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他們說最佳的狀態就是,有一天人們看待同性戀、異性戀就跟看待使用右手的人和使用左手的人一樣。
蔡康永:對,這是最好的狀態。
魯豫:吃蘋果的人跟吃草莓的人隻是選擇不同而已。蔡康永:我不知道內地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魯豫:也是越來越包容,但是在一個變化的過程當中,至少大家開始包容,也逐漸接受,但是不會主動去談這件事。
蔡康永:我了解,台灣也蠻像這樣子。
魯豫:是不會用那種特別好奇或者特別不健康的眼光去看待這件事,我覺得比起以前已經變得挺好的了。
蔡康永:華人社會這方麵本來就比較保守一點,可是我都覺得華人社會有時候不是同性戀或異性戀的事情,而是家人過分關心。我身邊有很多女性的朋友,她們真的很不喜歡到了一個年紀之後家族裏的嬸嬸、阿姨來問:“你幾歲要結婚?你怎麼還不交男朋友?”等她們一結婚後就會問:“什麼時候生小孩啊?”
魯豫:中國人好像覺得跟別人做這種建議是很自然的。蔡康永:可是我認為這是很騷擾別人的事。如果說有些人每一年中秋節聚會都得負責回答一次我為什麼還不交男朋友或者為什麼還不生小孩,那她遲早煩死了。之後她可能就會不想跟這些家人聚會了,因為很煩。叔叔阿姨不能因為自己結婚、有小孩就逼著晚輩都要結婚、有小孩,我覺得有時候可以尊重別人的選擇。
魯豫:那我能“煩”你一次嗎?你將來會領養孩子嗎?蔡康永:我自己覺得責任感很重要,我的個性不是那麼適合養孩子。第一個,我不是那麼有耐心的人;第二個,我對教育非常在乎。我知道內地有很有名的人把小孩拎離了學校,自己開了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全部都自己教。
魯豫:有,現在內地開始流行不讓小孩上學,在家裏麵以私塾的形式去教他。
蔡康永:我猜我如果有小孩也會這樣搞,可是我就會覺得我幹嗎花那麼多時間在一個小鬼身上,不甘心啊!所以目前還沒到那個時候,也怕擔不起這個責任。萬一那個死小孩又不聽我的管教呢?
蔡康永這個人有點怪,接觸的也大都是有點怪的人。他的世界如春天的櫻花樹,飄滿了粉色溫暖的情分。然而若僅限於此也就至多隻能稱其為熱鬧了,可他卻未被亂花迷眼,於千萬人之中,找到了等待王子馴養的那隻狐狸,並按照狐狸所說“建立長久穩定的關係”。這樣的人生,堪稱精彩。
《那些男孩教我的事》(蔡康永著):“是啊,你們都教過我了,現在我變成這樣。我應該謝謝你們嗎?還是應該苦笑?人生就是這樣吧--男生啊,男生啊,男生啊,男生啊,男生啊,自己;或者,女生啊,女生啊,女生啊,女生啊,自己。給你們編上編號,免得你們的臉漸漸模糊了。這樣做,到底是打算要一直記得你們,還是準備要開始一個一個把你們忘記呢?我也不確定。也許還會有男生來教我也說不定。”
與台灣著名女藝人徐熙娣(小S)共同主持綜藝訪談節目《康熙來了》是蔡康永最為成功的節目,其幽默、搞笑、無厘頭的風格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愛。蔡康永也曾出版過多本散文著作,包括《痛快日記》、《LA流浪記》、《那些男孩教我的事》、《蔡康永的說話之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