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麵對逆境時,總是怨天尤人,灰心喪氣,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態度。大部分的人隻要遇到一連串的打擊或不幸,通常就會一蹶不振,沉淪頹廢,甚至還會選擇自殺來擺脫這種逆境中的痛苦。
其實,麵對逆境,要百折不撓,能屈能伸,耐心等待,要始終相信自己會有戰勝逆境的那一天。更何況世間萬物總在不斷地變化,自己不可能永遠都處在逆境之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不定哪一天時來運轉,就可以鹹魚翻身,東山再起。另外一種態度就是把逆境作為一種平常事,任憑你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這種人並不多見,因為他已經擁有了超凡脫俗的智能,看透了人生的真諦。
此外,創業者還要把逆境看成人生的一種挑戰。他們認為就是因為有外來的壓力,才激發出了他的潛力,自己的勇氣也升了幾級。還有一些人好像就是為逆境而生的,當他一帆風順的時候,他也許反而昏昏欲睡,而一旦遇到了逆境,有了壓力,他反而精神抖擻,就會有能力與逆境抗衡。
其實,生活中,我們不妨試著跳出一般人的思維,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逆境”這個問題,那時你就會發現:“逆境”也許是上帝設計的一種淘汰機製,看某些人能不能通過逆境的考驗,借著殘酷無情的逆境,來達到優勝劣汰的目的,隻有那些經得起考驗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創造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業。
可見,逆境也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有的人就此銷聲匿跡,有的人從逆境中崛起,人生和事業就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整個人也脫胎換骨,像破繭的蝴蝶一樣,獲得新生。人的一生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遇到一些挫折或失敗,但並不能因為失敗而喪失理性,成為一個一蹶不振的人。逆境是一種優勝劣汰的選擇機製,翻越逆境這座分水嶺,人生必然呈現一種嶄新的境界。否則,他將是一個平庸的人,無所作為的人。
作者寄語
管理就是集眾人之智,成眾人之事。管理的起源是員工對結果的自我承諾與自我負責。管理的出發點是事的順利,而權術的出發點是人的服從。
適時放棄,不一定是失敗者
我馬雲不會在失敗時放棄,隻會在成功時離開。
——馬雲
“永不放棄”是馬雲的座右銘,但事實上,在麵對無法改變的事實麵前,馬雲也會做壯士斷臂之舉,適時地選擇放棄,但這並不與他的人生觀相衝突,而是為了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最終目標。“大丈夫能屈能伸”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在這一方麵,馬雲和阿裏巴巴就做得很好,可以稱得上是大舍大得。
“忘掉Money,忘掉賺錢,不要理會外界關於你們‘不能賺錢’的指責。”在2007年的公司年會上馬雲提醒手下的員工,淘寶、支付寶、阿裏軟件以及雅虎都不要急著去賺錢,尤其對於支付寶而言,目前最急切的任務就是“做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