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低調做人的交際技巧(1)(1 / 3)

其實,交際是一門人人必學的藝術,是藝術就要講究一定的技巧。人際交往中,往往是因為你隻知進而不知退,隻知爭而不知讓,換來的必定是災禍。所以,適當的韜光養晦、謙讓容忍、保持緘默不僅是明哲保身之術,而且還能廣結人緣,為成功鋪下平坦之路。

1、遠離小人也別得罪小人

孔子說:“世間惟有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遜,遠之則怨。”世界之大,什麼樣的人都有,當然也乏小人了。小人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如果在生活當中你被小人盯上了,那麼你就永遠有麻煩了。

人生道路不會一帆風順的,總要坎坎坷坷,原因有很多。但也包括“小人”這個攔路虎。小人如果害你,輕則可讓你失信於人,重則可讓你身敗名裂。所以,在做人並與人交際的過程中,為了妥善保護自己,為了自己的利益,必須小心謹慎,處理好與小人的關係。

低調者能妥善處理與小人的關係,他們一般會把握下麵幾個原則:

一是與小人保持距離。不與小人過度親近,保持淡淡的朋友關係就可以了,但也不要太過於疏遠,否則小人因此而憎恨你。

二是在工作中要小心說話。不要談一些朋友的隱私,不要在別人麵前揭某人的短處,不要處處顯得自己說話有分量,不把別人當回兒事,不發牢騷或不平。這些話有可能就成為小人整治你的把柄。

三是不要得罪他們。君子不與小人鬥。不要在行為舉止上刺激小人,與他們相鬥,不要為了正義感而去揭發他們,更不要在利益上與他們爭執。

四是吃虧也無妨。小人時常愛占些小便宜,也許這會侵犯了你的利益,但隻要影響不大,吃些小虧也就算了。

五是對小人的閑言碎語當作耳旁風。小人時常說這個朋友的不是,說那個朋友的不是,甚至會在其他人麵前說你的不是。隻要你問心無愧,踏踏實實做事就可以了。下意識地去冷靜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這些錯誤,如果沒有就把它當作耳旁風好了。要相信,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隻要認清了與“小人”交往的隱患,並能妥善處理與小人的關係,你就能和“小人”相安而無事了。

2、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看問題

低調的人不會從自身角度出發,為自己設想,而是往往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看問題,為對方設想。他們知道,如果能為對方多設想一些,考慮一些,對方也會把他們視為親密的夥伴,同樣也會反過來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思考事情。這樣,雙方的溝通就自然而然輕而易舉地進行下去了。

在社交場合中,從對方的立場看問題,就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效果,給對方一種尊重感、歸宿感,使對方縮短與你的心理距離,達到一種心理溝通。

撰寫過多本世界暢銷書的卡耐基,曾遇到過這麼一件事。一次,卡耐基租用某家大禮堂來講課。對方提出要增加3倍租金。卡耐基與這家經理交涉說:“我接到通知,有點驚訝,不過這不怪你。因為你是經理,你的責任是盡可能盈利。”緊接著,他為經理算了一筆賬,將禮堂用以舉辦舞會或者晚會,當然會獲大利,但你攆走了我,也等於攆走了成千上萬有文化的中層管理人員,而他們光顧貴處,是你花錢也買不來的活廣告。那麼哪樣更有利呢?經理被他說服了。

卡耐基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在分析利弊時,是站在經理的角度,使經理把心理天平砝碼加到了卡耐基這邊。

我們都知道華人首富是李嘉誠吧。

一次有記者問他的兒子李澤楷,你父親教了你一些什麼賺錢成功的秘訣,結果李澤楷說父親賺錢的方法什麼也沒有教,記者覺得很吃驚,不可能吧!

李澤楷說隻教了我做人處世的道理。記者很氣,父親教你做人處世的道理,你說說看怎麼教我成功,有道理給你登,沒有道理不要講。

李澤楷說,我父親跟我說,你和別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們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這是什麼意思?他讓別人多賺2分,所以每個人都知道和李嘉誠合作會賺到便宜,所以更多的人願意和他合作。你想想看,雖然他隻拿六分,但現在多了一百個人,他現在多拿多少分?假如拿8分的話,100個會變成5個。

在實際生活中,當我們麵對他人時,常會發現,在某些事情上對方根本就沒有道理,但他自己卻毫無察覺,有時還自以為是。這時,我們千萬別譴責他,應嚐試各種途徑去了解他,了解他的緣由,就能明白他的行為與品格了。

如果想讓自己提交的想法引起對方的共鳴,就必須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看問題。首先,把對方所說的所想的理論正當化,然後把自己的想法找機會加進去。比如,你可以與對方說:“你所想的事,是十分合理的,考慮得也很周詳。”如此一來,對方便覺得你與他的立場是一致的。接著再說:“某一部分如能這麼做的話,你的想法就會更加完善了。”如此便若無其事地把自己的想法加了進去。既顧及了對方的麵子,又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何樂而不為?

其次,如果對方與自己的目標產生矛盾時,則需要在不矛盾的部分徹底配合對方,以便拉攏對方的感情。對他的高談闊論,你都應該點頭稱是,無條件地接受一切看法。並順著他說,在適當的時機,比如他談到後來也覺得自己的目標有問題時,不妨說出自己的觀點,但也不要恭諱對方幾句。如此一來,你的最終目標就達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