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倆是龍鳳胎,他們小時候遇到的麻煩挺多。
“你們家超生!”不懂事的同學總這麼說。妹妹總要解釋:不是的,我們是一胎的,不是超生。“胡說,你媽媽還是管計劃生育的呢,自己先超生了。”同學還是一意孤行。不過也難怪,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他們哪知道龍鳳胎是個什麼概念。不過,哥哥就站出來了,他總要讓那個同學吃個拳頭。小學,就在與同學的打鬧聲中度過了。
“你們可真好啊,龍鳳胎,一點都不孤單,哪像我們,每天寂寞死了。”同學們羨慕他倆。但妹妹總會斜著眼說:“好什麼好?天天受欺負,有時還挨那個死東西的罵。”她看看他哥哥,一臉的不滿意。哥哥則跑過來瞪她一眼,就出去了。妹妹學習好,哥哥愛打架。初一過去了,在他倆的吵鬧聲中。
“你哥真討厭。”同學生氣地向她告狀,她也轉過頭去看看哥哥,笑著回答:“我也這樣覺得。”晚上,哥哥總會搶妹妹的作業抄,妹妹揚言要告訴媽媽,哥哥就指著她的鼻子說:“你要敢告,我打你。”“小時候你的拳頭從來都不會落在我的身上。”妹妹淚流滿麵哭著說。哥哥鬆開緊握著的拳頭,扔下作業本,回屋了。妹妹撿起作業,哭了一夜。初二結束了,在他倆的吵架中。
“哥,聖誕節了,你幫我買幾支白蠟燭。”妹妹麵無表情地說。“噢。”哥哥每次和妹妹的對話不超過五個字。冷戰很久了,他倆這是一個月裏,說的第一句話。哥哥買了一盒子彩色蠟燭,隻有一根白蠟燭。妹妹很生氣:“你怎麼買這麼多,還是彩色的?”哥哥尷尬地說:“我……我。”但是轉念一想,又很生氣,甩下一句話:“以後這種事少找我。”就重重地摔上門。妹妹關掉燈,點燃蠟燭,跪在床前,許下許多願望,也幫哥哥許了一個。初三在冷戰中持續。
“你賤不賤,你看你哥都不管你,還來管我?”同學的聲音大得驚人,妹妹尷尬極了,隻是流著眼淚。——啪。一個人的拳頭重重地落在那個鄙夷的同學身上。妹妹笑了,她還沒來得及擦幹眼淚,嘴角就向上翹了。
那年聖誕節,哥哥又買了一大盒彩色蠟燭,不同的是,還有兩根白色蠟燭。
【思維路徑】
寫文章,很多時候就是在寫自己。從小到大,我與哥哥好象就沒有過太多的快樂日子,但如今回想起來,許多往事卻又讓我記憶猶新。在一起的時候,我有時煩著他;可要是沒有哥哥的日子,我無法想象自己會是多麼孤獨。這種情感的美好,在最後買蠟燭的情節中展示得真切自如。在我心裏,哥哥是溫暖的燈。
【名師簡評】
本文欲揚先抑情節新,情感自然充沛。本想說自己與哥哥之間不同尋常的情感,可下筆卻說“遇到的麻煩可挺多”——隻因他們是龍鳳胎。從小學到初一到初二,文章一直用“吵架”來概括兄妹之間的關係,就連初三也是“在冷戰中持續”;直到結尾,才用“拳頭”故事蕩起情感波瀾,讓人物微妙的情感變化,在細節中狀寫得真摯感人。
【請你思考】
光合作用本是植物的事,可作者偏偏將它與人聯係起來,這樣寫有何好處?
神奇的光合作用
湖北範茫茫
“植物體內葉綠素在有光的條件下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含澱粉的有機物並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我趴在桌上,懶洋洋地背著生物。
我打了一個嗬欠,然後繼續背:“它的實質是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嘿!”A君從後麵拍了我一下,然後又幽靈似的“飄”到我前麵,極其“陰險”地說:“沒嚇到你吧!”我惡狠狠地盯著他:“你說呢?”他麵不改色:“背什麼呢?”然後順手把我手中的生物筆記本拿過去。“生物?光合作用?看你的樣子就知道光合作用的陽光不充足哦!”我忍無可忍了,一把奪回我的筆記本,問:“這關光合作用什麼事?我又不是植物!”他不禁歎息曰:“唉,你的天空一片黑暗。”聽起來好像是一位詩人在讀詩,又好笑又覺得很氣人,問:“作詩作完了嗎?作完了就走,我不會留你的。”
他倒挺有耐心,“這樣吧,從數學的角度說,人體不是全等於植物體,但從本質上說,人體相似於植物體。給你套一個公式:人體大腦在有光的條件下把煩惱和憂愁轉化成含知識的能量並放出……”哈,卡殼了吧!我看他放什麼“氣”!他想了5秒鍾,然後略帶驕傲的神色說:“並放出神氣!”哇!好厲害!他好像說話都說出慣性了。繼續說道:“這個過程呢,就叫做人體的光合作用。還有一點要記住。”他故意停了停,我問:“什麼?”他才繼續說:“記住——原創於A君。”暈倒!還以為是什麼呢!
