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自然想象(2)(2 / 3)

月亮的微笑,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思維路徑】

寫這篇文章時,我受杜甫“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一詩句的影響很大。其實,花本無心,隻是賞花者心境不同,於是便有了喜悅與傷感的區別。由此我想到了月亮,為何在大家眼裏總是那麼傷感呢?也許是欣賞她時,心裏更多的是如嫦娥般寂寞悲傷的情感。當我笑著去看月亮的時候,我發現,月亮真的在對我微笑。

【名師簡評】

本文挖掘出了月亮的情感內涵。文章裏沒有常見的淚水與失落,沒有特別的寂寞與傷悲,有的隻是近乎喜悅的心境。月亮怎麼會微笑呢?她又是怎樣微笑的呢?如果不能準確地把握這點,觀點自然無法獲得讀者認同。正因為作者挖掘出了“神秘”、“聖潔”、“若陽光般自然”的內涵,於是文章便精巧別致、美如畫卷了。

話題48自然

【試題亮相】

草木皆有意,山水都含情。看那巍峨山巒,湯湯河水;看那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看那清風閑坐,白雲高臥無一不給人美的熏陶。看那雄鷹搏擊藍天,海燕笑傲蒼海,感覺勇敢者的奮鬥;看那雨後燦爛的彩虹,秋霜染紅的楓葉,領悟磨難中的成熟……

請以“自然”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寫作點撥】

古人說:“智者樂山,仁者樂水。”美麗的山水,隻是大自然億萬年的傑作之一。細細觀察,你會發現自然裏會有道不完的美麗。下麵的兩種方法,也許能讓你下筆有神:

一、巧取自然之景觀。雄偉壯觀的山嶽,波濤滾滾的江河,婉延曲折的小溪,都可以成為讓你感動、讓你讚美的對象。不過,我們應該學會化大為小的方法,如通過對泰山奇麗風光的描寫,展示自然界無窮的魅力;通過對壺口瀑布的描繪,展示自然景觀誘人的風采;通過一棵樹、一朵花、一滴水來反映自然環境的變化,收到小中見大的效果。

二、細繪自然之美麗。想寫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點的前提下,用形象的語言把它描述出來。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寫道:“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擬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手法,將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

【最佳範文】

【請你思考】

瀑布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呢?它會帶給你哪些生活的啟示呢?

總是想起那道瀑布

雲南張鈺梅

總是想起那道瀑布,無須記住它的名字,隻需在心中留著與它邂逅的那種默契。它所在的那座山,有著和它一樣的氣質。山中有一潭清清的流水,清新、鮮活,靜默中有一種隱隱的騷動。細看,原是一脈清流涓涓注入,似乎滿山都和著一種震蕩的節奏。峰回路轉,它盡在眼前了。

瀑是純美的。那疊翠堆綠的山頭,瀉著一條幾米寬的綠色的瀑,鳴響著一曲澎湃動人的歌。山被鼓動得喘不過氣來,壁岩的新綠也像在湧動著,光潔而豐腴,有如少女的唇,接受著瀑布狂放不羈的吻。

瀑是熱烈的。它浩浩蕩蕩地直瀉而下,帶著男兒強勁的呼號,雖然被岩石迎麵劈成無數股水柱,但它仍順勢往下猛衝,濺起的一朵朵水花兒被擊得狂放四溢,似煙似霧地朝人撲來。一切像生活一樣轟轟烈烈,永不枯竭。

瀑是豪放的。它坦蕩、自然、豪情滿懷的狂瀉中,有那麼多色彩在奇妙地變幻,流光溢彩,仿佛大千世界裏紛繁絢麗的生活;有那麼多熱情在奔突,在湧動,在宣泄;有那麼多的清泉在歡唱,在奔騰,像大合唱,像交響樂……

我被胸中盈盈的喜悅衝擊著,盡管這顆即將成熟的心在生活麵前,有時會茫然不知所措,可眼前的瀑布卻啟發了我。是的,它比我更懂得生活,更懂得自信,沒有一絲彷徨憂鬱,沒有一點畏懼退縮,在無數個濺起的水沫中,塑造自我,走向輝煌的永恒……

我默默地走近這水的屏障,呼吸那醉人的氣息。縱然它經受疾風驟雨的打擊,麵對著山石怪岩的阻隔和刁難,它仍然奔湧著向前。

我心懷敬意地佇立著,看到了生命的極至:壯美的人生正是那些不畏險阻、奮勇前行的人們寫就的,就像這眼前的瀑!

