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低調做人的行動原則(1)(1 / 3)

當人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並且把自己的行動原則與目標不斷加以對照,就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進行速度和與目標相距的距離。但行動要掌握一定的節奏,不可急於求成,也不可掉以輕心,行動的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就會實現目標。

1、從細節入手

古人雲:“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我們每件事的成功需要從細節做起,一個人的成功也要從細節做起,一個企業的成功同樣需要從細節做起。每一件事都是由一連串細節組成。

細節實質是什麼?細節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準備,從而獲得的一種機遇。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也是一種眼光,一種智慧。隻有保持這樣的工作標準,你才能注意到問題的細節,你才能做到為使工作達到預期的目標而思考細節,才不會為了細節而細節。否則,再注重細節也是精心導演了一幕讓領導過得去的演戲。

西方流傳的一首民謠說:“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隻蹄鐵;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將軍;傷了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鬥;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馬蹄鐵上一個釘子是否會丟失,本是初始條件的十分微小的變化,但其“長期”效應卻是一個帝國或存或亡這樣根本性的差別。

人們步入社會後,都會有一個工作崗位,無論是工人、農民、軍人、公務員,還是其他行業的工作者,也無論工作職位高低,都必定擔負一定的工作任務和職責範圍。雖然崗位、任務和職責各有不同,但卻有一條共同的準則,就是勝任自己的崗位,出色地完成任務。要履行哈自己的職責,就必須立足本職,關注細節,從小事做起。

有一年,一家公司從德國進口了一批矩形鋼管。進口合同中規定的計價單位為USD/米,並列明了重量與長度間的對應關係。在與工廠簽約時,這家公司並沒有認真思考這個細節,計價單位按照供貨慣例仍規定為RMB/噸,想當然的認為兩種不同的計價方式間是存在有對等關係的。

前期的進口工作都很順利,外商也按時發了貨。收到銀行議付單據後,經過仔細審單發現,外商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下偏差,即同樣的交貨重量下,管壁變薄,長度增加,相應付彙總額增加。而這家公司在和工廠結算時,以重量計價,收到的貨款卻並沒有增加,等於吃了個啞巴虧。這樣前後總共三批,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逾幾萬美元。

雖然這家公司最終是索賠了一部分,但這個教訓是很深刻的,對細節的疏忽,往往在不經意時埋下隱患,造成嚴重的後果。

古人說:“莫因善小而不為”,“不擇小流以成大海,不拒杯土以成高山。”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關注細節,從小事做起,我們的工作就會出色,單位和事業就會興旺發達。

關注細節,要從改變觀念做起。觀念往往決定了人們對事物和問題的認識,並知道和支配著人們的行動。一個群體之中,不少成員年齡、文化程度、工作經驗都差不多,但幾年後個體差異明顯凸現,究其原因是出現在對關注細節的觀念差異。成功者關注細節,從小事做起,認為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因此,樂意地、自覺地關注細節,從平凡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怕重複做一件事,不怕枯燥無味地反複操作,在平凡中尋求樂趣,在無味的反複操作中尋求提高,最終成為行家裏手,事業有成。在我們身邊就不乏這樣的其人其事,他們正是對關注細節有較深的認識和理解,才練就了過人的技術和本領,受到大家的讚譽和信賴。

關注細節,要用心去發現細節。細節往往容易為人所忽視,所以也往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狀態,因此也最能表現一個人的修養。正因為如此,透過小事看人日漸成為衡量、評價一個人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關注細節,要精心做好每一個細節。一個細節解決不好,就可能千裏長堤,潰於蟻穴。1%的錯誤會帶來100%的失敗。因此,對我們來說,做好每一件工作都事關重大。

關注細節,要的就是腳踏實地的執行。人們常說,世界上有兩種距離,一個最短,一個最長,前者是指由手到嘴,後者是指由嘴到手。這就是說,把行動變成語言很容易,而把語言付諸行動,變為現實則很難。“唱功”好,“做工”差的人大有人在。卡耐基曾說過這麼一句話:我年紀越大,就越不重視別人說些什麼,我隻看他們做了什麼。

“細微之處見精神”、“一個行動抵一萬句口號”,細節,微小而細致,在市場競爭中它從來不會叱吒風雲,也不會立竿見影,但細節的競爭,卻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今天,大刀闊斧的競爭往往並不能做大市場,而細節上的競爭卻將永無止境。這些樸素的道理需要我們在處理細節時時刻銘記。

2、把握現在

一位哲學家在古羅馬的廢墟裏發現了一尊雙麵神像。由於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神像,哲學家便好奇地問他:“你是什麼神啊?為什麼有兩張麵孔?”

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雙麵神,我可以一麵回視過去,吸取教訓;一麵展望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