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低調做人的行動原則(1)(2 / 3)

哲學家又問:“那麼現在呢?最有意義的現在,你注意了嗎?”

“現在!”神像一愣,“我隻顧看過去和將來,哪還有時間管現在?”

哲學家說:“過去的已經逝去,將來的還沒有來到,我們惟一能把握的就是現在;如果無視現在,那麼即便你對過去未來都了如指掌,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神像聽後,恍然大悟,失聲痛哭起來:“你說得沒錯,就是因為我抓不住現在,所以古羅馬城才成為曆史,我自己也被人丟在了廢墟裏。”

人往往是要回憶過去和展望未來的,雖然在當今的環境中根本沒有辦法從現實中找到一絲的影子。在回憶中,我們心中有的大部分是對過去的留戀,對過去的審慎和對未來的憧憬,對未來的揣摩。

然而,回憶隻是過去的現實在人的頭腦中的反映,展望隻是未來的藍圖在人的頭腦中的勾畫,二者都不是今天真實的寫照。但是在過去、現實和未來的交會點上我們應該重視的是把握現在,因為隻有把握現在,我們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無論過去和未來是輝煌的還是黯淡的都已經不複存在了,而那些景象也隻有在我們的腦海中閃過的一幕。

假如未來的事業是錦繡,那麼隻埋首於憧憬未來的盛世,就不能給我們帶來一點的正視現實的勇氣,我們也無法實現心中的夢想;假如過去的足跡是那麼的坎坷,心中充滿的是那麼多的悲歎之聲,也不能給我們帶來一點對現在的熱情。也許昨天是燦爛的,也許昨天是坎坷的,都已經是隨風流逝、歲月不複存在了。昔日就像河水已經流入大海;昔日就像小溪已經成為大海的點點浪花。過去的已經過去,曆史自有結論,隨著時間的過度也會有裁決;未來的還將不複存在,別太相信那一頭會有一個極樂的世界。

我們不必埋首於過去,更不必為了過去而頹唐、消沉;我們也不去埋首於未來,更不要為了未來而陶醉、無鬥誌。所以,對於昨天和昔日我們沒有過分依戀的必要。過去的已經成為曆史不複存在,未來的還不現實,還要我們去努力,對於我們來說重要的是現在,把握好現在,才會對過去結束的一切畫上圓滿的句號,才會對未來即將的開始添上省略號。

想象有一家銀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賬戶裏存入86,400元,可是每天的賬戶餘額都不能結轉到明天,一到結算時間,銀行就會把你當日未用盡的款項全數刪除。你會怎麼做?

你肯定會說,那當然是每天不留分文地全部取出才是最佳選擇。

接著你恐怕又會問:哪裏會有這種銀行?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一個銀行,那就是“時間銀行”。每天早上它總會為你在賬戶裏存入86,400秒。一到晚上,也會自動把你當日虛度的光陰全數注銷,沒有分秒可以結轉到明天。

時間就是這樣,沒有回頭重來,也不能預支明天。所以,不要一味懊悔昨天發生的事,而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幹的事情上。遺憾和埋怨並不能改變自己,隻會使目前的學習難以進行下去,還不如勇敢麵對你所需解決的問題,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今天要幹什麼上,專注於你所應做的事,這樣才能改變你現在的處境。既然我們回不到過去,也不能生活在未來,那就把握現在吧!

其實,把握現在,就像在洶湧的波浪前,操穩了人生的航舵;把握現在,就像在肥沃的田野上,開始了豐收的耕耘;就像在未來的藍圖上,描繪了濃濃的五顏六色。就讓過去的歸過去,現在的歸現在,未來的歸未來,畢竟過去的已經成為曆史,現在還需要我們去努力的開拓,未來還要我們去展望。我們隻有把握住現在才能求得發展,也是爭取收獲的唯一機會。

我們隻有充分的利用現在的分分秒秒,充分利用現有的一切,充分利用當今環境的優勢,踏踏實實的邁開前進的步伐,走在希望的前進的道路上,才能出現憧憬中的美景。“現在”能使我們充滿活力,充滿希望。因為無論是什麼人要在曆史上留下豐功偉績,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從分分秒秒做起,從把握現在做起,隻要你明白“現在屬於我”,你才能真正的成功。

3、該放棄就放棄

古人雲:“有誌者,事竟成”。沒錯,這的確是很好的教誨,希望自己事業有成就的人,都要有恒心,朝著目標走,不要猶豫不前,必定會實現目標。但是,我們是否也看到,要實現目標,還有許多其它客觀因素,很多事情要考慮到天時、地利、人和,並非隻憑我們滿腔的熱忱就能解決。如果我們沒有考慮足夠的客觀因素就一味努力,到底也是吃力不討好。曆史上不是有人要發明什麼永動機,不用任何動力就能產生能量,結果還是失敗。

人貴自知,明智之人會適時選擇該放棄就放棄。學會放棄,是一種人生哲學;敢於放棄,更是一種生存魄力。正所謂:有所棄,才有所為;有所為,才有所不為。

人生一世,緊握拳頭而來,平攤雙手而去,有多少東西永遠也不可能屬於你。為人處世,瀟灑人生,無處無地,無時無刻都需要學會放棄。幫人解難,助人為樂,需要學會放棄;麵對成功與喜悅,需要學會放棄;麵對因難與挫折,也需要學會放棄;麵對物欲與名利,更需要學會放棄。很多聰明的人明白這一道理,從不患得患失,更沒有過多欲望,他們敢於放棄,所以無論幹什麼,都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