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表弟當廚師(1 / 2)

第二章表弟當廚師

環視了一圈操作間,王漸離決定收拾完再考慮吃飯的事。

手裏忙著,腦子也沒閑著:記著自己上大學時,食堂的飯不是很合胃口。那時的食堂沒有搞承包,歸學校後勤管理。清一水的大鍋菜,幾乎沒有油水,你就是有錢,也沒人給你炒小炒兒,除非在節假日偶爾改善夥食。哪像現在的大學生,餐廳各窗口為了拉攏客戶,拚命地搞特色、換花樣。價格方麵,因為競爭激烈,利潤幾乎降到了最低。最終受益的是學生們。唉,畢竟十六七年了!現在以大鍋菜為主呢?還是小炒為主?王漸離在考慮著經營模式時,電話又響了。

“哥,大伯讓我來給你幫忙,我到學校了,你在哪個餐廳啊?”打電話的是三叔家的弟弟王雙全。雙全正在同城的另一所大學讀大三,還沒開學。聽說堂兄包了食堂,早就想來“指點一二”。

“好啊,正愁沒思路呢!在操場正北邊的嶽園餐廳二樓,快過來吧。”來的真是時候,咋早沒想起谘詢雙全呢?王漸離現在才想起還有一個正在“吃食堂”的弟弟。

不一會兒,雙全滿頭大汗的上了樓。一同進來的,還有一個高高瘦瘦的人。走近了,才看清是陳洪國。近一米八的個子,稍微有點背鍋兒。皮膚黑的透亮。走起路來,紮著胳膊,一副橫著走路的樣子,三十多歲了,顯得還不如雙全穩重。

幾年沒見麵,洪國站在本來就不是很熟的表哥跟前,感覺有點“壓力”,這位曾經在北京上過大學的表哥,一直是他們陳家胡同的孩子,尤其是他,不可向背的。沒想到能跟著他幹,雖然沒有了那不可觸摸的光環,給大學生表哥打工,還是有點出息的。洪國顯得有點靦腆:“表哥,三姑讓我來跟著你幹。。。。。。”

“國兒,你來了我就踏實多了。”王漸離先和洪國親熱的打招呼。看來是母親早就和他訂好了,不然不會來的這麼快。還是老樣子啊!洪國給王漸離的印象是:實在但不老實;喜歡耍自以為是的小聰明但不聰明;是頭順毛驢。

“熱死了!哥,你們餐廳是樓頂啊。”雙全脫了T恤,露出了幾塊腱子肉。弟弟的一句話點在了要害,“學生一般都懶得上二樓,除非你能搞點特色。”

“特色服務?學校允許嗎?”還沒等王漸離說話,洪國沒頭沒腦的問。把王雙全問的更是摸不著頭腦。

“你小子,想歪了啊!”王漸離知道,這位從十六在外從事餐飲工作的表弟,接觸的那些事兒挺多,動不動就會把“特色服務”聯係到“某根筋”上。

“哈、哈哈。。。”王雙全差點笑噴了,“國兒哥,我說的是特色小吃、特色點心、特色小炒。。。。。。不是特色服務!。”

“哦!”洪國有點不好意思,因為自己在“文明人”跟前露了“粗俗”。

王漸離把兩位弟弟讓到了餐廳裏。整個餐廳不大到兩千平米,擺滿了連體桌椅。因為還沒開學,大廳裏很空曠。坐在風扇底下,稍稍涼快了一些。

“哥,我建議你中、小炒結合。”王雙全直奔主題,給王漸離出主意。

“所謂中炒,就是不像大鍋菜那樣多,但比大鍋菜要精一點,每個品種出十幾份即可,這樣提前炒好,開飯時隻賣就可以了,省時間;所謂小炒,就是擺上樣品,顧客現點現炒。我估算過,每餐中炒十個品種,大約一百多份兒,每份兒均價四元,都賣了的話營業額就四百多,再讓國兒哥炒幾個拿手的‘特色’,另外再加米飯、饅頭之類的主食。保守估計,一天的營業額就會不低於九百了。利潤按20-30%,你一天的收入應該在二三百元。。。。。”

王雙全侃侃而談,王漸離從心裏佩服這個弟弟:不錯!這個思路真的不錯!

“沒問題!我幹了十幾年的廚師,幾個拿手的特色還是有的。”洪國在雙全不經意的拍了一下馬屁後,顯得神采奕奕。

“國兒哥,我們學校的食堂有一道‘紅燒小巴魚’,既便宜,又好吃。也不知道咋做的?”說完,王雙全朝王漸離眨了眨眼。

這小子,從小就腦子靈,眼皮兒活。現在開始替王漸離試探起洪國的本事來。

本來就直不楞登的洪國,正沉浸在被人請教的滿足裏,根本就沒注意他們兄弟倆的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