃。雪糕也有保質期,告訴孩子,如果發現雪糕變形、變味,千萬不要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