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創業精神——事業成功的基石(2)(2 / 3)

這期間馬雲在別人眼裏就像騙子一樣。很多人都認為馬雲在說謊,在說一個不存在的東西。許多人都把他當作精神病了,因為那時中國根本就沒有互聯網。於是,馬雲不得不天天出去跟人家講互聯網絡的商業作用,說服他們同意掏錢並把企業的資料放在互聯網上。

由此可見,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身上幾乎都能找到“偏執狂”的基因,最顯著的體現是“焦慮、憂鬱和危機意識”,這就是憂患意識。看江南春的成才箴言每天都有危機感,互聯網網遊界的紅星史玉柱,再到阿裏巴巴的董事會主席馬雲,這些我們認為成功的企業家無不具備偏執、焦慮、危機和憂患意識。

我看到了偏執狂的第二個基因是“對冒險和大事業的瘋狂喜好和使命感”。有些人天生愛冒險,有些人天生就喜歡平穩,每個族群對風險的承受力是不同的。冒險是企業家的本性!換個角度說,冒險等同於創新,尤其在創業、打江山階段找出市場空隙,找到市場熱點是贏取市場的關鍵要素,這都離不開創新。任何創新都一定會有風險,風險越大,利益越大。

當然,偏執地冒險也不等於冒進。有一位哲人說過這樣的話:“假如那個洞裏有一桶黃金,你想到洞裏去得到它。如果這是一個狼洞,那麼你就是在冒險;如果這是一個虎洞,那麼你就是冒進。”馬雲也在他的論壇中談到:“沒有冒險精神的創業者,也隻會循規蹈矩的在小範圍內活動,是不會把事業做大的。”可見,適當的冒險精神也是創業者不可缺少的創業品質。

作者寄語

多學習,善於思考;多行動,善於感悟;多堅持,善於反省;多付出,方可收獲。卓越就是永遠比別人多做一點點。

第二課創業之前的準備

創業關鍵詞:睿智吃苦

要想做好工作,首先要熱愛工作

既然在工作,就一定要敬業,一個當不好士兵的將軍一定不是個好將軍。

——馬雲

做工作我們就要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努力成為本行業的佼佼者。那麼首先要有敬業精神。敬業精神是人們基於對一件事情、一種職業的熱愛而產生的一種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會對人們工作態度的一種道德要求。它是一種職業素質,能造就一大批具有高度敬業精神的員工,是現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

敬業精神其本質就是奉獻精神。具體地說,敬業精神就是在職業活動領域,樹立主人翁責任感、事業心,追求崇高的職業理想;培養認真踏實、恪盡職守、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具有積極向上的勞動態度和艱苦奮鬥精神;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和務實苦幹精神,把對社會的奉獻和付出看做無上光榮。

而“敬業”也正是馬雲擇人用人的另一個重要標準。“敬業”是阿裏巴巴“六脈神劍”的第六支,它的內容有:專業執著,精益求精;今天的事情不推到明天,自己的事情不推給別人;專注工作,做正確的事情;在工作上以較小的投入獲得高效的產出;以專業的態度,平常的心態對待每件事;持續學習,不斷提升,今天的最好表現是明天的最低要求。

馬雲在阿裏巴巴商人論壇上,對敬業精神也有著精辟而獨到的論述。

“二次創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要想取得成功,離不開敬業精神。敬業是人們做好本職工作的必備素質,也是激發創造熱情、取得突出業績的前提。一個人隻有熱愛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才能有所作為;一個地方或單位,隻有人人都敬業,甘願無私奉獻,發展才會大有希望。人總是要有點理想的。沒有理想、沒有抱負、沒有追求,人生就不可能有動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和歡樂。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價值,就必須找準目標。沒有現實的目標,單靠良好的願望難以實現。因此,人所從事的職業,是其實現自己理想和人生價值的最現實的途徑。

敬業不是空穴來風。認識自己所從事職業的價值,在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中給自己定位,確立可實現的目標,才能激勵、鞭策自己不斷向前。

敬業不是老守田園。要在工作中不斷創新、不斷挑戰,才能使自己保持恒久的激情,也更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敬業就要奉獻,就不能怕吃虧。如果把創業的目的建立在為自己撈取好處上,那麼事業就難以取得成功。

對於一個部門或一個企業來說,要形成人人敬業的局麵,既要建立剛性的管理製度,又要營造寬鬆融洽的環境,即引入“剛柔相濟”、“嚴愛相融”的管理理念。剛、嚴是手段,柔、愛是目的。如果一個單位、一家企業都是剛性、理性製度,缺乏人性化、人情味的東西,那麼在中國社會泛倫理型文化的背景下,是難以推行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愛,就是對企業員工的關懷愛護,為員工解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包括生產、生活環境的改善,員工發展空間的創造及財富的合理分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