【思維路徑】

寫景的文章,大都重在繪形,文字雖然漂亮,描寫也很細膩,但總是難以打動讀者。寫作時,我把瀑布當成了一種生命的形態,覺得站在我對麵的就是一個人。當我的心與它交融的時候,我發現了瀑布純美、熱烈、豪放的個性特征。也正是由於自己與景物的這種融洽,情感也自然地傾注其中了。

【名師簡評】

本文景物特點鮮明,語言美不勝收。作者抓住瀑布內在的諸多特點,使瀑布充盈著一種濃濃的生命氣息:純美、熱烈、豪放,就像是作者人生旅途中的一位極好的楷模。作者工於煉句,詞豔卻無堆砌之感,意深而無牽強之意。像“一潭清清的流水”、“清流涓涓注入”等句子,用詞妥貼,意境優美;像“鳴響著一曲澎湃動人的歌”、“山被鼓動得喘不過氣來”等句子,修辭美麗,情感動人。所寫雖是自然山水,在作者筆下卻成為了情感之物,真是化無形於可視,狀奇景於眼前。

【請你思考】

當你用感恩的心態去麵對自然的時候,你是否覺得生活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朝覲自然

江蘇徐俊

熟話說:生命是博大沉靜的湖泊,是一望無際的長空,是豐腴富饒的平原,是連綿起伏的山峰,用感恩的心態走近自然,你會解讀出“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人生真諦。

——題記

花開得如此燦爛,笑語盈盈。在夏日蜂圍蝶繞的芳汀洲上,在清晨晶瑩露珠的依伴下,姹紫嫣紅開遍,一朵,兩朵,三朵……朵朵都在傳遞著祝福的“花語”,朵朵都在努力地綻放著刹那間的芳華,爭先恐後地在這短短的季節中,潑灑出一幅流光溢彩的傑作來。

秋葉無語,泉眼無聲。煙波凝滯,風微浪息。生命被世神俘獲一般,周圍的一切都進入無聲無息的狀態。然而,這不是一溝死水般的靜。正所謂大象無形,大音稀聲,萬籟俱寂的表象下麵,隱藏著無數活躍的因子,生命的氣息在其間汩汩流動,循環往複。

我是一個朝覲者,我的信仰不是麥加,也不是聖城耶路撒冷,而是自己內心對感恩的信仰,對生命的信仰。朝覲的聖途中,靈魂指引我的方向,伴清風曉月鳴蟬,披一襲斑斕的星輝,日夜兼程。即使春風難渡,秦時明月漢時光,一如往昔,千年不變。

當你在空氣清新的雨後,看到一隻小小的蝴蝶被暴雨打濕了翅膀,但仍掙紮著不停地煽動雙翅,企圖再次飛翔,這是對生命的一種感恩。當你孤寂的沙漠,看到一棵幹枯的胡楊樹,它的盤龍虯枝不屈不撓地如同利劍一般刺向天空,遠離同伴的它,沒有埋怨蒼天的不公,而是寂寞地、倔強地吟唱著動人的樓蘭之歌,這也是一種感恩。

如果我是紅花,我會感恩於綠葉無悔的奉獻,還要感謝它甘於陪襯的胸襟和氣度;如果我是蜜蜂,我會感恩於花朵無私的饋贈,還要感謝它的寬容與仁慈;如果我是大樹,我將感謝太陽賦予我生命的能量,感謝大地給我堅實的支撐……

朝覲感恩,你會發現,你的生命是如此的絢麗多彩。

【思維路徑】

我是一個對自然有著特別情感的人。有時我會為一朵花的綻放而興奮,為一片葉的飄落而傷感;有時我會從一棵樹的頑強感悟出生命的哲理,有時我會從自然的報複來反思人類的言行。本文便是我對大自然情感的一種表達。

【名師簡評】

這篇自然類佳作,有兩大特點最為鮮明:

一是角度巧妙內容新。寫自然的文章不少,但能夠站在“朝覲”這一角度,帶著如此虔誠的心境來表達的並不多。因為這不僅需要文采,更需要感情。作者由於選擇了“朝覲”這一巧妙的角度,於是看樹時便讀到了其“不屈不撓”的個性,賞花時便讀到了“綠葉無悔的奉獻”。濃鬱的情感與理性的剖析,兩者不可或缺,相得益彰。

二是善用修辭語言美。文章第一段用幾個擬人句,展示了自然萬物充滿生機而又相互融洽的畫麵;收束時物我交融,通過用一組排比句,寫出了自然萬物的感恩之情,令讀者不由發出“物猶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歎。

【請你思考】

在你的夢中,漓江是怎樣的呢?你能夠用排比句的形式描寫一幅相關的畫麵嗎?