後來想一想還是挺有哲理的,複習就是合成知識貯存能量的過程。他說我的天空一片黑暗也是對的,因為我對自己一直都沒有給予陽光,我以為我沒有希望——考不上重點高中,不過,A君之言仿佛讓我看到了陽光,聽A君一席話,真可謂勝讀十年書啊!
盡管現在夜深人靜,盡管現在沒有星光,盡管現在起著小風,但隻要我的心中有光,我的心中有陽光,我就有了條件,就能夠進行我的“光合作用”!
【思維路徑】
由光我想到了光合作用,這算得上奇妙吧?當我想到光合作用的時候,我的心猛然一震。其實,人與植物的生存道理何其相似。一個人要是沒有了理想,沒有了目標,那不就象是缺少陽光的植物麼?怎樣才能幽默地引出這個奇妙的道理呢?我想到了與同學之間的這一段風趣的故事。
【名師簡評】
這篇語言幽默、構思巧妙的佳作,有兩點很成功:
一是巧用“光合作用”寫生活。學習的懶洋洋之態,折射出自我的信心不足。有口無心地盲目學習,沒有一點效率,其原因是自我心中無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這一巧妙鏈接,令文章頓時新穎鮮活,光彩照人。
二是新解“光合作用”寫感悟。文章采用對話形式展開故事情節,讓自我信心不足之形象躍然紙上。然後以A君之言來作點化:“人體大腦在有光的條件下把煩惱和憂愁轉化成含知識的能量並放出神氣”。這一大膽解讀,令讀者視聽為之一震,也讓讀者眼界明白:隻要心中有光,希望就在眼前;給自我信心之光,一定能照亮前程。
話題47月亮
【試題亮相】
“玉兔”、“素娥”、“嬋娟”,是月亮的美稱;“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是與月亮有關的傳說;“月是故鄉明”、“千裏共嬋娟”,是與月亮有關的詩詞。“嫦娥一號”,探測月球,更是揭開了它神秘的麵紗。月亮的故事很多,月球的奧秘很多。
請你以“月亮”為話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寫作點撥】
月亮是一個熟悉的身影,也是一個古老的話題。它的身上,洋溢著古典的情懷,閃爍著詩意的光輝,勃發著時代的夢想。寫好本文得做好兩項工作:
一、想象要豐富多彩。動筆之前,可以查閱相關的神話傳說,品讀相關的詩詞歌賦,賞析相關的對聯名句,吟唱借月抒懷的歌曲。可以由古代人們對月球的想象,寫到現代對月球的探索;由中國的詠月詩篇,想到貝多芬的《月光曲》;由月亮的陰晴圓缺,想到人生的悲歡離合。要力求通過聯想,展示月亮的美麗與神奇。
二、要抒發真情實感。無論是編造一個關於月的故事,還是抒發自我的真情感悟。情節要合情合理,做到真實;描寫要細膩貼切,洋溢真情;構思要閃爍時代特點,追求新意。
【最佳範文】
【請你思考】
讀到“千裏共嬋娟”時,你會想起哪些內容呢?
