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北京製作音樂的羅大佑率先支持崔健反對假唱的態度。然而,海峽兩岸這一對若即若離的搖滾教父,他們此番惺惺相惜,卻並未改變“真唱運動”應者寥寥的尷尬處境。內地流行樂壇眾多歌手,正用異乎尋常的冷漠,審視著崔健的一次次呐喊。
崔健:對呀,多少年了,一直這麼堅持。你看我每年二十場演出,每一場演出都有非常清楚的合同,就是音響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我們才去做,否則的話我們不做。如果要是想掙錢的話,完全可以不在乎這些東西。我現在就在做這個事,一件事、一件事跟人磕,有時候磕得頭破血流,有的時候就是……很簡單,過去了,都過去了。
魯豫:頭破血流是個什麼狀況?
崔健:就是一次徹底的失敗,我做這個反假唱的運動,好像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抗衡,有可能頭破血流,也有可能成功,就是像打賭一樣。電視台和主辦大型演出的人,實際上是真正提高中國現場播出、現場文化和現場音樂文化的一個重要機構。
在崔健大力倡導“真唱運動”的今天,我們還能夠看到當年“七合板樂隊”,還有後來的“ADO”樂隊建立時,圍繞在他身邊的老朋友劉元和艾迪,他們和崔健一樣,追逐著屬於自己的音樂世界。時代在變,崔健沒有變,他依然像20年前一樣,天馬行空,獨往獨來。
魯豫:你覺得你給別人的印象是怎麼樣的?
崔健:我中學的時候,別人叫我“老崔”,現在還叫我“老崔”。有人打電話找“老崔”,我爸接的,這人跟我爸聊了半天,才知道不是我這個“老崔”。
魯豫:是因為你的外形,還是因為你的聲音?
崔健:就因為我的外形,我就這樣,從來沒有年輕過,但是也不會變特老,反正就是願意把這個“老”字加在我的姓前邊。
魯豫:那你怕老嗎?我不是說作為普通人的你,就是作為搞音樂的,作為崔健,你怕老嗎?
崔健:唯一沒辦法的就是這個,但我一點都不怕它。我覺得自己現在如果是在A麵的話,不是還有B麵嗎?A麵、B麵,A麵還是按加數走,活到B麵的時候,就該按減數走了,比如我這盤磁帶是90分鍾,活到45歲的時候,我開始走B麵,走B麵的意思就是說越活越年輕,開始倒著走了。
魯豫:你喜歡還是討厭“搖滾樂之父”這個稱號,或說根本無所謂?
崔健:麻木了,無所謂。
魯豫:現在可能麻木了,最開始呢?聽到別人說崔健是中國“搖滾樂之父”的時候,還是會有成就感的吧?
崔健:我都忘了當時怎麼著了,我沒有反對,但現在覺得這麼叫是真有點無聊了。
魯豫:你不覺得這是個榮譽嗎?
崔健:這是一種總結,好像你已經幹完事兒了,但我還有好多事兒沒幹呢,我說我還想當我自己的孫子。所以說人們要是在家鄉認識我的話,我不希望別人找我簽字,我希望如果他喜歡我的話,說老崔你幹得不錯,再見,這就夠了。
不吃驚,因為我覺得崔健就應該是這樣的,崔健不太喜歡別人把他看作偶像,稱他為“搖滾樂之父”,但我對他說,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你的綠軍裝和《一無所有》將永遠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讓我睡個好覺》(崔健詞曲):“別總在我身上不停地嘮叨,還是快抬起腿走你自己的道。”
《假行僧》(崔健詞曲):“我要從南走到北,我還要從白走到黑,我要人們都看到我,卻不知我是誰。”
崔健被譽為中國搖滾樂開山之人,有“中國搖滾之父”之稱。他的成名曲是1986年的《一無所有》。代表作還有《最後一槍》、《新長征路上的搖滾》、《給你一點顏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