夢中的漓江

湖南陳清芳

漓江是天堂,旅人歸去魂已失;漓江是畫坊,匠師歸來滿錦囊。你攬一片蒼碧,你掬一捧清洌,你拾一枚潤石,都會生發無限感慨,入眼之景無不是渾然天成的詩章。

夢裏的漓江婀娜多姿,儀態萬方。想象中,她是多情的,泱泱地恣肆著熱情;她是端莊的,綿綿地矜持著臃容。一艘艘遊艇依次出港,排著隊在朝陽裏開始順江而下。我迎風立在江邊,夢境逐漸變得真實。

從漓江上遊的桂林到陽朔,說不上名的大小峰巒,順著江水由遠而近,列隊而來。你望峰生意、遐想聯翩之際,它們又匆匆一掠而過。這裏的山巒造型各異,姿態千百。有的似駱駝過江,有的似南天一柱,有的如玉屏突起,更有五指山、筆架峰、觀音台等星羅棋布。沿江飛瀑參差、奇峰倒映。真是“百裏漓江,百裏畫廊”。遊客左顧右盼,隻恨手中的照相機不能盡收美景。

人說漓江之奇,奇在山光水色相映生輝。那兩岸美麗的山峰倒映於恬靜的江麵,遠遠地望著蕩過的遊船漁舟,柔瀾微起、倒影依依,不禁使人想起清人袁牧的詩句:“江到興安水最清,簇簇青山水中生。分明看到青山頂,船在青山頂上行。”山體上那一條條色彩斑斕的石紋,於水中映現,酷似一匹匹黃布倒影在水中。船隻過處,攪動水中黃布飄飄柔柔,令人心醉神怡。

漓江是一幅畫,就連這裏的一根草一株木都是它獨到的創意;漓江是一首歌,就連這裏的一朵花一掬水都躍動著清麗的音符;漓江又是一部美麗動人的傳說,一座山、一泓水、一團霧都能找出那傳神的韻律。

不知不覺,船上的五個小時過去了。下船的時候,我還戀戀地望著粼粼的江水,舍不得離去。導遊見我那神態,不由笑了起來:“初次來吧?”我靜靜地點了點頭。她說:“歌中畫、畫中歌,那一則則美麗的傳說,便可把你醉倒在這江中。要想看盡這裏的美麗風光,下次再來吧!”

告別桂林多日了,我的思緒依然係著那裏的山山水水。誰會想到,遊覽過的漓江山水,在我心中依然像一個夢。

【思維路徑】

遊漓江的人很多,怎樣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呢?這是我考慮得最多的問題。如果按遊覽蹤跡行文,文章會拉得很長;如果隻對景觀作簡單描寫,又很難繪出漓江的特色。為了在構思上有所突破,我選擇從夢境切入,在夢中收束,力求給讀者留下一些回味的空間。

【名師簡評】

作者選擇從夢境切入,以“夢裏的漓江婀娜多姿”引發讀者想象,觸動自我情思;最後在夢中收束,從結構上回應開篇,從內容上深化主題。這種由虛入實、虛實相生的筆墨,不僅突出了漓江景物不同尋常的美感,還能牽動讀者的無限情思與豐富想象,使文章構思不落俗套。此外,本文描寫有所創新。寫山時,著力運用比喻句美化語言,像“似南天一柱”、“如玉屏突起”等句子,形象生動,令景物躍然紙上。寫水時,或引用詩詞,增添山水的文化魅力;或運用排比,展示山水的秀美神奇。語言美不勝收,讀來心潮湧動。

附錄話題作文寫作六大絕招

第一招關注限製,把握話題意圖

【技法精講】

當你被流光溢彩的話題吸引的時候,當你為話題作文自由開放的形式欣喜的時候,請千萬不要忽視了自由下的“限製”。縱觀中考話題作文,這些限製主要表現在兩方麵:

一是對寫作內容的限製。如2007年淄博市中考話題為“美就在身邊”,考題明確限製了寫作範圍,隻能寫身邊之美;廣州市中考話題為“生活中的紅綠燈”,命題者顯然不是讓我們寫道路上的紅綠燈;湖北孝感市中考作文話題為“為他人開一朵絢麗的花”,如果刻畫的不是心靈之花,即使文字表述得再漂亮,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二是對文章立意的限製。這幾年,以道德為內容的話題占有較大比重,像“回報”、“關心”、“感恩”等便是代表。雖然考題均有“立意自定”的提示,但這類話題在立意上均設有立意底線和道德防線——隻能是對真善美的追求,絕不可以是對假醜惡的讚美。這些立意的底線,試題一般沒有明確的規定,往往隱含在話題內涵之中,不可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