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對於強者來說隻不過是一塊墊腳石,而對於弱者來說則是一個萬丈深淵。在苦難中取得什麼結果,關鍵是看采取什麼樣的態度。低調做人,心態往往比事態更為重要,正確的心態引導低調的人正確的行為和方向。
1、接受現實
“人的一生之中,誰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許許多多的不幸,遭到許許多多的挫折,犯了許許多多的錯誤。我們不是聖人,不是救世主,隻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遇到不幸、挫折、錯誤時,我們沒有別的辦法,隻能接受這個現實。接受這個現實之後,就不要坐在那裏為自己的損失而悲傷,而必須冷靜下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低調者經常對自己這樣說。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年輕人,他父親臨終前給他留下了一筆財富。這個年輕人沒有像他父親那樣一點一點積累財富,而是把所的錢全部投入到了炒股當中。他出於一個目的,他要超過父親創造的財富,要經過短短幾年時間就可以達到父親一生積累的財富。剛開始時,他還因此賺了不少錢,便洋洋自得,便不像開始那樣專心研究股票了。到了後來,他逐漸賠了許多,他沒理會,又賠了,他也沒再意。直至有一天,他所有的錢財全部賠進了,他才懊悔不已。因為他沒有了一分錢,沒有一個親人或是朋友願意幫助他。他痛不欲生,覺得對不起他死去的父親。
誠然,遭遇不幸之事,很多人是難以忍受的。事情既然已發生了,後悔、責怪都沒有什麼用了,要冷靜下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低調者會為你提供他們的辦法:承認並接受現實,總結教訓。
一是對已發生的事情要看成是正常的,要勇敢地承認現實,接受現實。不要因此而後悔不已,後悔也不會使過去的重新再來一次,世上根本沒有賣後悔藥的,誰也不能改變過去。
二是總結經驗教訓,反思你失敗的原因。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以及少犯錯誤。不要因此痛責自己,而一定要學會原諒你自己,分析你目前的處境並提供對策。不要因此否定自己。這是許多犯過錯的人都愛犯的毛病。不要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應當從自身找出更多的優點。
三是忘掉以前種種的不幸與挫折,放下包袱,輕裝前進,會很快從自怨自責的泥潭中跳出來,朝氣蓬勃地投入到新的生活和事業中去。
四是整理你還存在的資源。你還有些什麼?這是你必須麵對的嚴酷現實。你還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資源?這些資源中有價值的內容正是你可以翻身的前提條件。
五是抓住身邊的機會。在最短的時間裏控製住你的情緒,學習新的理論和別人的成功經驗、以及學習你能夠掌握的新的知識,抓住身邊的機會。當機會來臨時,有人看不見,有人看得見抓不到,有人看見了也抓到了,有人看見了抓到了也把機會變成了金錢,希望你是最後一種人。
莎士比亞曾說:“聰明的人永遠也不會坐在那裏為他們的損失而悲傷,卻會高興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彌補他的創傷。”
美國的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能夠接受發生的事實,就是能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2、控製自己的情緒
最近,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家南迪·內森的一項研究發現,一般人的一生平均有十分之三的時間處於情緒不佳的狀態,因此,人們常常需要與那些消極的情緒作鬥爭。
情緒變化往往會在我們的一些神經生理活動中表現出來。比如:當你聽到自己失去了一次本該到手的晉升機會時,你的大腦神經就會立刻刺激身體產生大量起興奮作用的“正腎上腺素”,其結果是使你怒氣衝衝,坐臥不安,隨時準備找人評評理,或者“討個說法”。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壓抑所有這些情緒反應。事實上,情緒有兩種:消極的和積極的。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情緒,它是我們對外麵世界正常的心理反應,我們所必須的隻是不能讓我們成為情緒的奴隸,不能讓那些消極的心境左右我們的生活。
美國的總統林肯不僅善於控製自己的情緒,對他的部下,他也一向采取有力措施去控製他們的情緒。
一天,美國前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裏,氣呼呼地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後拿給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幹什麼?”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管好下屬的前提是管好自己,組織行為學上稱為“自我監控能力”。上文中林肯控製情緒的方式不失為培養自我監控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