明月千裏
湖北張飛
佇立窗前,深藍的天,蒼穹顯得更深邃悠遠。遠遠近近,萬家燈火,街上穿梭的車輛,流星一般飛過,讓人感到都市的繁華。望著望著,總覺得少些什麼。驀然感到,我的頭頂,我的身上,早已被籠上一層美麗的光暈。雖清幽,卻使我的心感到一絲溫暖。
這不是滿月,隻是很平常的月,平常人看來是平常的。也許由於今晚寒氣重了些,月亮的周圍有點朦朧。月兒啊,你怕羞麼?如果不是,為什麼扯來一片白紗遮住自己的臉,叫我“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古往今來,窗前月下,思愁者居多。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便道出了思念手足的深情;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淡淡哀愁中寫出了名篇;徐小鳳的一曲“明月千裏寄相思”,又是多少人想表達的情懷?一切都因為月亮太清冷,太孤獨了,瓊樓玉宇不勝寒的冷宮,不具有太陽的金色光芒,也沒有太陽火樣的熱情。這一切的外表,便是人們觸景生情的原因,又是寄托思愁的對象。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海外遊子會“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吧?“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天上隻有一個月亮,但是,你的光輝卻照亮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照到了每一個人的心上。同一個時刻,同一個願望,月下的閑說或許不夠情調,因此這一刻,沉默是最好的表白,人的感情在升華,心靈在流動,真情越過時空,那已經不是看得見的,你竟能全部理解。
萬家燈火漸滅了,夜又深沉了許多,但是夜的深沉也掩蓋不了你的光亮。在明月周圍,夜色是淡,絲絲縷縷的雲,纏繞著你。那麼輕輕地飄著,像你的銀絲帶,又像你飄逸的秀發。你高懸著,普照著,給夜行人指路,為難眠者解愁,好像在輕柔地說:“今夜有我來陪,不要怕。”你真是人的好知己,我以前怎麼沒發覺?在你身上,有“圓了又缺,缺了又圓”的最形象的體現,有“人有悲歡離合”最直接的反映,凡塵落處,人間滄桑,你能概括得如此精當!你可是人間最純潔、美好品格的心靈化身。
我有一個夢,我們炎黃子孫都有一個夢,海峽兩邊有一個共同的夢。你在傳遞著我們的夢,花謝花會開,同殘月重圓,我們的夢會圓的!到那時“千裏共嬋娟”。
明月一千裏,希望永駐人間。
【思維路徑】
我總覺得,寫文章思路一定要開闊。如我們看到月亮,就不能隻想到嫦娥,不能隻想到廣寒宮,也不能隻想到李白與蘇東坡,應該學會將這些精彩內容用一根線索,巧妙串聯。這樣,內容會豐富多彩,人物會豐滿迷人,語言也會猶如一條項鏈,熠熠生輝。
【名師簡評】
本文思路開闊,立意高遠。作者以“月”為線索,擷取古代詩詞詠月的佳句,放飛想象。把淒清與悲、家思與鄉愁融入筆端,細膩地展現了古人思家團圓的情愫,為後文期待兩岸統一埋下伏筆,也為自我情感的升華作了有力鋪墊。文章思接千載,橫貫古今,大氣磅礴,視野極為開闊,抒寫出了自己渴望祖國和平統一的強烈心聲。也正是這一情感的抒發,讓文章意境高遠,立意深刻。
【請你思考】
當你嚐試著用快樂的心情欣賞月亮的時候,你身邊的這個世界是否有所不同呢?有哪些不同呢?
月亮在微笑
上海李焦婕
靜謐的夜晚,深藍的天空上幹幹淨淨的,沒有一絲微雲,顯得有些意興闌珊。抬頭仰望,隻有一樽銀色的彎彎月亮懸在空中,似乎風一吹就要墜下來。
站得久了,就會覺得這月兒是伸手可及的,卻又不忍心讓她所擁有的一彎寧靜化為易碎的泡影。驀然地,她仿佛睜開了一雙惺忪的睡眼,向我微微一笑。這微笑就像是達·芬奇筆下蒙娜麗莎的隱隱一笑,神秘、聖潔,卻若陽光般自然、親切。
風起了,月兒當然不會如我想象的那般落下。月亮的微笑如一把神奇的鑰匙,悄悄地打開我的心扉。月亮裏有每個人所眷戀的故鄉,不論你身在何處、飄零何方。於是,李白便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於是,杜甫寫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於是,張九齡感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月亮裏有個孤獨的世界,所以才擁有這般淒美動人的月光。看啊,寂寞嫦娥舒廣袖,豔美的舞姿、嫵媚的風采,卻無法掩去她內心的孤獨;吳剛無奈地砍那永遠砍不完的桂花樹,隻能痛飲一杯桂花酒,豈料“借酒銷愁愁更愁”。
月亮裏有無盡的美麗,帶著她如花的笑靨。於是有了“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於是有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於是有了“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於是有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透過這如花般的笑靨,如紗般的月光,我讀懂了,讀懂了月亮那抹旖旎又深邃的笑容,它為這世界能變得更美好而靜靜地綻放。
每個人的心中一定都有屬於自己的那個月亮。我的月亮是不會改變的,她總會送我這純美的微笑,她是永恒的。無論是歡喜還是悲傷,隻要深深望一望那樽月兒,澎湃的心便會如一泓清泉緩緩地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