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1)《梓室談美》完成。
(2)《畫中求畫
不如畫外求畫》完成。
(3)《湖上流風說畫師》完成。
2月
《<;楊寶森唱腔選>;序》完成。
3月24日
《魯蘇記遊》是先生回憶記遊之作。先生回憶七年前帶留學進修生遊山東登泰山,又進而回想起二十年前隨劉師敦楨赴曲阜勘查古建築的情景,以及回程路過金陵又到蘇州,與友人歡聚、故地重遊的種種情景。
本文是根據錄音整理而成的,目的就是以此紀念梁思成、劉敦楨前輩並盧繩學兄。
5月
(1)《說園》(三),完稿於鎮江賓舍。
(2)《煙花過了上揚州》,完稿於鎮江河濱飯店。
6月
(1)對《揚州園林》重新補充整理,並拍了照片交出版社。
(2)為平山堂題對:
假假真真,池月幻同明月潔;
朝朝暮暮,平山那有見山高。
(3)《談西湖雷峰塔的重建》完成。
(4)《雨遊南通》詩一首。
(5)《滿身雲霧上狼山》完成,記第五次來南通。
8月
(1)住杭州西子賓館編《中國古代橋梁史》,由茅以升老先生主持。茅老邀先生同遊錢江大橋,在橋頭,先生作詩贈茅老,老人報之莞爾一笑。
(2)《憶江南·贈茅丈以升》詞一首。
(3)《錢江大橋》詩二首,當時正在編《中國古代橋梁史》。
約8月
《千山無量觀贈老道士》詩一首。
8月29日
《論北方園林》應邀去沈陽參加建築學會活動,會上作“論北方園林”講話。
9月
(1)《大連雜詠》詩四首。
(2)《憶江南·大連》詞二首。
(3)《十裏槐香過大連》完成,又寫《大連好——調寄憶江南》小詞一首。
(4)《園林談叢》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這些詩詞是先生應邀參加大連市總體規劃會議時,見舊城新貌,風物洵美,偶成小詩。
10月
(1)《浙遊雜詩》數首,因日本工學博士、橫濱國立大學副教授關口欣也入同濟大學留學,先生是指導教師,與他一起赴浙中參觀考察,有所感而寫詩,兼示友人橫山正、田中談二君。
(2)武義延福寺經先生1965年鑒定為元代建築,論文發表於“文革”前夕。
(2)《別延福寺》,贈關口欣也而寫。
(3)《天一閣題範堯卿卷》詩一首。
(4)《天台山國清寺》詩二首。
(5)又《國清寺》詩一首,《天台山石梁》詩一首。
秋
《法源今古多詩人》完成。本文介紹印度詩人泰戈爾訪問中國,梁啟超寫長聯贈徐誌摩之事,俞平伯見後為其題詩。
初冬
《雙環城繞水繪園》完成,先生應邀參加江蘇如皋城市總體規劃會議,後遊水繪園。
12月4日
《書帶集·作者後記》完成,先生自廣德歸後,寫於上海同濟大學建築係。
12月16日
《憶江南》寫水繪園詞一首。
庚申冬日
《<;半野堂樂府>;跋》完成(本書為大鐵著),寫於同濟大學建築係。
冬
《紹興秋瑾的老家》完成。
本年度還發表了以下幾篇文章:
(1)《蜀道連雲別夢長——憶張大千師》。
(2)《阜犖還須弱冠爭——記上海市鬆江方塔公園大殿作者》。
(3)《上海塔瑣談》。
(4)《泰山新議》。
一九八一年
1月
《悼顧丈頡剛先生》詩二首。
遊山東聊城及淄州蒲鬆林故居,批評故居建造的像地主莊園不符合蒲鬆林窮秀才身份。
《遊蒲鬆齡故居》詩二首。
《園林與山水畫》完成。
2月
《俞平伯與曲園》完成。
春
《閣憶天心勝》完成,記遊長沙天心閣、愛晚亭。
赴山東淄博參加該市城市總體規劃會議南歸,車經濟南市附近黨家莊車站,附近是開山(小地名叫白馬山),五十年前徐誌摩墜機慘死於此,於是“我詳細審看著山勢,想得很多”,默默在此憑吊詩人。
5月
(1)應浙江省金華地區之邀,赴雙龍洞、方岩及仙都諸名勝區勘查。
(2)到永康縣尋訪中學時圖畫老師,拜訪師母並到老師墳前掃墓。
(3)主動聯係了當年的學長,著名畫家葉淺予、申石伽和工程師董友虞,四人共同出資,為胡老師建造墓碑,留作永久的紀念。
5月
應金華地區之邀赴各地勘查時寫下幾首詩:
(1)《延福寺題壁》詩一首。
(2)《金華天寧寺》詩一首。
天寧寺是先生於1954年普查古建築時發現此寺正殿為元代延祐五年(1318年)建築,曾寫文章宣傳過,後為當地所重視,今又經修葺,當時尚未開放。
5月6日
(1)作《遊方岩》詩一首。
(2)作《方岩途中》詩一首。