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附錄:陳從周年譜(3)(1 / 3)

秋 (1)作《聞薛其潤噩耗》詩二首,因至岱廟時,聞薛其潤噩耗。

(2)《跋唐雲竹卷》完成。

作《紐約贈貝聿銘建築師》詩一首。

11月

(1)應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之邀為籌建中國庭園而赴美,在美期間通過設計方案,勘查了現場地形,順利地達成協定。事後,模製蘇州網師園局部輸出至該博物館,名為“明軒”,這就是我國正式出口的第一個中國園。

(2)應著名建築師貝聿銘先生之邀,先生去他家作客。貝家住在曼哈頓市內,濱紐約河,他的精致樓房向陽一麵用整塊大玻璃將戶外的景致全部組織進來,高樓陰翳,雜花可人。先生去美時受托,為他複印了他家的《美中貝氏家譜》交他,他很高興。他們一起還討論中國園林和民居,貝先生興趣很濃。

遵貝聿銘先生雅囑,為他寫就長卷水墨丹青《名園青霄圖卷》,複請國內文化耆宿、書法名家題詠,此圖現存紐約貝氏園中,成為一件極為珍貴的書畫名品。

(3)在徐積鍇家作客,找到了林徽因寫的《紀念誌摩去世四周年》一文,文情備至,因國內幾乎失傳,複印一份帶回,收在《林徽因集》中(陳從周作序——作者),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徐積鍇妻張粹文是先生的學生,是張大千先生的小門生,張女士與張大千先生在美常見麵,張大千先生雖遠涉重洋,畫中還是歌黃山、青城山、長江和祖國大好河山與名花。先生想拜謁老師張先生,可終因老師已離美,未見,十分遺憾。

(4)到紐約的第二天,受吳湖帆先生大弟子王季遷先生之邀,去王季遷先生家作客,臨別相互贈畫,先生贈詩曰:

洞庭長愛魚蓴美,吳下名園最憶君;

願乞他年終老約,白頭還寫故鄉春。

(5)到普林斯頓大學美國朋友家中作客。美術係主任方聞教授(夫人唐誌明是無錫人)、中文係主任牟複禮教授(夫人陳敦蘭是揚州人),都邀先生作畫互贈。

(6)唐瑛女士在家招待先生,貝聿銘先生作陪,她家與張幼儀家相近,是時相過從的。

本年度先生還做了以下幾件大事,發表了以下幾篇文章:

(1)《揚州園林與住宅》發表在《社會科學戰線》第3期上。

(2)《跋<;園冶>;注釋》。

(3)《旅遊雜感二則》。

(4)《還我自然》,記宜興善卷、張公洞,寫於蘇州。

(5)應邀赴廬山參加江西風景規劃會。

(6)《蒼潤、高逸、秀出東南》。

(7)《說園》原為1978年春應上海植物園所請的講話稿,後經整理而成,發表於《同濟大學學報》建築版第2期上。

一九七九年

1月

《園林談叢·作者後記》完成,美遊歸後,先生記於上海同濟大學建築係建築曆史教研室。

(1)《在美國朋友家作客》完成。

(2)《馬敘倫先生論書法》完成。

(3)《往事迷風絮——懷葉恭綽先生》完成。

4月

(1)應邀參加“蘇州市召開的城市總體規劃會議”,會上先生提出修複曲園的建議,後被政府采納。

(2)貝聿銘先生來中國,約先生到北京,告訴先生他正在設計香山飯店,試圖以中國民族形式來表現,於是兩人同上香山,從地形、建築位置、庭園設想以及樹木保存等都作了細致分析與研究,方才知道前些時間,貝先生為設計香山飯店做長期準備了。

5月

《恭王府小記》,寫成於同濟大學建築係建築史教研室。

10月

《<;姚承祖營造法原圖>;序》,寫成於上海同濟大學建築係。

(1)《桐江行》記遊桐江、富春江及嚴子陵釣台、鬱達夫故居。

(2)作《嚴子陵釣台》詩一首。

(3)曾住浙江天台山的賓館,敲著國清寺的山門去參拜了僧侶們的晨課。

12月

《蘇州滄浪亭》發表在南京博物館《文博通訊》第28期上。

初冬

《水鄉南潯》完成。

《“老摩登” ——名勝雜談》完成於東陵。

本年度先生做了以下幾件大事,發表了以下幾篇文章:

(1)《續說園》,原載《同濟大學學報》1979年第4期上。

(2)《說遊》完成。

(3)《越州吟》詩五首。

(4)《一樣愛魚心各異》。

(5)受趙樸初先生之邀去京指導法源寺修繕工程,準備1980年4月日本奈良招提寺本孝順長老奉唐僧鑒真法師的座像,前來中國“探親”。

(6)《含淚中的微笑——記陸小曼畫山水卷》。

(7)去紹興普查石橋,經五年多努力,至1984年才出《紹興石橋》一書。

一九八〇年

1月

《蘇州舊住宅》一書自1958年10月在學術討論會上宣讀和印發後,因索者眾,爰付此刊在《世緣集》上,並為《蘇州舊住宅參考圖錄》之說解。

《蘇州舊住宅》目錄:緒言

自然條件 社會背景 住宅現狀舉例 小型住宅中型住宅 大型住宅 建築概況 總體布置 住宅平麵外觀 建築構造裝飾及其他 牆 地麵外觀感 柱與柱礎 樓麵 梁架 屋麵 間隔 裝拆 天花石作 木料 花木配置 排水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