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適當迎合老板與上司的喜好(1 / 1)

2.適當迎合老板與上司的喜好

要想在職場中得以提升,我們就必須得到老板和上司的青睞,因為老板和上司才是真正能夠提拔我們的人。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餘則成在《潛伏》中告訴我們:在與上司相處時,應該懂得察言觀色,適當地迎合老板與上司的喜好。在《潛伏》劇中,吳敬中之所以視餘則成為自己的心腹,便在於餘則成懂得察言觀色,懂得怎樣去迎合上司的喜好。例如餘則成在幫著吳敬中向穆連成敲詐勒索時,穆連成為了保命,願意拿出酒廠來賄賂吳敬中,正好其侄女晚秋心儀餘則成,穆連成更希望通過與軍統聯姻,來保住自己的家產,吳敬中似乎也願意促成此事以獲得更多的利益。雖然在這個時候,組織上已經給餘則成派來了一個“妻子”,但是餘則成還是按著吳敬中的要求去和晚秋“談情說愛”。

看起來,餘則成的這種做法好像並不怎麼光明磊落,而這種迎合有些失掉自我的尊嚴。但是他卻告訴了我們在職場中得以很好的生存與發展的一個不破的真理:就是應當跟老板上司處理好關係,懂得察言觀色,去迎合老板與上司的喜好。隻不過,在現今的職場中我們的這種“察言觀色”以及迎合老板的喜好要求有所不同,有一定的度罷了。

也許“察言觀色”這四個字聽起來不大順耳,但是在辦公室裏學會“察言觀色”絕對會令你受益無窮。迎合老板的喜好,學會察言觀色可以讓你在職場如魚得水,順風順水。千萬不要把坐在那間辦公室裏的老板想像成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推斷他“應該”怎樣怎樣,指望他隨時都會客觀公正,不知深淺地去動“老虎胡子”,你要做的是在完成工作的同時留意他的脾氣秉性、喜怒哀樂。比如,假如你的老板在下午特別易怒,就盡量爭取在上午向他請示工作,而在午飯以後,和他保持距離。

與老板相處時,要懂得察言觀色,當然這並非是一種“討好術”,而是作為聰明下屬的知趣與明智。

員工在與老板交流時,不要光顧著自己侃侃而談,要懂得留時間給對方說。如領導麵帶不悅,或沉默不語,那就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言辭激烈了,能否換種委婉的措詞方式;如果領導抬手看表,那你不妨征詢一下是否需要改約時間。談話過程中,不要擅自打斷領導的話,應耐心聽對方說完,再發表自己的意見。插話也不宜過多,應盡量簡明扼要。如果中途領導接聽電話,從聲調、語氣中你應及時判斷是否要回避,如需要可暫時出去一下。和領導持不同意見時,別急著爭辯,應整理好思路,有條不紊地說,免得臉紅脖子粗。在碰到領導情緒激動時,你不必硬頂,免得發生更大的爭執,應等到對方情緒稍平和時,再表明意見。這樣事情才會有可能向好的方麵轉化。

同時,一個聰明的下屬會通過對老板行為的觀察,準確地判斷出老板的真實意圖,在工作中貫徹老板的意圖,這樣既解決了老板的難言之痛,又讓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必定會給老板留下好印象。

劉軍經過一輪輪麵試,在一家著名的廣告公司的招聘中脫穎而出。上班伊始,劉軍的熱情高漲,不斷有新的創意提出,然而一段時間後,劉軍發現自己創意的死亡率極高,這讓他十分納悶。

一次,劉軍拿出了一個很不錯的方案,起初老板興致很高,頻頻點頭。等到表態的時候,態度卻冷淡了下來。眼看計劃又要胎死腹中,劉軍十分著急,他知道問題肯定是卡在老板不願說明的地方了。劉軍從頭到位仔細思考了一遍,他覺得老板最緊張的就是錢,何不從這一點上著手?於是劉軍找到老板說:“策劃方案既然沒問題,我們不妨找幾家相關單位讚助,一石二鳥,互惠互助。”老板聽後,頓時眉開眼笑,不斷誇劉軍腦子活。於是這個方案得到了實施。

通常情況下,老板礙於身份,許多話無法直截了當地說出來,這時如果你是一個有心人,通過察言觀色,充分領會出他內心的真實想法,肯定會獲得老板的認可。

可以這麼說,準確地把握領導的意思是一個職場中人不可或缺的法寶。要想把握領導的意圖,必須學會察言觀色。察言觀色,不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而是為了與他人一起乘舟出航,共同前進。

察言觀色,迎合老板與上司的喜好,並不是阿諛奉承,吹牛拍馬,惟老板命是從。在現今職場博弈中的察言觀色不是瞄準後準確地射擊,而是與他人站在同一水平麵上,旋轉或是飛躍,共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