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市場策略——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6)(1 / 3)

三、成品檢驗是質量提升的保障。成品檢驗是產品出廠前的最後一道把關,早海水產堅持每批出口產品都經過實驗室檢驗,隻有檢驗合格後才出廠。早海水產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建立企業實驗室,配齊各類實驗設備,並聘用專業的實驗室人員對成品進行批批檢驗,與此同時,在不斷加強自檢能力的同時,委托有CNAS資質認證的專業實驗室進行檢測,通過雙重把關,進一步加強了對成品的質量控製,實現“出口放心食品”的承諾。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第一生命線,而質量提升就是一個持續且循序漸進的過程。早海水產將以“質量提升”活動為契機,持續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努力將企業做大最強。

產品要有過硬的質量保證,這是經商最為根本的東西,是經商者的良心體現。創業者一定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在生產經營時,一定要將產品質量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隻有這樣,你的產品才有可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你也才有可能賺到錢。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國際間的競爭,企業必須走質量效益型的路子,全麵提高質量,提升企業形象,提高管理水平,固化員工素質。企業靠品牌求得生存,靠創新搶占先機,靠質量獲得效益,靠文化提升形象,其重中之重是靠過硬的產品質量取勝。

企業必須堅定不移地以質量為本,以國際化的標準,紮紮實實地去提高產品質量。既要有科學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勤奮努力的工作,更要努力形成一種恒久的質量意識,讓質量意識滲透到全員的心裏,固化成一種團隊形象。

作者寄語

品質是企業的生命。人品決定產品,產品代表人品。

第十二課危機就是轉機

創業關鍵詞:謀略堅持

把握每一次危機

危機、危機,機會就在危險之中,你敢於去做,永不放棄,再往前走一步,別人都放棄的時候,你再往前走一步,機會就是你的。

——馬雲

危機是企業的“疾病”,優秀的企業家就像是一個醫術超群的醫生,在麵對嚴重的急症時,能發揮最高超的能力挽救病人的生命。

其實,做企業要隨時都有危機意識,因為風險和失敗是一直伴隨企業的運營之中的。就像馬雲所說:“危機是危險中的機會。這個所謂的金融危機,是人類社會進入商業社會全球化的陣痛,人類社會要進入商業社會,走向全球化,就必須麵臨這樣的挑戰。”馬雲是處理和利用危機的高手,麵對危機,馬雲的應變之道首先是不放棄,然後是當機立斷、大刀闊斧地采取措施來化解危機。

“把握每一次危機,危機來的時候,我就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我的機會來了。”馬雲在演講中對金融危機的應對做了精彩的論調。

馬雲以北京團結湖上被凍住的鴨子作比方,呼籲冬天裏的變革。他說,這個鴨子一直和野鴨在一起,冬天來了,野鴨都飛走了,這個北京鴨不知道變化,就被凍住了。“假如你認為這是一個災難,災難已經來臨;假如你認為這是一個機遇,那麼機遇即將形成。去年我跟大家講,災難可能會來,現在我告訴大家,機會的形成已經開始,大家開始準備吧!”

“2002年互聯網危機,那次我的口號是成為最後一個倒下的人。即使跪著,我也得最後倒下。我那時堅信一點,我困難有人比我更困難;我難過對手比我更難過,誰能熬得住誰就贏。放棄是最大的失敗,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信心,永遠不要放棄當第一的夢想。”

“所有人做10年以後的夢想,做3年以後的規劃。21世紀的第一步陣痛告訴我們,隻有更加開放,才能走得更久。連‘豬堅強’都能活,你為什麼不可以?”馬雲說。

他稱,優秀的企業家必須學會比別人提前適應這個環境,目前的災難將在兩三年打擊每一個人,誰先適應誰就有機會。做企業至少是5年和10年的考慮,兩三年的災難不算什麼災難。“另外,假如說我認為再有災難的話,即將到來的災難,是信心危機、信任危機。”馬雲說,“在舊的商業體係被破壞,而新的商業體係沒有建成的空隙中,很多問題會爆發出來。在救災難、救危機的過程中,所有的人會團結在一起,政府和企業家會想盡各種辦法使損失減小,但是矛盾、問題還會出現,所以做企業永遠不要失去信心。”

他認為,金融危機雖然首先爆發於金融行業,但是目前已經影響到了實體經濟,一些大企業出現問題之後,不可避免地會連累中小企業的發展。以中國外貿行業為例,單純從事加工、為外國品牌進行貼牌生產的一些勞動密集型機會將麵臨倒閉風險。

他指出,中小企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創新問題。目前一些中小企業重複性比較強,產品缺乏個性,企業本身缺乏創新,這樣的企業將無法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立足。他說:“目前全球中小企業的發展趨勢是走向個性化、定製化、高附加值化,對企業的規模已經要求不大。”這次危機對於中小企業來講,更多的是機會。企業機製越靈活,在競爭中生存的時間就越長,“小企業機製靈活,得到的機會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