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豫:家裏沒有為此破產嗎?蔡康永:幾乎破產,他後來就改做律師了,因為爸爸是複旦大學法律係畢業的,所以後來就在台灣當律師了。可是我沒有看過他好好地出庭打官司,就是整天都在打麻將。
魯豫:但你家生活還是很好啊?蔡康永: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上海人愛麵子,第一就是他大概錢不夠也不會跟小孩子講的。
魯豫:那他可能打麻將打得很好贏回很多錢。蔡康永:沒有,他很差勁的。他如果贏錢的話回來就會很樂,然後表現得熱情洋溢,給小孩子紅包什麼的,輸錢的話就悶聲不響去睡覺了。所以你知道他如果悶聲不響的那就是今天輸錢了,但他每次都隻吹牛贏錢,從來不算輸錢的部分,所以肯定是入不敷出的。
魯豫:你是屬於你爸爸的“老來得子”是吧?蔡康永:對,是老來得子,所以就把我當寵物來看待,都不要求我要上進什麼的。比方說我在台灣的大學念完之後,我爸就跟我說:“弟弟呀,你一定要去念一個碩士學位。”我問為什麼,他說:“就是要念一個碩士學位,而且必須是美國最好的大學。”我問:“那要不要念博士呢?”他說:“不要念博士,博士太久了,念碩士就好。”
聽起來就好像是他在點一道菜,你要去幫他把那道菜煮出來就可以了。然後我問:“那錢呢?”他說:“錢我會負擔,你不準去端盤子!”你說上海人是不是很奇怪?不準兒子去打工端盤子賺學費。
魯豫:跟上海人沒關係,就是爸媽心疼孩子,尤其是你這麼小的孩子。
蔡康永:有,我覺得跟上海有關係。因為台灣有一陣子流行吃豪華酒店裏頭那種大型的自助餐,擺出很多道華麗的菜然後讓客人去自己選那種。大約好幾十年前,台北那一陣子紅起來這個東西的時候,他們這些老人家就湊熱鬧去吃那個自助餐。當時我們就排在隊伍裏麵要去拿菜,我就幫我爸爸拿了一個盤子到他手上,結果我爸爸一邊接過那個盤子來一邊歎了一口氣說:“唉!在上海隻有乞丐才拿著盤子排隊去拿吃的東西!”我當時就想:人家請你來吃自助餐,你怎麼會覺得自己像乞丐呢?後來他就帶我去了一個他滿意的吃自助餐的地方,你就坐在那邊不動,服務生把菜推過來以後,你也不要用手指,隻要用下巴點就好了,然後那個服務生就會幫你把菜拿到桌上來。所以我覺得我爸爸是某一種特定的上海人。
魯豫:是你們家裏麵有很多的規矩,一般的上海人也不全是這樣的。
蔡康永:我想也是。
魯豫:你從小在家裏邊是不是有很多規矩?蔡康永:那些規矩都很可笑。比如說,我大概五六歲的時候,我有個幹媽,她每年過年都會帶當時在台灣非常罕見的那種歐洲做的金幣巧克力來給我,每到過年就當成吉祥的禮物送給我們這些小孩子。我一般就會把最大的那個金幣舍不得吃存起來,因為很漂亮。結果隻要有爸爸的朋友來拜年還帶了小孩來的,我爸就會立刻把那些我珍藏的金幣丟出來,說“吃吃吃”,就把它吃光了。然後我就覺得這做主人也太苦了吧!還有就是我們家裏頭以前最多的時候好像有大概六個用人,包括司機什麼的,可是後來人口就變得很少了,最後隻變成一個用人,而且是菲律賓人。那時很好笑的就是,我爸爸會留下“口頭禪”。我小時候隻要回家他就問我吃了沒有,我說沒有,他就會說:“叫他們弄點吃的東西給你!”結果等到最後隻剩一個用人了,我每次回家他還是會說:“叫他們弄點吃的東西給你!”我那時心說:“他們在哪裏啊?總共就一個吧!”
到了上學的年齡,蔡康永被家人安排在台灣再興私立學校與其他大家族的少爺和千金共同學習。但是每次放學後,坐在車裏看到窗外別的普通家庭的小孩可以打架也覺得是件很過癮的快事,於是兒時無架可打的蔡康永從7歲就開始學習京劇,因為在他看來,唱戲的整個過程中可以穿著盔甲帶領軍隊去跟人拚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