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給予老板、上司同情和理解(1 / 2)

6.給予老板、上司同情和理解

軍統天津站的站長吳敬中雖然在權謀上極其有手腕,但是他畢竟是人,同樣會遇到難以處理的事。在《潛伏》一劇中有這樣的一場戲,就是當吳敬中得知軍統局長戴笠要到天津視察工作,並且是為了查處軍統內部貪贓枉法的情況後,倍感緊張。他找到餘則成示好,餘則成也懂事的安撫站長的疑慮,盡收順水人情。他的這種做法讓吳敬中對餘則成更是心生好感,從某一方麵來說決定了餘則成在軍統天津站的前途。

餘則成的這種做法,放在今天職場,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要給予老板、上司同情和理解。確實,在今天,社會進入市場經濟時代以後,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參與競爭,於是,這個時代的最鮮明的特點之一就是競爭。在這種環境下,謀求個人利益、自我實現也就變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

對於老板而言,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全體員工的敬業和忠誠;對於員工來說,需要獲得的是豐厚的物質報酬和精神上的成就感。從表麵上看,這兩者之間存在著對立關係,其實兩者又是和諧統一的——公司需要忠誠和有能力的員工,業務才能正常開展;員工也隻有依賴公司才能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

為了促進公司的健康發展,每個老板隻留用那些最佳員工;同樣,每個員工都應該意識到自己與公司的一致利益,隻有全力以赴地工作,才能獲得老板的信任,在實現公司利益的同時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一些公司在招聘員工時,除了能力以外,個人品行也是很重要的評估標準。沒有品行的人不能用,也不值得培養,因為他們根本無法較好地完成任務。因此,如果一個員工為某個老板工作,要盡可能地真誠、負責,不僅要讚美和感激老板,還要支持他的立場,和他所代表的立場站在一起。

有些老板心胸狹隘,不善於理解員工的真誠,絲毫不珍惜員工的忠心。但是,員工不要產生抵觸情緒,不要將自己與公司和老板對立起來。作為員工,不要太在意老板對你的評價,因為老板也是普通人,可能無法對你做出絕對客觀、公正的判斷。這個時候員工應該學會自我肯定。

老板和員工的關係隻有建立在一種製度上才能和諧統一。在一個管理製度健全的企業中,所有升遷都是憑借個人努力得來的。想摧毀一個組織的士氣,最好的方式就是製造“隻有玩手段才能獲得晉升”的工作氣氛。管理完善的公司升遷渠道通暢,有實力的人都有公平競爭的機會,員工會覺得自己是公司的主人,會覺得自己與公司完全一體。因此,員工和老板是否對立,既取決於員工的心態,也取決於老板的做法。聰明的老板會給員工公平的待遇,員工也會以自己的忠誠來予以回報。

成功的定律中有這麼一條——待人如己。作為員工,應該多考慮老板的難處,給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這條黃金定律不僅僅是一種道德法則,還是一種動力,會推動整個工作環境的改善。當員工能夠待人如己、多替老板著想時,他身上就會散發出一種善意,會影響和感染包括老板在內的所有人。這種善意最終會回饋到自己身上,從老板那裏得到一份讚美和理解。

管理一家公司是十分複雜的工作,需要處理各種煩瑣的問題。來自客戶、來自公司內部巨大的壓力,隨時隨地都會影響老板的情緒。要知道老板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缺陷。因此,我們首先需要用對待普通人的態度來對待老板,不僅如此,我們更應該理解那些努力去經營一個大企業的人,他們不會因為下班的鈴聲而放下工作。

不少人將自己不能獲得晉升的原因歸咎於老板的不公平,認為老板嫉賢妒能,不喜歡聰明的雇員,甚至認為老板會阻礙有抱負的人獲得成功。而事實上,對於大多數老板而言,再也沒有什麼比缺乏合適的人才更讓他苦惱的了,也沒有什麼比尋找合適的人選更讓他焦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